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令吴汉、岑彭、耿弇、盖延围攻西城和上圭,自己则围点打援,扫荡隗嚣残敌和公孙述援军。刘秀大军所过之处,陇西将士纷纷归降,这时的汉军,兵强马壮,士气正旺,隗嚣败亡已正式进入读秒倒计时!
就在这关键时刻,突然从东方传来消息:河东叛乱、颍川叛乱、东郡叛乱!临淮叛乱、京师危急!
刘秀大惊失色,对身边之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听郭宪的劝谏!”
来不及与诸将告别,刘秀便立刻启程,日夜不停地向东方急行军。
刘秀感到陇西战局已定,隗嚣败亡就在旦夕之间,就给岑彭写信说:
“攻拔西城、上圭之后,就立刻从陇入蜀,南下讨伐公孙述。人之所以痛苦,都是因为欲望太多,得不到满足。我也是这样,马上就要得到陇了,却还想要蜀。每一次外出征战,头发和胡须都会变白很多!”这就是成语“得陇望蜀”的由来!
岑彭做事沉稳,刘秀是放心的,所以才要求他领兵伐蜀。
但吴汉虽然勇猛果断,能成常人难成之事,但也嗜杀贪强,常会因为小细节而坏大事。所以吴汉每次出征,刘秀都像慈母一样,对这个即将远行的游子千嘱咐,万叮咛,为他操碎了心。
这次也不例外,刘秀在给岑彭写过信后,紧接着又给吴汉写了一封信。
刘秀在信中说:“随着汉军的节节胜利,陇西降兵逐渐增多,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粮草。一旦粮草不足,士兵饥饿,有人逃亡,便会动摇军心,现在应将他们全部遣散。”
吴汉贪图兵多,就没有将降兵遣散。
刘秀首先率军到达河东郡。见天子亲征,叛军全部归降,河东平定。
九月,刘秀到达京师,洛阳人心惶惶的局面也暂时稳定下来。
刘秀于是召见执金吾寇恂,说:“颍川靠近洛阳,威胁最大,你以前曾任颍川太守,平定颍川之乱,现在颍川复反,你应以九卿的身份再去平叛。”
寇恂说:
“那些狂徒听说陛下远征陇西,才会趁机作乱,如果他们知道陛下已回并亲征颍川,一定恐惧不安,要么投降,要么逃窜。
如果臣单独前去平叛,他们有恃无恐,定会有一场血战,就算最后能够平定,也是杀人无数,百姓蒙难。臣愿为先锋,助陛下平定颍川。”
于是刘秀亲征颍川,颍川叛贼皆降。
当刘秀与寇恂率军凯旋回京时,颍川百姓拦住刘秀车驾说:“我们愿再借寇君(寇恂)一年!”
刘秀于是令寇恂驻军颍川郡长社县,安抚百姓,招降残贼。
在刘秀亲征颍川的同时,又令王常率军东进,平叛东郡、济阴郡之乱。
因为耿纯曾任东郡太守,在当地很有威望,刘秀就拜耿纯为太中大夫,并与王常会师东郡。
听说耿纯到达,两郡一万叛军全部向耿纯归降。刘秀于是又令耿纯为东郡太守。王常率领汉军像来旅游一样,一仗未打,几天后便返回洛阳。
在刘秀远征隗嚣之时,被封为安丘侯的张步贼心不死,乘机带领家属从洛阳逃奔临淮,与弟弟张蓝、张弘召集旧部,又发动叛乱。
刘秀令琅琊太守陈俊征讨,张步很快兵败被杀。
吴汉、盖延、耿弇、马武等八位将军西征隗嚣近两年,不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还大败而逃,甚至还差点又弄丢了关中。
在冯异、祭遵的奋力抵抗下,关中才得以保全。
后来冯异奋起,收复全部失地,并占领安定郡等三郡,但仍未踏入陇西半步。
刘秀于是亲自西征隗嚣,隗嚣大败,并被困孤城。
在隗嚣即将败亡的关键时刻,东方又起兵乱。刘秀在将扫尾工作交给吴汉等人后,又急去东方平乱。
在东方叛乱即将被平定的时候,没想到西方又出了大乱子,令刘秀之前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
与其他皇帝相比,刘秀真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妈,大小战斗都要亲临一线。
要是碰上冯异这种既老实听话、又能独当一面的“好孩子”还好,如果遇到了吴汉这种“坏孩子”,既阳奉阴违,又调皮捣蛋,刘秀总是提心吊胆,害怕给自己惹是生非!
