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九年夏,刘秀令来歙统帅驻屯长安的所有将领,并让马援做他的副手。
来歙上书刘秀说:
“公孙述把陇山作为自己的屏障,所以才能苟延残喘,陇山若破,他也就无计可施了。我们应该增派兵马,储备粮草,再伐陇西。
现在陇西疲弊,百姓厌战,又遇饥荒,如果我们用大量的金钱和粮食来善待感召百姓,他们一定会组织起来,弃暗投明,为我所用。
我知道国家粮食紧缺,经费不足,还要供应多支军队,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刘秀同意了来歙的建议,于是就在汧县储备了六万斛粮食。
八月,刘秀令来歙率领耿弇、盖延、马成、刘尚四位将军,越过陇山再伐陇西。
冯异得到来歙、耿弇等五位将军的支援,实力大增,先后斩杀公孙述两员大将。其他将领也在陇西大地上左冲右突,终于打败公孙述大军,并将他们赶出了陇西。
但由于隗氏在陇西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再加上汉军对陇西地形不熟,在陇西激战近一年,始终无法彻底击败隗纯!
于是汉军将领都想将军队撤回关中休整,等来年再战。
但冯异坚决不同意,他对诸将说:“陇西路途遥远,崎岖难行,每次进兵,都要跋涉数月,耗费大量钱财,使无数将士失去生命。现在隗纯马上就要败亡,我们决不能半途而废,把精力浪费在路途之中!”
冯异说过之后,诸将便不再撤军。
当来歙、冯异、耿弇、盖延、马成、刘尚在陇西与陇蜀联军激战之时,建武十年春,吴汉又率朱祐、王霸、王常、侯进等四位将军,共六万多人,到边塞攻打卢芳和匈奴。
吴汉、王霸等率领汉军与卢芳、匈奴联军在平城附近连续激战,大败联军。汉军乘胜追击,出雁门关,深入草原数百里,斩杀数百匈奴骑兵而还。
吴汉这个汉军“劳模”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近几年来终于取得了一次久违的胜利!
建武十年夏,这本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可在陇西的汉军军营中,突然之间寒风阵阵,大树飘零。
大树将军冯异在军中与世长辞!
冯异本一书生,却战无不胜;他谦退不争,权力却不亚于三公;他功高震主,却仍然得到天子信任。
为报巾车义释之恩,他涌泉相报;为了颍川一句承诺,他力献五城。
在刘秀危难之时,他出谋划策,不离不弃;刘秀称帝后,他东征西讨,南下北伐,未曾一败。
论品德,论贡献,云台二十八将将,谁敢与其争锋!
听说冯异去世,刘秀大恸。又看到陇西久久不能平定,刘秀急忙从颍川召回寇恂,要他随自己一起御驾亲征。
寇恂劝谏刘秀说:
“长安正好处于陇西和洛阳之间,陛下应坐镇长安,两边都可照应,关东和陇西之贼一定震恐。这样陛下从容处于一处,便可控制四方。陇西山高路远,道险难行,陛下万金之躯,一国之主,不可涉此险境。陛下去年西征之时,关东大乱,要引以为戒啊!”
刘秀不听,便亲率大军来到了高平。
刘秀派寇恂招降高平守将高峻。寇恂拿着刘秀的诏书来到高平城下,高峻就让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见。皇甫文出言不逊,傲慢无礼,寇恂就要诛杀他。
属下连忙劝说道:“高峻有精兵一万,把守陇道要塞,强弩无数,城坚兵强。去年耿弇将军就在此地,攻城一年也未攻下。现在我们要招降高峻,却杀其来使,恐怕不妥吧!”
寇恂不听,就诛杀了皇甫文。
寇恂然后放皇甫文副使回去,令其转告高峻说:“军师无礼,已被诛杀,将军想降就赶快投降,不想降就坚城固守吧!”
高峻非常害怕,当天就献城投降。
诸将都向寇恂祝贺,并问道:“你杀了高峻的来使,还能使他投降,这是为什么呢?”
