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靡靡之音,艳丽婉转,流传在后来,被称作亡国之音。便是南北朝时期的陈叔宝写的《玉树后亭花》。
华丽的殿宇,繁盛的花园,妖娆的美人,任凭是谁都会对这样的后宫流连忘返。
贪恋,是人最本能的欲望。
仪态万千,风情万种的美人,围绕在你身边,如玉树般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后 庭花”是什么,是生长在江南、四川一带的鸡冠花的一种。花萼甚是娇小,艳丽的红,清雅的白,摇曳多姿。
陈朝首都地处江南,陈叔宝便将此花用来比喻美人宠妃。那靡靡之音在陈叔宝让宫女习而歌之后,便四野流传。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一句透露出的讯息,仿佛给了众人当头一棒。
一首赞美美人妃子的诗句曲调,在那最后一笔上,却是如此笔锋转了向。带着一丝丝暗涵陈朝气数将尽的意味在里面。
冥冥中自有天意,昏庸无道陈叔宝,他写的最有意义的一句竟然是恰逢国亡的隐喻。
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等到它们都落入泥土中时,一切都归于平凡。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亭花。”那隋朝的军兵突兀的闯入宫廷中,此时显贵华丽的宫门被打开,演奏着这首曲子的宫人们纷纷四散开来。
陈叔宝惊慌失措的带着张贵妃和孔贵嫔,躲进了那景阳殿的枯井中。他天真的想着,这样总不会找到我们吧?
然而瓮中捉鳖,隋军理所当然的将他们从枯井中拉了出来。陈朝在演奏《玉树后亭花》之时,便已经走向了灭亡。
艳歌起,悲国恨,同相伴。那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更深入了人心。
风月,在此时已经飘散,如后 庭花落入泥土中,再也消失不见。
楼殿高阁前,那芳林花草竞相争春。那些后宫的美人们,本就貌美如花,在盛装打扮之下,更显得倾国倾城之容貌。
掩映窗户,春光娇美的景色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之中,但应招见驾时的情态,令春日的丽景都失了颜色,迷了心智。
晶莹雨露的鲜花,是她们娇美的脸。
后 庭花的秀丽,是她们的风情万种的身姿。
那空虚堕落,放荡不羁的时期,频繁的战乱,残忍的杀戮。风月与华丽,是梁、陈两朝最明显的特质。
生命在现实中尽情放纵,癫狂。极致的绽放出那最为璀璨的鲜花,最后直至凋零。
国有兴衰成败,人有生老病死,谁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屹立不倒?光阴斑驳,留下的那一篇篇诗文,将死亡的凄美描绘的哀婉。
靡靡之音《玉树后亭花》,那华丽的辞藻背后,隐藏的是那个时代的悲鸣与残酷。
气数已尽,是一种说法。
从一开始就将那个时代的故事一一展现出来。
百年风骨,潇洒飘逸,对生命的探索到辞藻艳丽,与漠视生命。看似繁花似锦,流水带金,只不过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幻觉。
藏在最深处的,是腐朽的枯骨。
它在枯骨的中央,燃放起一束灿烂的烟花,高蹿入漆黑的夜空中,怦然绽放。
然而绽放后,便迅速坠落,一地残乱。
入目处,残乱中那枯骨还露着空洞的眼眶,倒映着当时最繁复的一切,宫殿、楼阁、花园、美人。
癫狂的现实,沉迷在幻觉的他们,毫无知觉。直到最后一刻,被打破的镜子,再也无法让人忽视时,才猛然发现,棋局在天地间,早已变化了位置。
他们被淘汰出局了。
他们归于泥土里,如那繁复艳丽的花一般,终在落光后,回到最初的原点。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