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除北平之外,整个华北地区都被日军控制。
经过卢沟桥的铁路,是出入北平的要塞,因此日军经常在附近举行实弹演习,企图寻找机会制造事端。
7月7日晚22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的第八中队。
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部地区,举行了以“攻击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
23点左右,日军声称一名士兵在演习期间离开了队伍,要求进入城内进行搜查。
清水节郎怒气冲冲地说:“今晚我们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好像听到宛平城发出枪声,造成演习部队混乱,导致一名士兵失踪。”
“你们快快滴让开,我们要求进城搜查,否则死啦死啦滴!”
在遭到中国驻军第29军第37师219团的团长吉星文,严词拒绝之后,日军迅速包围宛平县。
凌晨1点,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遣人员前往调查。
7月8日凌晨4时50分,双方谈判之际,日军对宛平县进行了猛烈攻击。
并占领了宛平东北部的沙岗,打响了攻城的第一枪。
见到这一幕,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反击。
尽管驻扎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装备不好,弹药不足,但全军将士们下定决心抵抗。
有位指挥作战的营长,站在卢沟桥上高呼:“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我等绝不能退缩,誓死守卫卢沟桥!”
日军久攻不下,开始向国民党华北当局施加压力,要求驻军撤出卢沟桥。
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卢沟桥事变”。
从那时起,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
日本的侵略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爱国的各种政治势力团结起来,共赴国难。
驻扎在平津的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抗战。
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方面密令军队北上增援。
另一方面,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事变的任何解决方案,都不允许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性,否则只有抗战争到底。
国民政府的抗日决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虽然国民政府表现出了抗战的决心,但它仍然幻想着英国、美国等列强出面干涉。
由于第29军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最终平津地区被日军攻占。
紧接着,日本的侵华战争迅速扩大,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国民政府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日战争最高指挥部,蒋介石为陆、海、空军大元帅。
另设国防参议会,以各党派领导人和社会名流为参议员。
军委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并颁布战争指导和作战指导计划。
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李宗仁,分别担任战区司令长官。
经过国共两党的谈判,国民党在政治上做出了许多改革承诺,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并释放了所谓的政治犯。
这样一来,正式形成了基于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从那之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