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离需要好好休息。
连续紧繃着的神经放松了下来,莫离只觉得疲倦不已。
他给了自己三天的假,这三天,他不见人,不处理公务,只将自己关在暂居的院中,吃喝拉撒院中,说什么不也肯出门。
整日脑袋空空,除了吃就是睡,开始了猪一样的生活。
等他休息的差不多,就要开始巡岛。
他也不走远,只挑几处有开发价值的地方巡视。
李妁看着他,觉得他像极了一只刚打完架的公狗,迫不及待地想去巡视自己的地盘,做上属于自己的标记。
莫离也没搭理她,只问她去不去。
李妁果断点头。
“去!”
她还打着银矿的主意呢,岂能不去?
几日走访下来,莫离只觉得自己是挖到了宝。
这岛屿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好。
如同自己曾尝过的荔枝,外头看着粗砺,但却是金玉其中。
小小一处海岛,北部严寒,常年积雪,但南部却是温暖如春,四季分明。
除了之前兰青提到的银矿之外,莫离还发现在制造火器用的硝石。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适用来造船的乔木,棵棵生得笔挺,随便砍上几棵,足以造出一艘可载百来人的船来。
这样的乔木价格不菲,极有市场,若放在市场叫卖,只怕一棵长成的乔木能轻易开到百两纹银之价。
而这样的乔木,几乎占据了半个岛屿,入眼那一片绿油油,哪里是什么乔木,明明是那数不尽的金银。
按照约定,这些东西莫离也能分上一些,他没有造反的心,但有了这些,足以让自己拥有自保之力。
当然最令莫离兴奋的是,岛屿上长了一种洋薯,个个能长到两个拳头那么大,耐干耐寒,产量极高,寻常男子吃了两个便足顶一顿饭,有了它,便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即便将来这处岛屿被兰青收回,他也能凭借这洋薯解决粮食的问题。
当然,这东西莫离并不打算上报给兰青,大陈最难的问题就是土地贫瘠,能生长的作物并不多,以是他们与大周和谈时,才会对那些高产的作物如此上心,若是用这洋薯喂饱了这些人,谁知道他们的军队对不对反手就对大周下手。
莫离不会忘记自己的来处,绝不将此等利刃交至敌人手中。
有了莫离的吩咐,手底下的人办事麻溜,很快就将更加详细的资料整理好,递送到他的案前。
整个岛屿共用大小银矿十几个,其中最小的竟然年产出仅有一万多两白银,而且这些银矿纯度不高,需要提纯,正适合丢给李妁那个大冤种。
等李妁从如愿以偿的兴奋之中醒悟过来,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
这银矿本就产量小,又不纯,找人提纯的成本需自己负担,李妁抗议无效,又舍不得将银矿给让出去,只能咬牙吃下这个哑巴亏。
本着一切从俭的原则,莫离将空置的旧屋稍稍修缮,拨付给要过来的那些人居住。
至于那些乔木,考虑到还要起到抵御海风的作用,他并不打算一次性将这些乔木弄光,严令一年只能所伐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并且需立刻补种上新的苗子。
至于矿的事,不用他操心,兰青会专门派人过来打理。
这些事看着琐碎,但叠在一块,量却不小。
莫离几乎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将这些事一一处理妥当。
“好累。”
莫离伸了伸懒腰,揉了揉酸疼的眼睛,拿起筷子夹了块早已凉透了的鱼煎吃了起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莫离已经记不得自己到底吃了多少顿海鱼与贝壳还是海菜,只觉得自己近日来口中长了疮,一咬就疼,吃什么都没有味道。
听说海上船员若是行船久了,容易生病,莫离想了想,提笔在信又有补了几句,希望兰青能多采买一些蔬菜种苗,一并送过来。
好不容易做完了这些,莫离决定给自己得好好睡上一觉。
但显然,那些不安分的人并不给他机会。
莫离好端端地卷着被子睡得正香,却平白挨了刺客两刀。
幸亏莫离这段时间睡得并不好,一听到动静就醒了过来,险险避开,否则自己当真得客死他乡。
不得不说,行行出状元,这海倭浪人之中也有个别武功练得不错的人。
对方武功路数诡异,滑不溜丢的像极了一条泥鳅,莫离费了好大的劲才避开又飞过来的一刀,膝盖窝却被踢了一脚,险险没趴下挨刀!
屋内的打头惊动了李妁,有她的加入,形势扭转,那些浪人见李妁武功奇高,叽里呱啦地也不知说了什么,立刻准备撤。
但李妁要是让他们跑了,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飞快地追了上去!
但莫离没想到,这些人还懂得声东击西,自己刚一放松,背了中了一箭!
这箭来得又快又准,莫离只觉得一阵剧痛,看着被射了个对穿的伤口,骂了声娘,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等再次醒来,莫离是被疼醒的。
看着大夫手中的那支截断了的箭,莫离暗暗骂了声娘。
不用看也知道对方用得是经过改造,带倒刺的箭,连皮带肉的拉出来,差点去掉自己半条命。
显然是要自己死,要不是他的心脏长得位置较常人往边上偏了几寸,只怕现在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
李妁一脸愧疚地盯着莫离,暗道自己大意了。
都说穷寇莫追,自己怎么就这么冲动,居然让他一个人待在这。
大夫说了,这一箭虽未要了他的命,但已经伤到了肺部,就算将来好了,只怕天气稍变,他就得咳嗽不已。
咳嗽不是病,咳起来要人命。
更何况,咳得多了难免牵到旧伤,又是一重细碎的折磨。
莫离有心想问问那样人抓到没,但禁不住大夫那略有些粗暴的手法,还没等包好伤口,他又不争气地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