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同床异梦(一)
书名:光武大帝 作者:梦回汉邦 本章字数:4252字 发布时间:2023-10-09

当汉军在东方与彭宠、刘永、苏茂、董宪、秦丰等激战之际,刘秀对太中大夫来歙说:“现在陇西没有归附,公孙述又在蜀地僭越称帝,道险且长,诸将把所有兵力都用在了东方,西方该怎么办呢!”

来歙说:“我在长安时,曾与隗嚣相识,他最初起兵时,以兴汉复刘为名,我请求奉旨出使陇西,隗嚣一定来降。若隗嚣归降,公孙述孤立无援,过不了多久,自会败亡。”

刘秀非常赞同来歙的建议,于是就派遣来歙出使隗嚣。

由于邓禹西征时,隗嚣曾接受邓禹任命的官职,而且他的心腹与谋士也大都赞同投归刘秀,于是隗嚣就派军越过陇山,协助冯异平定关中。同时隗嚣还亲自写信,向刘秀汇报西方战况。

刘秀又亲自给隗嚣写回信说:

“我思慕您的德行,盼望赶快与将军结交。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侍奉商纣王。但劣马与烂泥,不可强扶,秀何德何能,竞能得到您这位伯乐的垂青!

将军南拒公孙述,北御强胡,现在又东助冯异,使冯异仅凭数千兵马就平定关中。假如没有将军帮助,长安早已沦落敌手。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从今以后,我与将军用亲笔书信互通消息,不要听信别人挑拨离间的话。”

对于隗嚣,刘秀言必称字(古代称字是尊称),用地位平等国家国君之礼来对待他!

刘秀称隗嚣为周文王、伯乐、再生父母,却不敢自称明君甚至千里马。作为臣子,这是周公、霍光也享受不到的尊荣。

这哪里像君主慰问臣子,分明是刘秀对隗嚣卑微的祈求!如果隗嚣把握住机会,见好就收,估计以后也就没有权倾天下的窦氏家族什么事了。

不过看到刘秀的回信后,隗嚣也确实感动了好一阵子。从此以后,公孙述又数次出兵,隗嚣都与冯异联合,一同击败了公孙述。

公孙述又派使者授于隗嚣大司空、扶安王印绶,隗嚣就诛杀使者,派兵攻打公孙述。此后公孙述大军再也不敢北上。

刘秀在隗嚣面前的屈尊纡贵和自降身份,仅仅换来了隗嚣刹那间的感动。不久,他竞妄自尊大、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的作用举足轻重,如果倾向刘秀,公孙述则死,如果偏向公孙述,刘秀必亡。

于是隗嚣就想脚踏两只船,两家通吃,从而攫取最大的利益。他派遣绥德将军马援先后到达成都和洛阳,以探听公孙述和刘秀的虚实。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马服君赵奢(“纸上谈兵”的赵括之父)后裔。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援少年有大志,几个哥哥便教他学习圣贤之书,马援不感兴趣,就独自到边塞耕种放牧。

后来马援在哥哥的推荐下做了郡里的小官。一次他押送一个犯有重罪的囚犯,马援可怜他,就将囚犯私自放了,自己便逃到了北地郡。

后来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耕种放牧,几年后就拥有马牛羊数千头、谷物数万斛。

他经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应有远大志向,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个人财富如浮云,不在多少,贵在救济穷困,否则不过是守财奴罢了!”

于是马援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分给了亲戚、朋友和穷困之人,自己穿着羊裘皮裤,过着简朴的生活。

新朝末年,在王莽堂弟的推荐下,马援被任命为新城太守。王莽败亡后,马援就逃到陇西避难。

马援深受隗嚣器重,被任命为绥德将军,成为隗嚣重要的大将谋臣。

马援奉隗嚣之命,先去蜀地拜见公孙述。

马援是公孙述的老乡兼发小,到达成都后,马援以为公孙述一定会笑容满面地跑到自己身边握手言欢,甚至给自己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马援高看了自己,也错看了公孙述。

