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号:逍遥达夫。
姓名:高适。
性别:男。
寿元:无限。
唐代边塞诗人。
功法:神阶九级——生命法则。
武技:神阶九级——杀戮法则。
身法:神阶九级——空间遁。
神器:神阶九级——乾坤定江笔。
修为:东品——九级圆满。
代表作品:高常侍集。
白光一闪,又走出一名老者。老者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
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条条皱纹,仿佛一波三折的往事。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然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者一边走一边道:“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篱前黄菊未花开,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雨秋风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门拔剑壮盘游,霜华拂处尘氛扫。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此乃清代陶宗亮所作《秋暮遣怀》。
张路平一听就明白其中之意:秋天意味着悲凉肃杀的色彩,从古代就有“逢秋悲寂寥”的说法,也有“春女思,秋士悲”之说。
仅从字面也可以想象出萧瑟秋天的场景:绵绵秋雨,伴着寒冷的秋风,天空必定昏黄,落叶纷纷。
肃杀的冬季就要来临,大地上没有了勃勃生机,正是万物凋零的时节,天地间一片灰蒙蒙。在秋风秋雨之中,心情更是惆怅哀凉。
称号:时空老人。
姓名:陶宗亮。
性别:男。
寿元:无限。
清代作家。
功法:神阶九级——时间法则。
武技:神阶九级——杀戮法则。
身法:神阶九级——空间遁。
神器:神阶九级——时空笔。
修为:东品——九级圆满。
代表作品:秋暮遣怀,梦百痕、半巢吟。
果然被自己猜中,连抽五次根本抽不到李清照!张路平手微微一抖,心中虽想着要不要再来个五连抽,但最终还是直接选择了两连抽。
大屏幕突然白光一闪,走出一名中年人。他高大的身躯犹如一座坚实的山峰,结实的双腿稳稳地支撑着身体,纠结的膀臂彰显着力量,隆起的健壮胸肌散发着阳刚之气。
他用低沉的嗓音缓缓道:“
竹生荒野外,梢去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此乃南朝梁·刘孝先所作《咏竹》。
张路平一听就明白其中之意:青翠的竹生长在荒僻的野外,长长的竹梢高耸入云。无人欣赏它那高洁的节操,竹子却独自坚守着贞正之心。
它耻于成为染上湘妃泪的湘妃竹,也羞于化作上宫之琴。谁能施展妙技把竹制成长长的竹笛呢?一旦制成,吹奏起来便会发出龙鸣般的声音。
称号:武陵王。
姓名:刘孝先。
性别:男。
寿元:无限。
南朝梁诗人。
功法:神阶九级——音乐法则。
武技:神阶九级——龙吟剑。
身法:神阶九级——空间遁。
神器:神阶九级——音波琴。
修为:东品——九级圆满。
代表作品:《咏竹》《咏春》《春宵》等。
紧接着,白光再次一闪,又走出一名中年人。他身材高挑,笔直的身姿仿佛一棵挺拔的青松,散发着自信与优雅。
此人站在那里喃喃自语道:“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此乃西汉·东方朔所作《答客难》。
张路平仔细聆听,瞬间领会其义: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典籍,数量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
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
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
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
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
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
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
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
“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
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
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
《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
《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
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
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
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明而广大。”
“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
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