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日军第10师团与第5师团试图在山东台儿庄会师,打通津浦线,然后联合进攻战略要地——徐州。
3月18日,在空军的配合下,3万多名日军带领近80辆坦克、100多门重炮和山野炮,浩浩荡荡向台儿庄进发。
坐镇徐州的李宗仁将军,调集了10多万人马,在台儿庄严阵以待,准备死守台儿庄,歼灭来犯敌人。
3月23日,中日两军相遇,我军乜子彬旅迅速占据了有利地形,诱敌深入,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由于日军调集飞机大炮,猛攻我方阵地,国军不得不撤退到台儿庄。
为了更好地展开机动作战,我军决定将日军阻击于台儿庄之外。
3月24日,日军以为台儿庄不堪一击,于是分散兵力,用主力带领飞机大炮猛扑台儿庄。
日军飞机在台儿庄上空,狂轰乱炸,地面大炮也猛烈轰击。
等到这两部曲完成后,日军进攻的第三部曲正式开始。
端着机枪、步枪的日军,使劲儿冲上来。
守卫在村庄、战壕里的我军将士,对来犯之敌给予迎头痛击。
双方喊杀振天,机枪、步枪、手枪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日军以优势兵力,压制住我军的火力点。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日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就在此时,防守庄南的乜子彬旅部,奉命向进攻台儿庄敌人的侧背攻击。
日军不得不从台儿庄抽出一定的兵力回援,从而减轻了台儿庄内守军的压力。
当天晚上,由于弹药不足,进展不顺。
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只好撤到台儿庄北部补充给养。
3月26日,日军的进攻三部曲又演奏起来了。
为了击溃敌人的攻势,台儿庄战区司令孙连仲急令第27师、31师进攻敌人后方刘家湖。
经过激烈的肉搏战,日军不得不再次从台儿庄撤军。
濑谷支队两次进攻台儿庄不下,反而被我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跑。
濑谷知道想要拿下台儿庄,绝不会像牵羊抓鸡那么容易。
无奈之下,日军只好等待援军到来,再攻台儿庄。
3月27日,日军再次向台儿庄发起猛攻。
我方守军用血肉之躯,迎击日军。
杜聿明的第200师,在台儿庄外面重创日军。
台儿庄内的池峰城师部拼死守卫,他向全师下达命令:“台儿庄是我全师官兵的坟墓,从士兵到师长,任何人都不得撤退,战至最后一人。”
池峰城师部坚守阵地,尽管日军已经攻入庄内,但仍然无法攻占台儿庄。
日军坂本支队,前来支援。
4月1日,日军向我军第20集团军,发起总攻。
台儿庄内,守军死伤惨重,伤员都不肯下战场,中国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日军虽然已经占据了台儿庄的三分之二,但经过巷战炮火的洗礼,我方守军已经逐渐打得顺手起来。
他们说:“飞机不如大炮,大炮不如我们的大刀。”
就这样,我方守军坚守街巷,与敌周旋,确保城池不失。
4月2日晚,孙连仲命第27师组成突击队,突入城内,与我方庄内的守军相呼应。
这样一来,庄内的日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经过连日的苦战,尽管日军顽强抵抗,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整个台儿庄战场,我军开始逐渐占据上风。
没过多久,给予日军最后一次打击的时刻到来。
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亲自前往台儿庄,布置全面反击,并派出飞机、大炮支援。
4月6日,我军进攻三部曲奏响。
各集团军全面反攻台儿庄、临河一线日军。
台儿庄一线日军,腹背受敌,在四面围攻下再也无力抵抗。
4月6日晚,濑谷支队狼狈溃逃。
4月7日,坂本支队也丢了丢盔弃甲,向峄县东北逃窜。
我军乘胜追击,犹如下山猛虎,锐不可当,日军尸体遍野,伤亡惨重。
至此,我军在台儿庄之战大获全胜,这是我军自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胜利的歌声在台儿庄上空回荡:“春风红,雪花融……”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的胜利,震惊了中外。
不仅鼓舞了全国军民,也改变了国际对中日战争前景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