果不其然,吴汉又惹了一个大麻烦。
建武三年,吴汉惹恼了小吕布邓奉,结果把天戳了一个大窟窿,天几乎塌了下来。这次吴汉又激怒了陇西降兵,把地又穿了一个大洞,大地几乎陷落!
刘秀东归后,吴汉没有听从刘秀的劝告遣散众多降军,结果很快就耗尽了汉军的军粮。
见粮草不足,吴汉心想,我吴汉可是有杀降的传统,以前有天子在,保住了你们的小命,现在天子离开了,怎还敢与我汉军争食!于是就优先供应汉兵军粮,而让陇西降军喝西北风。
在饥饿的驱使下,士兵逃亡不断发生。受此影响,汉军士气异常低落!
吴汉、岑彭包围西城,久攻不下,便利用谷水灌城。
当水位离城头还有一丈多时,王元、行巡、周宗率领公孙述派来的援兵五千多人,突然从高处俯冲而下,战鼓擂动,杀生震天,援军齐声大喊:“百万大军到!”
吴汉、岑彭大惊,来不及布阵,再加上士气低落,在蜀军突然袭击之下,汉军溃败。
王元、行巡率蜀军顺利进入西城,接回隗嚣之后,又与隗嚣军并力杀出。
由于汉军粮尽,士气低落,吴汉、岑彭就烧毁辎重,率残军撤退。耿弇、盖延也相随而退。以前投降汉军的陇西将士也乘机叛乱,与蜀军、陇军一起追杀汉军。
汉军再次大败,最后在岑彭、马武掩护断后之下,汉军才撤回关中。越过陇山后,陇蜀联军势如破竹,继续追杀,吴汉、岑彭、耿弇、盖延又一路败逃至长安!
在这种情况下,汉军诸将唯有祭遵拒不退兵,与陇蜀联军孤军奋战,最后又孤军镇守在陇山附近的汧县,与敌军近距离对峙。
联军无法击败祭遵,又害怕被祭遵和吴汉等前后夹击,就停止了追击。于是安定、北地、上郡三郡及陇西又重新被隗嚣占领。
刘秀、来歙、冯异、马援、祭遵等人经过艰苦的努力,占领大量土地,招降无数将士,隗嚣被围孤城。刘秀东归之后,就差那么一点点,结果功亏于溃,白白忙活了两年多,一仗又回到了“解放前”。
对吴汉来说,由于他公开违背天子诏令,才导致大军惨败,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死罪。可刘秀只是对吴汉口头批评一下,把他调离西方战场,不久又派他率诸将打卢芳和匈奴去了。
岑彭随后也被刘秀调离陇西前线,驻军津乡,准备沿长江西征公孙述。
在吴汉、岑彭、耿弇、盖延败逃的过程中,校尉太原人温序被隗嚣将领苟宇擒获,苟宇再三劝其投降。
温序大怒道:“贼虏岂敢胁迫汉将!”就用手中符节接连击杀数人。
士兵正要乱刀砍杀温序之时,苟宇连忙阻止道:“此人是一义士,要用死来保全名节,可让其自裁,不可辱之!”于是苟宇向温序双手奉上宝剑。
温序接过宝剑,最后整理一下自己的衣冠,就面向东方自刎而亡!