公孙述面无表情、不怒而威地端坐于高高的龙椅之上。数级台阶之下,数十名卫士全副武装,戒备森严,分列两旁。

在传令官的引导下,马援又对高高在上、尚有数十步之远的公孙述行交拜礼。

行完礼后,公孙述让一官员领马援出去,到专门接待使者的旅馆休息,并为马援制作了单衣和交让冠。然后公孙述在宗庙之中召集百官,为马援设置了旧交老友之位。

公孙述由绣着鸾鸟的旗帜和披头散发的天子仪仗队引导,最前面由全副武装的武士开路清道、疏散百姓,然后才登车出发。

到达宗庙时,百官全部近前迎接,公孙述神情威严地进入宗庙。礼仪祭品及百官的阵容十分盛大。

公孙述准备封马援为侯爵,并任命其为大将军。马援所带的宾客都非常高兴,也都很乐意留下来。

马援向诸宾客解释道:“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不急于奔走迎接有才能之人,与自己共谋天下成败的大事,反而注重这些繁琐的小节,就像一个木偶人,这种人怎能留住天下有志之士呢?他很快就会失败!”

于是马援就告辞公孙述,返回陇西向隗嚣复命。

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一井底之蛙罢了,妄自尊大,不如投归东方的刘秀。”

隗嚣于是又让马援带着自己写给刘秀的亲笔信来到洛阳。

马援初来京城,等了很久,便在中黄门的引导之下入见刘秀。

不过与公孙述不同的是,刘秀接见马援的地方,不是在金碧辉煌的庙堂之上,只是一个普通的房间。房间里没有身穿铠甲、持戟而立武士,只有一人在旁侍候。

甚至刘秀都没穿天子服装,而是身穿便服,戴一头巾,如一寻常百姓一样,早早来到房间,静候老友的到来。

见马援到来,刘秀立刻起身,快步向前,笑迎马援,就如久别重逢的老友。

刘秀笑着对马援说:“您遨游于两个皇帝之间,我也早闻您的大名,今日终得相见,果然气度不凡,我自愧不如啊!”

马援连忙辞谢,并回答道:

“当今之天下,非但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亦选择君主。我与公孙述是同乡,自幼关系很好,我到成都时,他令数名卫士持戟立于两旁,然后才接见我。今天我远道而来,又与陛下素不相识,您却在这种场合单独见我,难道不害怕我是刺客吗?”

刘秀笑着说:“您不是刺客,不过是说客而已!”

刘秀就是这样,虽贵为天子,不管是接见熟悉的老友和朝臣,还是未曾谋过面的远客,总是未言先笑,不会让人感到恐惧或拘束。

在记载刘秀的史书当中,我发现出现最多的一个字便是“笑”,甚至在自己被王朗和农民军追杀、庞萌叛乱时也不例外。

马援又说道:“王莽败亡后,天下大乱,欺世盗名甚至僭越称帝者不计其数,今天见您如此恢宏大度,如高祖(刘邦)一样,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子!”

数日之后,刘秀令来歙持节送马援到陇西。

隗嚣立刻召见马援,与其同吃同住,迫不及待地询问马援东方的情况。

马援说:“先前到洛阳,皇帝接见我数十次。每次接见,我们都在一起闲谈,从晚上一直到天亮。他的聪明才智、勇气谋略,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而且他心胸开阔,坦率真诚,无所隐藏,豁达且注重大节,与高祖很像。他又饱读经书,博闻强记,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其文韬武略,前世的帝王无人能及!”

隗嚣又问道:“你认为他和汉高祖比怎么样?”

马援回答道:“高祖不如也!高祖喜饮酒,又爱羞辱读书人,做事无可无不可;陛下称帝之后,不喜饮酒,喜爱处理政务。其人品高洁,大度容人,可以为人师;其行为做事,合规合矩,足以为世范。”

隗嚣听到后很不高兴,酸酸地对马援说:“按你所说,孔圣人也不如他了!”

隗嚣问过马援后,心里很不爽,开始后悔派马援去洛阳。本来想让他探听虚实,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他反而成为了刘秀的铁杆粉丝,甚至想反过来劝自己归降。

隗嚣想找一个志同道合之人,于是他便对班彪(班超之父)说:

“周朝灭亡后,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最后秦始皇天下一统。难道昨天的故事又将在今天重演吗?不知哪一姓将承受天命,再度兴起!”