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和智囊,这次前来,言语傲慢强硬,肯定不愿归降。如果放过他,则皇甫文的计谋得逞;如杀掉他,则使高峻丧胆,所以才会归降。”
诸将全都心悦诚服道:“将军的智慧不是我们所能比的啊!”
高峻投降后,刘秀便率军越过陇山,到达陇西,并与来歙、耿弇、盖延、马成等合军。见天子亲征,汉军士气高涨,军威大振,全力围攻隗纯所在的落门。
十月,汉军攻陷落门,周宗、行巡、苟宇献出隗纯投降,王元则逃到蜀地,投奔公孙述。
至此,从建武六年开始,经过将近五年的艰苦战斗,刘秀两次亲征,最终彻底平定陇西!
隗氏父子是刘秀一生当中最难缠的对手,陇西也成为了汉军名将的坟墓和滑铁卢。
在攻伐陇西的过程中,祭遵和冯异先后在军中病逝。吴汉、岑彭、耿弇、王常在关东的战斗中众横捭阖、所向披靡,但在陇西的战斗中,他们一个个折戟沉沙,其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最后还是靠刘秀亲征,才一举定乾坤!战神皇帝果然名不虚传!
隗氏让汉军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但刘秀并没有恼羞成怒,对他们赶尽杀绝。刘秀只是把隗纯及其家属迁到了洛阳以东。
隗纯后来带领其部分宾客,又逃回了陇西,企图投靠匈奴,东山再起。刘秀派人一直追到武威,最终斩杀了隗纯。
隗氏败亡后,刘秀的国内对手就剩下了公孙述和卢芳。
由于卢芳远在边塞,又有王常、王霸、朱祐、侯进四位将军长期镇守,刘秀接下来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蜀地的公孙述上。
蜀地东有长江天险,北有群山阻隔,易守难攻。刘秀就从蜀地的东方和北方水陆并进,讨伐公孙述。
在陆路方面,来歙率领马援、盖延、马成、刘尚等将领,打算由陇入蜀,进入汉中,然后直取成都,但却被羌人挡住了去路。
王莽时,羌虏反叛,后来隗嚣用财物和美女招抚其首领,并为己所用,成为隗嚣所依赖的重要武装力量。
隗氏败亡后,五谿、先零等羌人集团乘机寇掠,并建营垒自保,州郡都无力讨伐。
因为西羌离传统汉地较远,山高谷深,又经常叛乱,朝廷大臣建议刘秀放弃此地。
马援不同意,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金城(现兰州附近)以西城堡完整牢固,汉军占领以后容易固守。
第二,那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草场广阔,百姓善战,能成为大汉的物资供应地、战马来源地和兵员补充地。
第三,如果舍弃不顾,为敌所用,将后患无穷。况且汉军从陇入蜀,一旦西羌东进,汉军将被切断后路,孤立无援,处于被羌贼和公孙述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刘秀于是听从了马援的建议。
建武十年冬,隗纯刚刚投降,刘秀又令来歙率领马援、盖延、马成、刘尚继续西进,讨伐西羌。
汉军首先攻打金城,大破羌虏,斩首数千人,得牛马万头、谷数十万斛。随后又击败襄武贼傅栗卿等。
虽然陇西皆平,但百姓饥饿流离,来歙又把从中原运来的粮食转送各县,赈济灾民,于是陇西得以安定。
建武十一年,先零羌又入侵临洮,来歙于是上书刘秀,说羌贼没有忠义,反复无常,非马援不能定。
刘秀便拜马援为陇西太守。这年夏天,马援率步骑兵共三千多人,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级,获马牛羊一万多头。
守塞羌非常恐惧,就率八千多人向马援投降。
这时各羌种还有数万人,他们各自占据险要之地,攻打城池,掳掠百姓,袭击骚扰汉军。马援和马成于是又发兵攻打其他不愿投降的羌种。
羌人害怕,便将其家属辎重转移到允吾谷。马援偷偷沿着小路,突然袭击其营。
羌人大惊,连忙把他们又远远地转移到唐翼谷中,马援则紧追不舍。
羌人无奈,被迫将家属辎重和所有精兵驻屯在北山上。马援一边像影子一样率军上山追击,一边又分遣数百骑兵,悄悄绕到羌人背后,乘黑夜和风势放火烧山,并击鼓呼叫。
羌兵大败,最后数千人全军覆没。随后马援又不断率兵出击,各羌种也被各个击破。
马援在征讨羌人的过程中,小腿都被击穿,但他仍然不下前线。刘秀慰劳马援,赐给他牛羊数千头,但马援还像以前一样,尽数将它们分给了属下和宾客!
