“师父,要是您还在的话会怎么做呢?”
正当医生拧着眉毛,绞尽脑汁地思考各种可能时,外面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不好!莫非花匠的病情恶化了?”医生心头一颤,弹射起床,胡乱披上一件褂子跑去开门了。但来人却不是花匠,而是一位老妇人。
“医生,您快看看我家孙子吧!他今天下午还好好的呢,刚才一下子就长了一身的紫印子!”老妇人指身后的小伙子,满脸皱纹全都挤在一起。
“快进来!”医生赶忙把一老一小带进屋里。
“医生,这是什么病啊!”老妇人急得快要哭出来了。
小伙子看不得奶奶这么心急,轻声安抚说:“奶奶,不用急,我不疼不痒吃嘛嘛香,真没事!”
“老人家,您先喝口水!”医生安顿好老妇人,转头让那小伙子解开衣服。
“好的!”小伙子立马照做。
借着灯光,医生仔仔细细地检查患者的身体。跟先前花匠的情况一样,这孩子身上也长满了斑痕。这些斑痕呈淡紫色,由表皮深入皮下,各处深浅一致且分布均匀,不痒不痛且触之无异样感。此外,患者脉象平和,呼吸顺畅,食欲良好,除去一身紫斑之外再无任何异常。这些症状与已知的淤血、紫癜、紫绀、过敏等都不相同,也基本排除了中毒的可能性。面对这奇怪的病症,医生一时间也是毫无头绪。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尝试给患者做一次听诊。
“医生,您这木头棒子杵我胸口是要干啥?”小伙子从没接受过听诊检查,指着听诊器满头问号。
“什么木头棒子,这是听诊器!里面是空的,能听到你身体里面的声音!”
老妇人一听坐不住了,忙问她孙子明明是外皮长斑,查身子里面的动静是要干啥?
“嘘,安静!”医生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把耳朵凑在听诊器的一端。
“嗯,心音正常,肺里也没啥异响……”医生自言自语,来回移动着听诊器。过不多时,隐约有一丝奇异的声响传进耳朵,窸窸窣窣、若有若无,像有什么东西在缓慢生长。
医生眉头一皱,“咦,这是什么动静?”
“怎么了?医生!我的小孙子他怎么了?”老妇人摸着孙子的脸,坐立难安。
“没怎么,心和肺都没什么问题……”
“真的吗?不是有声音吗?”
“怎么说呢,是个人都会有声音啊!偶尔有点特殊的小杂音也正常的,毕竟听诊器这东西也有会受到一点环境音的干扰。”
医生的话老妇人听不明白,她只想知道她的孙子到底有没有事,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
“嗯,目前看没什么事情。”医生收起听诊器,若有所思。
“奶奶,我就说我没事吧!别担心了,咱们早点回去休息吧,说不定好好睡一觉到明天都好了!”小伙子笑嘻嘻地安慰着如释重负的奶奶。
“好好好,那就回去好好睡一觉!医生,您不给开点药吗?”
医生没有开药,而是问那个小伙子今天有没有去花钟那边接触那些紫花。
小伙子愣了一下回答说:“我上午去了,但没接触。其实我原本想采几朵带回家插到花瓶里的,可是花匠大哥说他担心这花有毒,让大伙别乱碰,然后我就没敢动了。医生,你怎么知道我去过?是不是那花真有问题啊?”
“没有。”医生说,“我听说好多人去看热闹,随口问问。你没有中毒症状,别多想啊!”
“哦,好的,谢谢医生!”
“医生?”
“嗯?”
“您看能不能开点药?”老妇人小心翼翼又问了一次。
“哦,不用,没确诊,也没什么对症的药,实在没法开。”
“哦……那好吧。谢谢医生!”
“不用谢,应该的!”
医生目送两人离开诊所,关上门时嗅到夜晚花香,心情反而沉重了。
“为什么,为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啊?”医生有些懊恼,点着灯想再去翻翻书。奈何上下眼皮一个劲打架,医生哈欠连天,只好放弃翻书的念头,一头扎倒在床上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小女孩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母去教堂,一路上遇见好多人急匆匆地往诊所跑。这些人有的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看到自己的模样;有的则连衣服都没穿整齐就在街上一路狂奔,好像跑慢了就没命了似的。
父母正莫名其妙,小女孩儿却怯生生地拉着妈妈的衣角说:“爸爸妈妈快看!紫花!”
“啊?哪里?”父母一脸茫然。
“在他们身上!他们身上长了好多花!”
“身上?你是说那些紫色的斑吗?”父亲指着一位衣衫不整的路人问。
“斑?”小女孩儿摇了摇头。“我没看见什么斑,只看到他全身都开着紫色的小花!”
“紫色的花……难不成是你梦里的花?”
“嗯!”
“可是,我记得你说梦里的花长得很大啊!”父亲有些疑惑。
“嗯……有一朵很大,但其他的都很小!就和花钟那的一大片花一个样!”
母亲摸摸女儿的头,问她昨晚是否再次梦到那些花。
“没有了。”
“没有就好。孩子他爸,你说会不会咱孩子能看到一些……咱们看不到的东西啊?”
“不会吧……不过也说不好。诶,你记不记得昨天咱们给孩子演奏庆生乐曲的时候,她说那曲子是‘好看’,而不是‘好听’?”
“记得啊!你还说这是修辞手法呢!”
“是啊,但仔细想想,也许她眼睛里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一样。”父亲看着女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低声沉吟道。
“要不,咱们先回家吧!别再吓着孩子了。”
“不,妈妈,咱们还是去教堂吧!”小女孩儿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我想听爸爸妈妈给我写的歌!只要听到那首歌我就不害怕了!”
“真的吗?”
“真的!”
见孩子的目光如此坚定,父母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牵住女儿的手继续往教堂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