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面的世界和书外面的世界都是世界,没必要去争论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看你的世界与它们哪个更加契合,你在这方面有完全的自主权。
我有的时间逼自己看书,有的时间逼自己写诗,逼自己写小说,在这时我的世界也就是我的心会告诉我,滚去休息,现在你能写出什么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情感。
我的脑子常屈服于我的心,可能我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人,感性大于理性,这可能也是我可以凭空捏造出来独属于我的文学世界的原因。
我也不想为此有什么改变,这世界已经改变了我太多,内心是我的底线。
我的躯体可以随大流的摆出各种扭曲动物性的优雅姿态,可心里还是一直住着一只对外面世界发癫怒吼的野兽,它叫本性。
还是讲回,我在网上看诗的事,我对网上的诗歌和写诗的人实际上没有对《我与地坛》和史铁生的那种敬畏,所以我在刚开始时状态是,什么东西,写得一点也不好,就这也能获奖,我看还不如我呢。
后来,我提醒自己谦虚、慎重一点,再仔细看看,渐渐地发现确实有写得好的。
这告诉我们,看事物看人的角度(出发点)很重要,像我是以学习的态度去看《我与地坛》,是以攀比心去看网上的诗的。有一句很俗庸的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
我只引用前半句,我的作品就像我的儿子一样,未必是儿子太优秀,或许是因为是自己的儿子,缺点不足也就成了特点。
还因为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是自己的替身,不好直接夸自己,那就夸自己的替身吧。这就是为什么我起初感觉网上的诗不如自己写得好的原因吧,在今后的作品赏析中,我还是要盖住作者名字的好。
之前我的一个朋友看我的《大学城》,看了半小时,给我提出了七八条缺点,我当时真是好不容易没翻脸,他看了二十章,便以为是看完了,还说我的作品结局不好,我很无奈。
他明显是以批评的角度去看的,我的心里反而对他的评价更能接受了,我能耐心地去看他写的七八条建议。
我当时采纳了其中的两点,剩下的五六条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他的两条建议是什么,我想我已经将其融入到了我的写作过程当中了。
对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我向来是他说得对,我就按他说的干,他说得无理取闹,我便左耳进右耳出。思路断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