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耿弇献策
书名:光武大帝 作者:梦回汉邦 本章字数:4068字 发布时间:2023-09-28

建武二年秋,刘秀派游击将军邓隆北上救援朱浮。

朱浮听闻援军将到,就从蓟县南下接应邓隆,并驻军雍奴。邓隆则驻军潞城之南,与朱浮相距百里,两军互为犄角,互相支援,并伺机与彭宠决战。

随后邓隆就将前线的山川地理、军队分布及自己的战略战术详细告知了刘秀。

一般来说,前线战事瞬息万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不能过分干预将领作战。但刘秀却不同,他就喜欢呆在书房里遥控指挥前线将领。

只要将军外出领兵作战,甚至包括掌管全国军事的大司马吴汉在内,每到一个地方,将军们必须把前线的详细情况报于刘秀。如果有必要,刘秀再遥控指挥将军作战。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这种瞎指挥而惨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刘秀是一个例外,只要不接受他的遥控指挥,将军们反而大部分都会失败!

刘秀看到邓隆的军事部署,不禁大为震怒,便厉声责问信使道:“两军相距百里之遥,怎能相互支援,等你回到幽州之时,邓隆早就被击破了!”

果然不出刘秀所料,彭宠以主力正面拖住邓隆,然后又派三千铁骑绕到邓隆军背后,彭宠两军前后夹击,邓隆军大败。

朱浮听说邓隆被围,急忙率军支援。可由于两地相距太远,走到半路,邓隆军已全部溃散而逃。朱浮无奈,只得率军返回蓟县。从此以后,朱浮又不得不独自面对彭宠数万大军的不断围攻。

邓隆兵败后,由于刘秀正在东、南、西三条战线上,同时与刘永、邓奉、赤眉苦战,刘秀实在分不出更多兵力再次增援北方战线,于是幽州战事急转直下。

建武三年春,彭宠连续攻拔右北平、上谷数县。随后彭宠又用大量的美女和丝绸粮食贿赂匈奴,与匈奴共结秦晋之好。匈奴单于于是派七八千骑兵南下援助彭宠。彭宠向南又结交张步和富平、获索等地方武装,与他们互相交换人质,共抗刘秀。

不久,彭宠便攻破蓟县,并自立为燕王。

建武三年十一月,涿郡太守张丰也起兵叛乱,并与彭宠连兵,共攻幽州牧朱浮。朱浮力不能敌,异常震恐,就再次向刘秀求援。

朱浮以为刘秀疏于政事、耽于享乐,就上疏刘秀说:

“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庄王愤而攻宋;暴秦围攻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庄王不过一王爵,尚知大义;信陵君不过一公子,还坚守诚信;更何况陛下乃大国的天子呢!

今彭宠反叛,张丰逆节,臣以为陛下必捐弃他事,及时讨贼。然而时间过了这么久,陛下援兵仍杳无音讯。纵敌围城而不救,贼在眼前而不讨,我实在感到困惑不解。

昔太祖高皇帝,天下已定,还亲自征伐,未尝安居。陛下虽兴大业,然海内未定,却独享安逸,不顾北方!百姓惶惶,无所依归,幽州冀州之地,陛下怎能传于后世呢?

将士连年征战,力疲心焦,皆翘首南望,朱浮再次恳请陛下出兵相救!”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朱浮为什么仅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成功”逼反彭宠!他那一张嘴,真的太尖酸刻薄了。

他的话很有文采,逻辑感和层次感很强,摆事实、讲道理也很有说服力,但听起来总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刺耳,心里极不舒服。

况且这还是在有求于人的情况下,对当今天子所说的话,朱浮已经“嘴下留情”;当他面对自己下属和同事的时候,他那尖刀一样的嘴巴,别人怎能承受得了!

耿弇击败延岑后,便跟随刘秀到舂陵祭祖。

耿弇这个小伙子,自从跟随刘秀以来,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爱说“大话”,动不动就要用他老爹的幽州突骑踏平某地。

这次也不例外,耿弇见北方大乱,刘秀将士不足,无力分兵平定北方,就向刘秀毛遂自荐,要征调父亲耿况的上谷骑兵,定彭宠,取张丰,败富平、获索,攻张步,最后平定齐地,统一北方!

