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黄血
(一)
“什么!跟丢了!”忘香楼小尤房间里,裴捕头大发雷霆,“狗娘养的,叫你们平常少吃点酒肉,现在全都成酒囊饭袋了!,”
几个捕快模样的人,闻言丝毫不敢出声,只能低着头等着挨骂。
"算了,裴大人,也别怪他们了,"站在一旁的阿九,此时却是开口道:"他们已经尽力了。"
听阿九这么说,裴捕头脸色立即缓和:"那好吧,今日就看在阿九先生的面上,饶你们一次。"
捕快们闻言纷纷松了口气,阿九却是微微皱眉,似乎有些疑惑,又仿佛有心事。
这边,裴捕头见状立即关切地问道:"阿九先生,怎么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听到裴捕头的询问,阿九回过神来,对着一旁的捕快问道:"你们是怎么跟丢了的,那会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阿九先生,我们原本已经把小褥堵在了巷子内,正准备动手时,突然一阵黑风吹过来,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裴捕头焦急得问。
“然后我们就昏倒了,什么也不知道了。”
“这算哪门子回答!蠢猪!”裴捕头怒骂道。
“再想想你们还看到了什么?”阿九耐心的问道。
“好像……好像还有黑衣!”
“黑衣?……黑衣人?总共几个黑衣人?”阿九追问。
“那时太黑,不知道有几个,也许是两个,也许是五个。”
听到这回答,裴捕头脸上的黑云似乎更黑了,他的脸上仿佛随时可能会有一场暴风雨降临……
捕快们的脚也跟着发抖。
——就像是晾衣杆上被风吹动的衣服。
“衣服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阿九似乎在问,又似乎在自言自语。
“好像没有。”
“你们下去吧,保护好现场。”阿九在“暴风雨”来临前及时收住了“衣服”。
——阿九本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愿看到他们继续被骂。
(二)
没有了小尤的尸体,我们现在怎么查?这已经死无对证,岂不是成了无头悬案了?
这句话是裴捕头问的。
——此刻的他,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只见他来来回回得走着,那样子看起来不像是“暴风雨”,反倒是像“晾衣杆上的衣服”了。
——人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奇妙:上一秒也许你还是“正”,下一秒就成了“反”;上一秒也许你还是“攻”,下一秒就成了“守”;上一秒也许你还在“上升”,下一秒就成了“下跌”……
——所以人生无常、世事无常,像裴大人这种不信禅不信佛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参透“无常”。
——阿九呢?他似乎参透了“无常”?
阿九仍是静静得站着,静静得思考。
他既不像是暴风雨,也不像是衣服。
——他像晾衣杆。
——非风动,非衣动,我自不动,凡人心动。
——难道阿九竟不是凡人!
——若阿九非凡人,那么裴捕头那天在九灵轩看到的那个女子又是什么呢?
(三)
“小尤的尸骨,我之前已经初步检查过了。”阿九终于回答了裴捕头的问话。
“真的!”裴捕头眼前一亮,似乎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小尤身上并没有任何伤口,所以查证小尤死因的关键在于黄血。”
“黄血?”裴捕头证了证。
“嗯。”阿九点了点头,指了指地上那摊还未干透的黄色血迹,“裴大人可曾见过如此血迹?”
裴捕头摇了摇头,道:“我年轻那会在南海游玩时,好像曾看到过,有渔村的村民吃了某类有毒海产品后,放血治疗时可见血液泛黄……不过嘛,也不至于像这次见到的这么样纯黄色的血。”
“这两者难道有什么关系?”裴捕头疑惑道。
“裴大人好眼力!”阿九点了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
“小尤血液之所以呈黄色,是因为她这次所中之毒,是从海产品的胆中经过提取并高度浓缩后所制成,中毒剂量百倍于渔村村民。”阿九顿了顿,接着道,“另外,小尤所中之毒并非单纯一种。”
“哦?”裴捕头瞪大了眼睛,“这么说此毒药经过配制,毒上加毒?”
“正是!”阿九徐徐道,“至少还有一种毒药,黄萕。”
“黄萕?”
“这是一种生长在苗疆蛇窝附近的毒株,因长在湿地,且长年吸收毒蛇体液,所以本身就是配制毒药的上等材料。”阿九解释道。
“哦……”裴捕头似懂非懂得摸了摸胡须,“如此看,作案手法相差如此之大,杀害小尤的凶手和杀害卢公子的凶手非同一人?”
“我却不这么认为。”阿九踱步走到窗前,吸了口新鲜空气,接着道,“我认为凶手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正是想要误导我们,让我们这样认为。”
“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裴捕头不解道。
“示威,你可还记得丁老三后院树林里的坟?”阿九不经意得看了一眼裴捕头,随即又把目光再次转向窗外。
——他知道,裴捕头一定明白他的意思。
裴捕头脸上微微一红。
——他当然不愿阿九看出他和小尤的关系,但是,他能吗?
“当然,凶手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把我们的破案方向引到南海或是其它地方。”阿九继续解释道。
“这么说,我们的破案关键,还是在那卢公子身上的线索?”裴捕头噎了噎唾沫,问道。
“嗯。”阿九点点头,表示认同,“绿萤草和三尖门那边可有什么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