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什么时候开始想立阴丽华为后?从他称帝的那一天起!如果刘秀早就知道自己将来会称帝,那么就是他在新野见到阴丽华的那一刻起!
在刘秀的心里面,阴丽华才是他的结发妻子,是他一生的挚爱!
刘演被杀后,刘秀在孤立无援、杀机四伏的危急时刻,阴丽华毫不犹豫地与刘秀成婚,并始终不离不弃。
刘秀称帝后,本想立阴丽华为后。可阴丽华顾全大局,为减轻刘秀的压力,又主动辞让后位,也让刘秀内心更加愧疚。
建武四年,在阴丽华即将临盆之际,刘秀竞带其随军北征,生产之后又原路返回,差点让刘秀落了一个爱美人胜过江山的骂名。
刘秀深爱阴丽华,从建武四年直到建武十四年,在最多十年的时间内,阴丽华连续为刘秀诞下五个儿子。
建武九年,颍川郡发生叛乱,公孙述又命大将打败汉军,占领南郡。处于两郡之间的南阳郡顿时人心惶惶,盗贼蜂起。
阴家富比王侯,自然成为了盗贼的目标。他们绑架了阴丽华的母亲和兄弟,并大肆敲诈勒索。
天子丈母娘和小舅子被绑架,这还得了,县令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派兵捉拿绑匪。
绑匪见事情败露,最后竟然撕票,杀了阴丽华的母亲邓氏和兄弟阴䜣。
这群绑匪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打起了天子的主意。实际上这种事情也见怪不怪,两汉时民风彪悍,又逢天下大乱,称王称帝、割据一方者多如牛毛。谁管你是不是天子,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几年前刘秀赐给隗嚣礼物,令大将军铫期亲自押送,走到关中时也被盗贼偷了个精光,几乎就是东汉版的“智劫生辰纲”。
刘秀非常悲痛,就给大司空下达诏书说:
“我在微贱之时,娶了阴丽华,因统兵征伐,遂忍痛别离,天各一方。后幸得安全,俱脱虎口。
阴丽华有母仪之美,当立为后,可她固辞不受,跻身于滕妾。我非常赞赏她的谦让之义,曾许诺分封其诸弟。可还没来得及受爵封土,就遭到了祸患,母子同命,怎不令我怜悯伤痛!
想当年宛城之时,兄长(刘演)遇害,我之性命危在旦夕,我是那样痛彻肺腑,却不得不战战兢兢,强装欢笑。那时能理解我、抚慰我,与我同生死、共患难的,也只有她阴丽华了!如今我功成名就,做了天子,又怎敢忘记生死与共的糟糠之妻呢!”
于是刘秀追封阴丽华的父亲为宣恩哀侯,弟弟阴䜣为宣义恭侯,并使弟弟阴就承嗣哀侯之爵位。刘秀又使太中大夫代表天子亲往祭拜,并授予侯爵印绶。
刘秀在诏令最后还说:“魂而有灵,请嘉纳这份荣宠吧!”
不愧是太学高才生,刘秀把正式的朝廷公文,妥妥地写成了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的情书,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刘秀在这里旧事重提,虽然令阴丽华感激涕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却也在无形中深深地伤害了郭圣通!令郭圣通甚至百官都嗅到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阴丽华的哥哥和弟弟也都低调谦让,从来没有以前外戚的飞扬跋扈,无形之中也为阴丽华加了不少分。
阴丽华的大哥阴识弃笔从戎,跟随刘演、刘秀兄弟一同起兵,骁勇善战,颇有战功。
建武元年,刘秀刚刚称帝,就派傅俊迎阴丽华入洛阳;同时又征召阴识,拜其为骑都尉,并封爵阴乡侯。
建武二年,阴识因为战功又被刘秀增封食邑,阴识不愿受封,连忙叩头道:“天下未定,四方云扰,各位将军很多人都有战功,臣依托阴贵人的关系,刚被封侯,现在又要增加封邑,怎能让诸将信服,又怎能做天下人的表率呢?”