对刘秀来说,以上对手都远在千里之外,要击败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小儿曹”耿弇却准备凭一己之力将他们一锅端!

要在以前,刘秀肯定会轻抚耿弇的肩膀说:“小伙子有志气,好好干!”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但经过多次的实践证明,耿弇说过的每次“大话”最后都能被验证,刘秀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刚成年的“小儿曹”了!

刘秀大喜,非常赞同耿弇的计划。

刘秀看到朱浮的求援信后,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信中既有朱浮含泪的祈求,也有对刘秀的教训、甚至讥讽!刘秀不仅没有计较朱浮言语的冒犯,甚至还感到了一丝羞愧。

刘秀最后决定救援朱浮,当然他第一个就想到了舂陵献策的耿弇。

可能受到了高人的指点,这时耿弇竞突然打起了退堂鼓,说父亲耿况久居上谷,拥有重兵,以前与彭宠相交甚厚,现在自己又无兄弟侍奉陛下左右,一旦自己独自率大军北上,并与父亲合兵,恐陛下及诸将见疑。于是便上书请求回洛阳。

刘秀接到耿弇书信后哈哈大笑,心想“小儿曹”长大了,也变世故了,但还是不太成熟,哪能把话说的那么直白,反而让领导有点不好意思了。

刘秀于是以诏书回告耿弇说:“将军举家为国,舍生忘死,所向披靡,功劳尤为显著,又有何嫌何疑!如将军仍不自安,可与王常共同屯兵涿州,然后再图后事!”

耿况听说耿弇北伐,心中也深感不安。考虑到儿子的难处,连忙派耿弇之弟耿国去洛阳侍奉刘秀(实际上就是人质)。

刘秀大喜,立刻加封耿况为隃糜侯!

建武四年春,刘秀御驾亲征,率领耿弇、王常、朱祐、祭遵、四位将军北上,讨伐彭宠、张丰及富平、获索贼。

刘秀与诸将分兵前进,但直到诸将斩杀张丰,刘秀大军才慢悠悠地走到元氏县(今石家庄市)。

大司徒伏湛趁机劝谏道:

“大军跋涉两千多里,兵马劳顿,粮草不足且转运困难。京师附近的徐州、兖州、豫州之地,还未完全归化,盗贼频发,百姓流离。渔阳之地,本属边塞,地接胡虏,天寒地冻,赋税微薄。

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劳民伤财,以至于四方狐疑,百姓不安,我一直感到困惑不解。陛下应立刻罢兵回朝,以安天下之心。”

刘秀于是罢兵,率主力回到了洛阳。

刘秀率主力大军劳师远征,结果却半途而废,便向朱浮这个老同学下诏令解释道:“一年前赤眉暴虐长安,我料定他无谷必将东归,后来赤眉果然来降。今彭宠困守渔阳,其势必不能长久,也将不战自溃。大军粮草不足,麦收之后我定亲讨彭宠!”

朱浮无奈,便想弃军而逃!

刘秀这次行军有很多疑点:

他真的是因为伏湛的劝谏才撤军吗?

刘秀常年征战,应该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可他的行军速度为什么如此缓慢?

从洛阳到渔阳,刘秀已经走完全部路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他为什么此时才想到撤军?

实际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集中在一个女人身上,她便是阴丽华!阴丽华在元氏县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

刘秀这次行军如此缓慢,就是担心即将临盆的阴丽华受到颠簸!刘秀撤军的真正原因,就是害怕战争影响到阴丽华、刘庄母子的安全!

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军队中出现女人不吉利,影响军队士气,可痴迷谶纬的刘秀这次竞偏不信邪!实际上有些将领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也会在军中带一些女人,可没有谁会带一个即将生产的女人。

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理由去解释:刘秀太爱阴丽华了!为了阴丽华,他竟然让数万大军像蜗牛一样前行,浪费大量的粮草和宝贵的战机;为了阴丽华,他竟然让数万大军跋涉千里,在即将到达目的地之时再原路返回。

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刘秀的“昏庸”,足可堪比“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和“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唐玄宗!但不知为何,我更愿意把他看作是刘秀忠贞和痴情的表现!