苟宇然后令从事王忠把温序的尸首送回洛阳。
刘秀非常难过,就赐给温序棺椁墓地,并亲自送葬,然后派人把温序的老母接到洛阳养老,又征召他的三个儿子为郎。
我们再来看一下祭遵。
自从他突袭略阳中途病重之后,在数名士兵的护送下,祭遵又回到了自己的驻军地汧县,此后身体再也没有完全痊愈。但他并不愿回京休养,而是继续拖着病体坚守在陇山前线。
刘秀东归时路过汧县,就来到了祭遵军营。刘秀慰问将士,大飨士卒,奏黄门武乐,直到深夜才停止。刘秀然后又来到祭遵病床前,赐给他厚厚的坐褥和天子专用的御被,并与其促膝长谈。
刘秀让祭遵回京休养,祭遵不听,说自己身体无大碍,马上就会痊愈。
吴汉等人陇西兵败后,祭遵又急速进军陇山,掩护汉军撤退。
汉军安全撤回长安后,只有祭遵拒不退兵,拖着病体与强敌孤军奋战。
建武九年正月,祭遵孱弱的病体再也经不起长期的鞍马劳顿,就在汧县的军中与世长辞!
在祭遵的灵柩还未到达洛阳时,刘秀身着白色丧服,率领百官远迎河南,望着祭遵的灵柩哭泣。
当祭遵的灵柩到达洛阳城门时,刘秀又与百官分列道路两旁,望着祭遵的灵柩缓缓经过,刘秀仍涕泣不能已。
当灵柩到达提前布置好的灵堂,刘秀又令以太牢之礼祭祀,如汉宣帝办霍光丧事一样。
下葬时,刘秀亲临墓地。
下葬后,刘秀又亲自到墓前致哀,并慰问祭遵的家人。
以后在朝会时,刘秀经常在百官面前说:“我再也得不到像祭遵这样廉洁奉公的人了!”
铫期于是私下劝谏刘秀道:“陛下仁爱,哀悼祭遵不止,常常令百官感到羞愧惶恐!”于是刘秀便不再念叨此事。
祭遵去世不久,隗嚣也身患重病,又赶上陇西饥荒,每天只能吃上干豆稀饭,最后便愤恨而死。
隗嚣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如果不与刘秀开战,他将是建武政权的百官之首,世世代代享受无尽荣耀。但现在却落得个长子被杀、自己含恨而死的下场!
他为什么如此固执,宁死不降?不是因为他有气节,而是因为他有称王称帝的野心,认为刘秀会像刘玄一样迅速败亡。
隗嚣死后,王元、周宗立隗嚣的幼子隗纯为王,领兵据守冀县。公孙述则派大将赵匡、田弇入陇,以助隗纯抵抗汉军。
此次西征失败后,卢芳和公孙述又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入侵建武政权。
刘秀于是重整旗鼓,兵分三路,又同时开辟了三个战场。
祭遵去世后,刘秀令冯异代理祭遵的征虏将军称号,并统帅祭遵所有的军队。不久刘秀又拜冯异为天水太守,令其独自率军越过陇山,讨伐陇蜀联军。冯异在陇西征战将近一年,先后斩杀公孙述大将赵匡和田弇。
与此同时,刘秀又命吴汉率四位将军北上塞外,讨伐卢芳和匈奴。又令岑彭南下南郡,准备伐蜀事宜。
吴汉率领王常、朱祐、侯进、王霸四位将军,共五万余人,在高柳县攻打卢芳将贾览、闵堪。
双方正激战之际,匈奴援兵赶到,汉军败退。于是匈奴日盛,在边境大肆劫掠。
刘秀于是令吴汉返回洛阳,留朱祐屯常山郡,王常屯涿郡,侯进屯渔阳郡,王霸屯上谷郡,以防备匈奴。此后四位将军在北方与匈奴长期对峙,互有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