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毛泽东高兴地说:原本我们预计用5年的时间打倒蒋介石,如今看来只需要一年左右就可以做到了。”
194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为防止蒋介石平津地区的嫡系军队南撤,加强长江防线。
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保留和歼灭华北傅作义集团的作战决定,提前启动平津战役。
为此,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连夜赶路,隐藏入关。
首先隔断平、津和津、塘之国民党军的联系,进行分割包围,然后逐个歼灭。
11月2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南下入关。
主力部队包括12个纵队和其他部队,共计80多万。
部队兵分3路,从喜峰口、冷口等地进入关内。
11月30日,林彪、罗荣桓等指挥机关从沈阳出发,追赶部队。
东北野战军越过长城,进入关内后,被傅作义部队发现。
为了争取时间,所有纵队都改为白天行军,走捷径进入山海关。
傅作义部队没想到解放军入关这么快,顿时慌作一团。
12月11日,毛泽东向林彪、罗荣桓等人发出了《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明确指出:“从今天起两周内的基本原则是围攻而不打(如张家口、新保安)。”
“有些地方,则是隔而围(只做战略围攻,隔断各路敌人联系,而不是战斗围攻,如平、津、通州)。”
以待各个部队署完成之后,逐个击迫,歼灭敌人。
11月20日,解放军发动天津战役。
11月22日凌晨,解放军华北第2兵团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平津战役第二阶段开始。
解放军先后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国民党军队。
经过11小时的激战,解放军全歼傅作义的精锐部队第35军部和两个师。
11月23日,华北第3兵团和东北第4纵队,对向北部突围的张家口第11兵团7个师(旅)进行了阻拦和追击。
当天晚上,解放了张家口。
第二天,解放军在张家口东北部,歼灭了5.4万多人。
随后,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第1部和华北野战军第2、第3兵团,紧紧包围北平。
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全歼守敌13万,俘虏了陈长捷等高级将领29人。
解放天津之后,解放军发动的平津战役,进入第三阶段,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
为了维护古都风貌,以免生灵涂炭,林彪向北平守军最高长官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发出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文书。
迫于形势压力,傅作义同意进行谈判。
1月15日,林彪的代表陶铸与傅作义的代表邓宝珊、周北峰等人,协商达成了协议。
双方签订了《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具体实施方案》。
1月22日,傅作义率部按照协议,撤离市区。
北平的和平解放,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平津战役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