马援平定西羌后,汉军已无后顾之忧,来歙便与盖延率军直取汉中。
公孙述大惊,连忙派王元和环安在河池阻止汉军。
来歙和盖延击败王元和环安,乘胜进军,又攻取下辨,汉中唾手可得。
我们说蜀地难攻,蜀道难行,主要难在秦岭。一旦翻越秦岭,从关中或陇西进入汉中,巴蜀将失去最大的天险和屏障,成都也将危在旦夕。
公孙述见汉军势不可挡,非常恐惧,就实行斩首行动,派人刺杀来歙!
刺客假扮汉军,趁夜潜入来歙帐中,乘其不备,刺客便将利刃深深地插入来歙的心口之中。
来歙知道自己将死,就忍着剧痛,派人紧急召见盖延。
盖延作为一个“好勇力”之人,戎马半生,杀人无数。他来到之后,当看到眼前的惨状,不禁吓得脸色苍白,瘫软在地,随即便失声痛哭起来,不敢抬头仰视。
来歙怒斥盖延道:“虎牙将军(盖延)何敢如此!现在我被贼人刺中要害,以后不能报效国家,所以让你前来,要把军事大事托付于你,你怎么反而像小女子一样哭泣不止,耽误大事!刀虽刺入心口,我仍然可以杀了你!”
盖延于是强收眼泪,勉强起身接受来歙嘱托。
来歙又亲自给刘秀写信道:
“臣在深夜时,被刺客偷袭,正中要害。我不敢痛惜自己渺小的生命,只是痛恨自己没有尽到职责,没有完成陛下交给的使命,从而令朝廷蒙羞。
治理国家以任用贤才为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刚强,可以重用,望陛下明察。我的兄弟不贤,将来恐会获罪,望陛下怜悯,经常监督教诲。”
来歙写完之后,立刻扔掉笔,拔出凶器,气绝而亡!
来歙本一书生,可刺杀隗嚣,其胆略不下荆轲;突袭略阳,其勇猛不亚于项羽;就算最后被刺将亡之时,心中还在自责,对国家念念不忘。
在来歙的心里面,从来没有私利和恐惧,只有国家和信仰。他那冲天的英雄豪迈之气,怎不令贪生怕死、叛国投敌之徒羞愧汗颜!
但在刘秀诸将甚至其他阵营当中,像来歙这样的人决不是个例,而是不计其数!
我有时会禁不住想,同样的儒家文化,为什么汉朝能塑造出如此忠义、尚武、豪迈的民族气质;而到了清朝,人们却变得麻木、软弱和胆小!到底是文化变了还是人变了呢?还是两者都变了呢?
我认为中华民族人口众多,生生不息,永远不会变!所变的只是被清朝统治者恶意篡改的文化以及在残暴统治下无处也不敢安放的灵魂!
刘秀闻讯大惊,他一边看着来歙的奏章一边擦拭着眼泪,然后亲写诏书道:“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义显著,遇刺身亡,呜呼哀哉!”
来歙灵柩运往洛阳后,刘秀又亲临送葬。
来歙遇刺后,盖延又生重病,刘秀从陆路伐蜀的计划最后便以失败而告终。
公孙述的斩首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只是延缓了自己败亡的时间。岑彭在东方经过两年精心准备,从水路伐蜀也终于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