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开战(上)
书名:斯科洛的只言片语:新的王朝 作者:苍渊之握 本章字数:3206字 发布时间:2023-09-28

       皮尔撒派出使者,去往斯库雷里的军营,希望这位受人尊敬的统帅,可以将明智的言语转告给泰玛的英明统治者。即使泰玛军队费劲全力攻破赛舍尔,也无法继续向前推进,况且得到一城废墟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叛徒应该受到所有人的憎恨和惩处,所以明智的统治者从不会庇护叛徒;双方没有理由互相为敌,反而应该携手对抗试图东扩的沙地“塔拉法”。


       泰玛军队最终在一纸和约下体面撤离。先前叛逃的阿克柱并未给泰玛带来任何好处,被浑身绑缚交给对方。回到喀萨的皮尔萨致力于恢复古尔古莱斯的稳定和秩序,抓捕盗贼和剿灭匪帮,保护农夫、牧羊人和商人的财产;废除不合理的税收和高利贷,这些都曾是霍尔尼克和哈塔克敲诈民众的手段。


       同时为了增加战争的胜算,皮尔撒派出使者来到沃克斯迈尔,向利米底亚国君请求援助。为了顺利达成目的,古尔古莱斯使者拜访了科洛威,希望通过这位廷臣而获得一些帮助。


       科洛威劝说公爵,古尔古莱斯的败亡将意味着又一个强者的崛起,而这位强者是朋友或敌人都是犹未可知,况且战争冲击带来的匪帮和难民的问题,必然会危害盟邦的安全和沃克斯迈尔的边界,应该集合沃克斯迈尔和盟邦的兵力共同支援古尔古莱斯,让他们缔结有效的和约。


       温特迈尔拒绝再向外邦派遣兵力,打算转而应对诺尔在东部的破坏活动。于是,公爵派出另一位官员告诉古尔古莱斯使者,沃克斯迈尔的对手正在忙于战争的准备,军队正在东部边境集结以应对新的威胁。


       皮尔撒采取手下建议,转而向沙地的“塔拉法”寻求帮助。他的使者向“塔拉法”的御令官表示,皮尔撒非常愿意接受圣光的洗礼。在经过一番交涉后,一位高阶教僧接受君王的教令,要为尊贵的入教者举行隆重的仪式,由此建立双方的联盟关系。


       得到回复的皮尔撒下令,要在耶尔撒林城内建起一座神院。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他时常亲自前往施工现场,用言语和奖赏鼓励工人的热情。在神院建成之际,高阶教僧和他那前呼后拥的队伍,启程前往耶尔撒林,受到皮尔撒的热情迎接和当地市民的致敬。


       经过头戴绿巾的教僧指点,建筑内部的装饰和摆设,要符合神圣的规格,以达到净化仪式的要求。在快速完成这些符合教义的要求后,教僧正式为异国的高贵弟子举行入教仪式。


       而隆重的宗教活动也同样激怒了泰玛的埃克鲁。这位大督曾颁布宽容的法律,使治下的臣民能够和谐相处,但这些教徒总是通过激烈的语言和胆大的行动,挑战统治者的威严和耐心。


       埃克鲁原本是接受国王之命而管理地方事务的长官,在国王宫廷发生一系列流血事件之时,这位诸侯非但没有出兵勤王,反而是靠着可疑的中立姿态和易守难攻的塔赫玛堡,以及位于喀里布的一座盐矿,坐视其他三方派别的你死我活。


       等到撒里发德的军队向虚弱的哈泼里发起攻击时,埃克鲁抛弃表面上的伪装并撕毁条约,派出军队向昔日的恩主发起攻击,试图围攻托里哈,以避免这位王室成员的实力过于强大。同时据他所知,这座城市屯聚的钱粮,可能将被用于塔赫玛方向的战斗。


       虽然军队未取得任何成果便撤走,但埃克鲁的行动使得撒里发德撤回军队,不得不暂停准备已久的攻势,同时也让对手有时间做好战争的准备。两年之后,撒里发德在默尼尔再次与对手哈泼里展开对阵。


       不过,他试图联合富有的赞西家族而导致自己识人不明。当他的将领阿迪姆在会战的关键时刻,箭毒发作而高烧不退时,有几位经验丰富的军官本来可以担负重任,但撒里发德却拔擢了一位不谙战阵的阿德。这使他遭到覆没的惨败,将保卫王国的最后一支军队葬送在这里,军队的统帅也死于乱军的拼杀。


       埃克鲁趁撒里发德失利之际,以支援的名义出现在撒里发德的侧翼。虽然击退对手的追击,但惨重的损失,使这位王室成员和昔日的恩主,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他以撒里发德的名义顺利进入王都,通过两场对抗击溃松散的反对势力并稳定局势后,他以和平的名义在普兰克邀请纳佐尔和哈泼里,实则是讨论如何瓜分残存的王国。


