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制能比试结束,就进行了最后一组的刺绣比试,20名刺绣班学员步入操场,选了绣台就位。让绝大多数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在这20名参赛人员中居然有一名男学员,这可是十分罕见的。而这名男学员就是古秋林。
古秋林每日上午上完制能课后,都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一番消化,然后去用餐。接着,他会翻阅《老神与车》这本专业技术手册,之后便会在刺绣班里练习基本针法,并研究基本图案的走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的基础已经相当扎实,再加上制能的功底,他对整体构图的理解超越了一般人。他往往能够迅速在脑海中理清走线的每一步。而绣娘的五针宝典已被古秋林牢牢记住,但他仍未开始练习,因为他知道欲练此典,必先控阳,要不然气脉逆转危及性命。
这一次参加比赛,古秋林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为了完成姐姐交给他的一项任务——和月诗诗保持每天交谈。然而,在一次两人碰面时,古秋林实在找不到话题,感到十分尴尬。这时,他看到月诗诗手中拿着一张学院大比试的海报,于是随口问道:“院长,还有刺绣比赛?”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今天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月诗诗好奇地反问:“你要参赛吗?我可以帮你报名。”古秋林根本不想参赛,他知道这会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回答:“麻烦。”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可能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于是又补充道:“麻烦!我才不参加呢。”
然而,此时月诗诗早已走出了教室,她以为古秋林的意思是要麻烦她帮忙报名参赛,所以后面古秋林的补充她没听见。
绣台旁,众女学员巧手在洁白棉布两侧飞舞,动作优美,周围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就如同在欣赏精彩的表演而不是比试。在这些学员的最边缘一个绣台上,古秋林那大气而富有律动节奏的动作与众女学员优美的姿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由于没有任何负重物捆在身上,古秋林今天感到手臂和身体十分轻松,他发现自己的意识能同时控制身上的多处肌肉进行默契的收放,而且多处肌肉还能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一些简单的同步动作。
女学员们凭着印象用淡色的线先勾出图案的边线,然后才开始填色。下针后,放在另一侧的手指捻住穿过白棉布的针,然后引过线,拉紧后才沿着描好的图案边线重复下针、引线、拉紧。
古秋林与这些女学员们的方法略有不同,他没用淡淡的细线在白棉布上勾边,而是在脑中想了一遍所要选绣的图案,然后选好落针点,手指一弹,针如梭镖快速穿过薄薄的白棉布,穿在针尾的彩色绣线也是被带过了去,在飞到未端,彩色绣线正好被惯性拉紧。古秋林用感知体会着针达到的极限距离和时间,早已等候的左手手指在针停顿的瞬间轻轻一弹,针尖立即掉头朝回飞去。就这样,古秋林利用感知,有意识的让身上肌肉有节奏的收放,这样手指也很有规律的把控着针的飞行。很快,针飞过之处,绣线也紧紧贴在白棉布上,一段段均匀的线条慢慢在白棉布上勾画出一幅飞鹰图,绣布面积不大,但飞鹰所占的比例十分得当,让这只展翅的飞鹰也显得十分有气势。这个针法是古秋林在绣娘的指导下从基础的跳针手法中改进的,绣娘发现这个针法可以作为练习五针宝典的过渡针法,被绣娘称为弹针。
主席台上的不少嘉宾被古秋林的娴熟的手法给吸引,不少屏幕里播放着古秋林的实时影像。
十分钟的时间已到,仍有两名学员没有完成绣图。
所有项目进行完毕,等了几分钟,月诗诗拿到一份排名名册,然后她走到了主席台前,对着话筒宣布着比试的结果。
古秋林的以47680G排在制能班第一位,占不鸣则以25731G排在第二位,而木慧珍排在第六位。古秋林在刺绣班的排名为第九名,也让众多嘉宾吃惊。当很多嘉宾与古秋林洽谈招聘合同时,古秋林也逐个解释说自己有合同了。
赛后,刘叔找到了占不鸣,希望他加入水林坊,与古秋林一道打造“就是牛”这个能量块品牌。占不鸣在赛前本来持着任何势力邀请自己都不会加入的心态,但当刘叔说古秋林是“就是牛”品牌的供应者时就来了兴趣,于是十分欣然接受刘叔的提意。他想到的是,以后可以有机会研究古秋林进步神速的原因。而木慧珍看到占不鸣与刘叔有协议,与是也主动找刘叔,要与占不鸣加入同一个公司。
这次比试,也让不少学员在毕业后的职业有了着落,很多参赛的学员都有了准合同在手。而刺绣班的大部分优秀学员早已是逐梦公司定向委培的,因此其他公司没有办法再签合同,只好给月诗诗一份招聘启示,让那些不受委培指标限制的学员毕业后可以到这些公司面试。
政府的教委官员对于白凤学院的新政也进行了肯定,希望有合适的学员,将来毕业后也可以到政府里面任职。但这几位教委官员在政府内的职位极低,没有什么话语权。月诗诗也是应付了一番,她可不想让自己的学员到这个已腐败的镇政府上任职。
院长室,月诗诗放下院长时的威严,一脸堆笑的说:“小林同学,你今天制能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呀,比上次在摩托赛表现还让人惊讶。”
古秋林坐在椅子上,也是高兴的说:“谢谢院长夸奖,我还没有发挥最好的水平,因为这个助力肢太麻烦了,用起来十分不习惯。”
月诗诗提醒道:“你还是要尽快适应助力肢,要不然被别有用心的人发现破绽可就不太好了。”
古秋林点了点头说:“知道了,我以后都会戴着助力肢的,只要不打开开关就不会妨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