刘秀既然如此爱恋阴丽华,他为什么不让阴丽华住进舒适的皇宫?

因为在刘秀看来,相比于真实战场中的刀光剑影,皇宫中那个不见硝烟的战场更不安全!

皇后在宫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皇帝之于百官。在阴丽华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刘秀又不在身边,郭圣通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令阴丽华母子命丧黄泉!虽然史书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但刘秀的行为不得不让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我们由此也可以推测,由于刘秀宠爱阴丽华,引起了郭圣通的极大不满。郭圣通甚至有过惩罚和虐待阴丽华的行为,否则刘秀也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即将生产的阴丽华带入军中。

刘秀率军返回洛阳后,大臣们感到迷惑不解,都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当面询问刘秀回师原因。

刘秀微微一笑回答道:“遇到了盗贼。”

大司马吴汉便对众臣说:“陛下熟读兵法,征战无数,回师自有道理,不是一般之人所能理解的,大家不要再问了!”

刘秀撤军后不久,朱浮城中粮尽,人相食。恰在此时,耿况率军前来相救,并与彭宠大战,朱浮带领家属趁机逃脱。

当南逃到良乡时,又遇士兵阻拦。因妻子车驾速度太慢,耽误了自己逃命,如若弃之不顾,又怕妻子受辱,从而影响自己的名声,就下马一剑刺死了妻子,终于逃出生天!

逃回洛阳后,尚书令侯霸奏朱浮败乱幽州,逼反彭宠,丢弃城池,杀害妻子,更是空耗大量钱财,令无数将士和百姓丢失了生命,罪不容赦,应立刻斩首!

刘秀不忍心,就让朱浮代替贾复为执金吾,并由舞阳侯改封为父城侯。

朱浮犯了这么大的罪行,降职之后还能封侯并任执金吾,这会令李广和起兵前的刘秀多么羡慕!由此也可以看出,刘秀对朱浮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斩杀张丰后,耿弇与朱祐、王常又攻打望都及故安西山贼,皆大胜。

祭遵屯兵良乡,刘喜屯兵阳乡,以拒彭宠。彭宠派其弟彭纯率两千多名匈奴骑兵,自己又亲自引兵数万,分两路攻打祭遵和刘喜。

当匈奴骑兵经过军都时,耿况派其子耿舒率上谷骑兵拦截。

耿舒率众勇士早早等候在匈奴兵必经的路口,见匈奴兵已到,小将耿舒猛地拔出军刀,一声怒吼,便带领铁骑排山倒海一般冲向敌营,匈奴兵大败,两王被杀,剩余残兵狼狈逃往军都。耿舒紧追不舍,一路掩杀,最后占领了军都城。

听闻耿舒大胜,耿况大喜,便率领全部上谷突骑南下,与耿舒一起直扑彭宠。

实际上与上谷突骑相比,渔阳突骑更加天下闻名。再加上还有七八千善于骑射的匈奴兵助阵,彭宠实力要远强于耿况,这也是彭宠叛乱久久不能平定的重要原因。

见耿况、耿舒父子来攻,彭宠豪不示弱,便率渔阳突骑和匈奴骑兵迎击,耿况、耿舒父子渐渐不能敌。

正在此时,又一股彪悍的骑兵突然猛地插入彭宠后方,原来是耿弇援兵赶到!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耿况、耿弇、耿舒父子三人愈战愈勇,彭宠与匈奴联军竞渐渐不支。

突然彭宠、耿况两军后方大乱,喊杀声四起,原来彭宠数万大军和祭遵、朱祐、王常大军也同时进入了战场!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团之间、最强的将领之间,所展开的一场生死搏杀!是数万精锐骑兵和数十万步兵的大混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彭宠匈奴联军大败,残兵退守渔阳,从此再也无力主动进攻。汉军则又乘势重新占领被朱浮丢失的蓟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光武大帝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