班彪说:

“汉朝与周朝完全不同。周朝分封诸侯,王室衰微,地方势强,所以秦国才能统一天下。汉承秦制,设置郡县,天子有专制之威,权臣无百年之运。

成帝依赖外戚,把权力让与王氏,王莽才能篡位称帝。国家的危机来自上层,并没有伤害到平民百姓。王莽篡汉后,天下百姓无不扼腕叹息,讴吟思汉。王莽以来,称王称帝者有数十人,却无不假借刘氏之威、大汉之名!

今天子(刘秀)承继汉之大统,聪明仁德,年富力强,豪杰听命,百姓归心,天下无人能与其争锋!”

现在的隗嚣,已经不仅仅是生气那么简单了,他甚至感到了震惊和恐惧!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养了那么多的“白眼狼”,竞有那么多人“身在隗营心在汉”!

隗嚣愤愤地说:

“我不同意先生的意见。现在只是愚昧无知之人习惯于刘氏统治而已,要说汉朝一定复兴,我觉得太武断了!秦朝灭亡后,高祖奋力取得天下,当时又有多少人知道汉朝呢?”

班彪见隗嚣执迷不悟,就专门为他写了一篇《王命论》,用以讽喻、劝告隗嚣。

隗嚣部将王元认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侍刘秀,就对隗嚣说:

“以前更始定都长安,四方云集响应,将军以为更始万众归心,天下大定,就归降于他。可更始瞬间败亡,将军几乎没有容身之地。

今南有公孙述,北有卢芳,将军占据陇西,三地连成一片,可共结攻守同盟。陇西大地物阜民丰,兵强马壮,有陇山之固,又远离中原,汉军兵锋未能及也。

我率一偏师,每人一把泥土,即可塞住函谷关,刘秀纵有百万大军也不能西进。将军再亲率主力出陇山,攻冯异,则关中可定,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

事若不成,我们还可退守陇西,固守陇山险关隘口,以待天下之变。将军万不可接受儒生的蛊惑,抛弃王霸之业,将陇西的安危交于刘秀之手,再次重蹈归降更始的覆辙!”

隗嚣大喜,就暗暗准备专制一方。

在王元等人的支持和怂恿之下,隗嚣愈加骄狂自大,常自比为周文王。于是隗嚣便和王元等人商议,想要立刻称王,等时机成熟再登大位。

郑兴马上表示反对,就劝谏隗嚣说: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对商朝称臣;高祖连年征伐,占据关中和蜀地,尚称沛公。您功德虽著,没有文王世袭的爵位;威望虽显,没有高祖的战功。知其不可而为之,强称与功德不相匹配的虚名,只会加速祸患的降临,恐怕不能这样做吧!”

见郑兴公开反对,隗嚣只得暂时放弃了称王的打算。

隗嚣又想像天子一样广设官职,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和高贵,郑兴又反对道:

“中郎将、太中大夫都是天子的属官,不是人臣所能设置的。设立这些官职,对实际并无用处,对名义却有损害,此乃身败名裂之计,窃为将军不取也!”

隗嚣于是对郑兴更加愤恨,但也只好作罢。

郑兴看出隗嚣已有称王称帝的野心,早晚必受其害,便想尽快离开陇西这个是非之地。不久郑兴父母去世,郑兴便趁机向隗嚣辞行。

隗嚣恐怕郑兴一去不返,并投靠刘秀,就没有答应他,却赏赐他大量的钱财和上好的房舍。

郑兴又对隗嚣说:

“父母去世,我请求返乡安葬双亲。如果因为增加俸禄、迁居新舍,我便改变主意留下来,这是以双亲为诱饵,也太无耻了。将军怎能任用这样的人呢!我情愿留下妻子儿女,只身返乡安葬双亲,将军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隗嚣如果还强留郑兴,不让他返乡安葬双亲,就太不通情达理了,甚至还会引起众人的反感。隗嚣于是便允许郑兴和妻子儿女一同返乡。

郑兴,开封人。就是在郑兴的建议下,刘玄才最终决定迁都长安。

后来郑兴被更始任命为凉州刺史,因属地天水郡隗嚣叛乱被免职。郑兴在返回长安的途中,恰逢赤眉入关,更始败亡,东还之路被阻,只好滞留天水郡,投靠了隗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武大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