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皖南事变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100字 发布时间:2023-09-17

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又采取了“消极抗日”政策,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1940年11月14日,国民党军令部制定了《黄河以南作战计划》。


下达命令:“第3、第5战区的国民党军主力,避免与日寇作战,集中力量,迫使八路军和新四军在1941年2月底前,撤至黄河以北。”


1940年12月3日,国民党军令部长徐永昌计划消灭皖南新四军,规定皖南新四军不得由镇江北渡,只准由江南原地北渡,或由国民党另行规定北渡路线。


国民党这样做,无非是借此机会消灭皖南新四军。


根据上述“计划”和“部署”,第3战区司令顾祝同在皖南聚集了7个师和1个旅,共计8万多人。


他任命上宫云相为总指挥,并设立了一个袋形阵地,准备歼灭北渡的皖南新四军。


为了顾全大局,中共中央同意了皖南新四军北移的要求,电令项英加快北移工作,并及时通知国民党在皖南集结重兵。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冒雨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当时全军共约 9000多人,编成3个纵队。


1月6日天亮,新四军老3团的一个便衣班,在云岭脚下与国民党第40师第120团的1个连遭遇,发生了激战。


事变枪声打响之后,国民党军队步步紧逼,高岭、铜山、高坦等战区炮火纷飞。


1月6日下午,新四军部决定攻击星潭,然后冲出包围圈。


1月7日晚,就在新四军攻克星潭,准备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项英突然下令撤军,把刚用血肉夺来的星潭还给了国军。


1月12日下午,在形势极其紧急的情况下,新四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


军长叶挺决定立即分散突围,并确定了突围后的会合地点。


1月13日凌晨,新四军首长率领精干人员,兵分两路突围。


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为一路,叶挺、饶漱石为另一路。


就在这时,上官云相又发起了第三次总攻,为了保存力量,叶挺决定深入敌营,与顾祝同谈判,结果遭到拘留。


项英带领的一路人员,在大观山隐蔽了一个多月。


后来,项英的副官刘厚总叛变,杀害了项英和周子昆,跑向国民党邀功领赏。


皖南事变期间,皖南新四军9000多人与国民党军8万人,奋勇拼杀了7个昼夜。


除了约2000人突围成功以外,其余3000多人壮烈牺牲,3600多人被俘或失散。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公然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的番号,并将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


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周恩来愤怒地在《新华日报》题写下了“为江南受害者哀悼”的题词。


其中有“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挽词,铿锵有力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


几天后,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全军扩编为7个师。



皖南事变,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


美国、苏联等盟国,纷纷指责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将领也颇为不满。


全国人民更是一片谴责,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