刘秀很敬重阴识,经常以他为榜样来告诫外戚,要求众外戚向他学习。
阴丽华的母亲去世后,刘秀又召见阴丽华的弟弟阴兴,并把侯爵印绶放在他面前。
阴兴坚决推辞不受,并说道:“我没有冲锋陷阵的功劳,阴氏几人已经封侯赐土,令天下不满,我真的不愿再无功受禄!”
刘秀赞赏阴兴的举动,没有强迫他改变想法,就又收回了印绶。
阴丽华问阴兴为什么要这样做,阴兴说:
“人贵知足,应知谦退,切忌贪得无厌,外戚尤为如此,否则就会反受其害。高帝时吕氏、宣帝时霍氏,尚去不远,不可不引以为戒啊!如果嫁女要嫁王侯,娶妇要娶公主,我心里实在不安。富贵有极限,善恶终有报,过度荣宠将会招众人嫉恨,从而带来祸患。”
阴丽华深以为然,常常在刘秀面前自我贬低,在皇后及其他嫔妃面前则谦让有加,从来没有向刘秀为亲属讨取过官爵。
刘秀深爱阴丽华,爱屋及乌,也非常喜欢阴丽华的儿子。
建武四年,阴丽华长子在河北元氏县出生,刘秀见他宽下巴,尖头顶,脖子红润,很像古代的圣君唐尧,就以大汉国运所系的赤色为其命名为刘阳。
建武十四年,刘秀抚摸着不满十岁的刘阳的头说“吴季子”,此言更是让人无限遐想。
吴季子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本来没有资格继承王位,但寿梦却爱之尤甚,希望传位于他。于是吴季子的三个哥哥纷纷辞让储位,但吴季子却坚决推辞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刘秀希望刘阳继承皇位,但又担心刘阳受到阴丽华、阴识、阴兴谦让家风的影响,也像吴季子一样固辞大位,从而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就用吴季子的典故来试探刘阳。
而当时不满十岁的刘阳早已熟读《春秋》,聪明之人,一点即破,刘阳随即便斩钉截铁地说道:“吴季子愚蠢无比!”向父亲表明了自己当仁不让的态度。
建武十五年,刘秀发布诏令度田,在艰难推进的关键时刻,年幼的刘阳又对“颍川、弘农可以问,河南、南阳不可问”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一语点醒了刘秀这个梦中人。见儿子小小年纪却如此聪慧,刘秀也更加喜爱刘阳了。
阴丽华本就有母仪之美,又与刘秀感情深厚,在儿子、哥哥、弟弟的有力助攻之下,刘秀废后已经箭在弦上了!
刘秀爱郭圣通吗?当然也爱!因为郭圣通也曾与刘秀共经艰难困苦,在刘秀三十岁时,还为刘秀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建武二年,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郭圣通竟然没有受到牵连失宠,还被封为皇后。这里面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郭圣通本人的因素,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刘秀与郭圣通相敬如宾,他们与太子刘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建武三年,伏湛之子伏隆被张步杀害,伏隆在英勇就义前还不忘祝福他们一家三口永享万国,万寿无疆。
刘秀一生有十一个儿子,与阴丽华一样,郭圣通也有五子(另外一子为许美人所生)。
也就是说,与多数帝王相比,刘秀的女人很少,他的一生基本上就徘徊于郭圣通与阴丽华之间。
阴丽华虽然是刘秀的最爱,但并不是唯一!可是与阴丽华相比,刘秀对郭圣通的爱不是那么纯粹,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夹杂着政治因素,是刘秀与刘扬权力交换的副产品。
再加上郭圣通自小生长于官宦之家,性格相对强势,不懂隐忍,这就决定了她面对阴丽华,将会有“既生瑜,何生亮”悲愤与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