       此时,获胜的埃克鲁已经不再惧怕对手的反对与联合。当埃克鲁利用实力得以控制王都和宫廷,就立即将一位王室的旁支远亲扶立为国王。而后便以国王的名义,先是宣布纳佐尔为叛徒,并联合虚弱的哈泼里向对方发起军事行动,再以威胁的方式,迫使哈泼里交出他的权力和领地。


       古尔古莱斯与沙地“塔拉德”的联合,使自己得到协助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与泰玛势不两立的境地。大督为了攻破古尔古莱斯的城市赛舍尔,首先向波利喀尔派出部队,做出双方即将开战的假象。在此之前,他已经用战争手段,击败对方军队并攻占对方的一处银矿。


       埃克鲁的使者向波利喀尔的统治者阿戈鲁斯发出抗议,就在不久之时,一支泰玛的商队在喀拉比布遭到抢劫。但实际上,那支抢劫商队的匪徒早已得到阿戈鲁斯的惩罚。


       等到双方的外交人员进行不可开交的争吵之时,泰玛军队突然兵临塞舍尔城下。怠惰的城主慌乱应战,在击退对方接连的攻击后,发出得意的大笑,并将大获全胜的消息送往喀萨。而实际上,另一支攻城的队伍正在地下奋力挖掘,以破坏城墙的地基。


       城墙的一部分伴随着敌军的欢呼而倒塌,士兵们高举兵器和旗帜从缺口涌入城市。统军的将领发布严令而对城内民众秋毫无犯,致力于恢复城市秩序并等待古尔古莱斯军队。


       双方随后在赛舍尔展开攻防。经过几场较量后,虽然手下的军官和贵族都认为,只要再奋力一搏就一定能战胜敌军,但皮尔撒得到有关敌军的内部的消息,于是决定,如果古尔古莱斯军队不能在三日之内攻下赛舍尔便撤退。


       等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守军在高处看到一排亮点,对方的重型装备已经开始趁着夜色离开。到了白天,古尔古莱斯军队果然停止了攻势,士兵们在经过一阵忙碌之后,在守军的注视之下离开。


       克统的旗帜位于最前列,由一众贵族护卫;皮尔撒指挥一支部队位于队列的中间,后卫任务则是交给一位忠实的贵族。根据斥候提供的探报,他们必须赶回后方应对反叛,而且队形分散又行动缓慢,胜利的希望使得泰玛主帅打算发出追击的命令。


       身为次帅的阿尔库尼对此提出建议,这位军官是斯库雷里的兄弟,曾在兄长的麾下担任副官。他认为队形分散并不意味着混乱,在临战之时反而便于组成战斗队形,所以缓慢的行军就惹人怀疑;如果古尔古莱斯的内部果然发生叛乱,己方完全可以坐视对手在内斗中消耗,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主帅在短暂的停顿后还是下定决心,要发起行动而不能坐失良机。指挥军队的主帅不再是斯库雷里,这位将领正带领军队防备东北方的拉塞克人。新任的穆哈里奇是一位低阶贵族的成员,他善待部下而且军纪严明,能让军队在危急时刻不会乱了阵脚。


       不过,战前的主帅却同时接到两份互相矛盾的命令。一份来自于大督的信使,他命令主帅坚守营地以待新的指令。另一份则是来自于枢要处,要求穆哈里奇迅速发起对古尔古莱斯的行动。枢要处原本是统治者的御前军事部门,但任职的官员却听命于赞西家族。


       主帅经过一阵思虑后宣布,军队要前进一段距离,在交通便利的地带扎下营寨。当保持警惕的泰玛军队,在缓慢中接近古尔古莱斯的营寨时,发现对方已经在军营中等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向接近的泰玛军队主动发起攻击,如果不是哈梅勒的军队怯阵畏缩使阵型出现缺口,以逸待劳的古尔古莱斯军队必然获胜。


       当古尔古莱斯军队出现破绽之时,穆哈里奇在克尔尼特的不断要求下发出攻击的指令。他是赞西家族的成员,带领一支装备精良的领地武装在战斗中担任后备军。不过,对于克尔尼特的大胆行动,主帅只是象征性的发出告知,让他不要距离太远。


       古尔古莱斯在后撤之时击溃了这支追兵,而得知消息的穆哈里奇,以救援之名亲自带队却缓慢行进,当得知敌军赶来时又直接下令后退,使克尔尼特的部队几乎被斩杀殆尽。


       穆哈里奇以保护的名义,将溃退的克尔尼特和他的部队包围,避免克尔尼特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在他的一份战报中,他将战役的失利归咎于敌军佯装败退和克尔尼特的冒进,由于这位部下的损失,导致整支部队出现缺口而不得不重组队形,也让攻击达革鲁克的计划受阻。


       克尔尼特的覆没和穆哈里奇的后撤使古尔古莱斯获得安全。沙地君王为他提供了及时的协助,一支军队在关键时刻来到阵前,弯刀的旗帜激起大督的憎恨,但也使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对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