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新开了医馆,半个月过去了,却无人上门,皆是因为大夫是个女子,看上去约莫三十出头。医馆里除了女大夫,还有两个抓药的伙计,一个熬药的伙计,以及一个照应前后堂的小丫鬟。这天雨夜,医馆迎来了半个月的第一单生意。
伙计睡眼惺忪的打开门,只见一名夫人抱着个孩子找大夫,怀里的孩子面色有些发青,呼吸微弱,伙计赶忙让人进了医馆,匆匆叫醒了大夫。
“大夫,求您救救我孩子。”夫人哭求道。
女大夫没有说话,而是示意伙计将孩子平放在地上,妇人焦急的在一旁哭泣着,小丫鬟递上一杯水,轻声安慰。
“他吃了什么?”女大夫开口问道。
“啊?”夫人赶忙上前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回到家的时候就见孩子摊在门边,怎么也叫不醒。”
女大夫皱着眉,继续查看着孩子的情况。
“对了!”妇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他今天早上和隔壁的孩子一起去了山上,中午也没回来吃饭,说是他们在山上自己找了些吃的。”
女大夫拿出针包,立刻施针,同时将一个药丸放入孩子口中,半炷香的时间,女大夫起针,吩咐伙计去熬药,然后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回屋睡觉去了。
“大夫,这……”妇人见状有些迟疑。
“婶子,这孩子已经没什么事了,您休息一会,等药熬好了,您喂孩子喝下去,明一早就能活蹦乱跳了。”小丫鬟说着,将人领到后堂,找了间屋子让他们休息。
这之后,医馆的生意逐渐好起来,大家对女大夫的医术赞不绝口,可是这为人处世却却颇有微词。原来女大夫每次只问病症相关,其他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五年后,女大夫关了医馆,消失不见,仿佛城中从未出现过此人一般。
奈何桥上,蓝色火焰燃烧,一道接一道的白光从火焰中飞出,又没入桥面。不一会儿,火焰熄灭,一女子跪坐在桥头穿着粗气,身上已被业火灼伤,泛着幽幽的蓝光。
“喝了吧。”长卿递过一杯酒,说。
女子接过一饮而尽,身上的蓝光逐渐消失,被业火灼伤处也在慢慢愈合。
“茜草谢过大人。”女子行礼道谢,但是还是无法起身。毕竟那是业火,虽然外边好了,内里却还承受着折磨。
“歇一歇再走吧。”长卿说着一把扶起茜草,转眼二人便出现在了不远处的亭中。
“后悔吗?”长卿淡淡的问。
“大人日日守在桥边,看着这魂魄入六道,可曾后悔当日的选择?”茜草反问道。正说着,奈何桥边传来了鬼哭狼嚎的声音,又是那些要入畜生道的魂魄在最后挣扎。
“你和我不同。”长卿说着,喝下一杯酒,“此处是我最好的归宿,而你还有得选。”
茜草笑笑,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说道:“那个去处并不是我所愿,所以我也无处可去,这也是我最好的归宿。”
“当年之事……”长卿说。
“大人。”茜草打断长卿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要早点返回人界了。多谢大人的酒,下次我给你带些人界的酒,味道也甚是不错。”
说罢,茜草起身离去,长卿看着不远处的奈何桥,无奈的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