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一二九运动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264字 发布时间:2023-09-15

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示汉奸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傀儡政权。


面对这种形势,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即将降临,民族危机前所未有。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了《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中国,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兴起。


北平学生处于国防一线,痛切地感受到“华北之大,已经不能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年的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李常青抵达北平,成立由彭涛等人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


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


1935年11月18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市大中学生联合会成立。


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场抗日救国行动。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地区的“防共自治”。


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抵抗敌人,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这时有消息称,冀察政委将于12月9日成立。


于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12月9日,寒风刺骨,天寒地冻。


在中共北平市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数千名爱国学生参加了抗日救国请愿游行。


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市女子中学等学生,走在队伍的前列。


警察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一大早就下达了戒严令,在一些街道上设立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拦下,在西直门与军警发生冲突。


上午10点左右,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聚集在新华门前。


他们高呼大喊:“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待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学生们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但代表委员长的何应钦却避而不见。


各校代表立即决定,将请愿游行改为示威游行。


他们从新华门出发,经过西单、西四、东单,最后在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


一路上,学生冲破军警包围圈加入进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千多人。


这支队伍来到王府井大街的时候,大批军警冲过来,挥舞着棍棒、大刀、枪柄,狠狠地痛打手无寸铁的学生。


有的军警还拿起水管,向学生喷射冰冷的水。


在反动军警的镇压下,游行示威队被打散,30多名学生被捕,100多名学生受伤,各大学校全部遭到封锁。


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布联合宣言,宣布从现在起举行总罢课。


提出罢工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


第二:反对投降外交。


第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


第四:要求救国自由,号召全国各界立即响应,采取一致的行动。


第五: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大学校的军警。


同一天,北平学联发布了《宣传大纲》。


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首先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危害民族生存的残酷内战,反对出卖民族利益的一切政策和行动。


自12月11日起,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了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


许多大中学校和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致电,表示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北平学联及时研究制定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


12月14日,北平报纸刊登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


北平学联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将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2月16日早晨,分为四个大队,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领的北平各校学生,举行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这次参加游行示威,一共有1万多名学生。


他们高举校旗,打着“反对华北特殊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横幅,向天桥进发。


上午11时间左右,学生和市民在天桥广场举行大会。


游行指挥部负责人黄敬,站在一辆电车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带领群众高呼口号。


大会通过了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爱国自由等8个议案。


大会过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委预定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


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拦截。


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从前门和宣武门分批进入内城。


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数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近二三十人被捕,受伤约400人。


北平学生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推迟成立。


全国爱国学生在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


举行了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了响应的电告,苏区各界人士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


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


号召全国各行各业、工厂的男女工人,召开群众会议,发表宣言通电,抗议汉奸出卖华北、屠杀、逮捕爱国学生。


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呼吁全国同胞齐心协力,聚集全国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的存在,维护主权,保护国土。


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政、铁路工人召开集会,发电通告,要求对日宣战。


鲁迅、宋庆龄等爱国名士,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并且捐款支持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


与此同时,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


由于率先爆发爱国运动的这一天是12月9日,因此被之为“一二九运动”。


可以说,“一二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与国民党的亲日政策,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