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锦囊妙计2
书名:假太监升职记 作者:邓顺 本章字数:1936字 发布时间:2023-11-10

秦燚燚翻了个白眼,暗忖道:你个死老家伙,劳资怎么就是胡言乱语了?你识不识货啊,你这是错把金玉良言当狗屁道理了呀!

“女帝陛下莫听信秦尚书片面之言,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御史大夫林婉儿也附和道。

“臣恳请女帝陛下三思!”礼部尚书严国强也进言道。

“臣等恳请女帝陛下三思啊!”其他一众大臣像跟屁虫一样,齐声附和。

……

秦燚燚听着大殿上一片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在乌鸦的世界里,白天鹅也是罪孽深重的。说白了,大家所站的立场不同,自然见解不同。

他也懒得往心里去,只待女帝皇甫不败拍板。这也是他对女帝的一种考验,他心里隐约有一种期待,他很期待是否女帝是否有魄力力排众议。

皇甫不败闻言眉峰皱了起来,怒道:“你们这些不知变通的老顽固,都给朕住口!”皇甫不败誓要当一个有为之君,自然不可能完全按照先帝的老路去走,先帝的老路若是走得通,也不会使西凉国在四国中沦为最弱的国家。这些年来,经过她千辛万苦的打拼,才使得西凉国国力日渐强盛起来。

“女帝陛下息怒,臣等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望女帝陛下顾全大局。”

“你们这些人先退下吧,朕要单独与秦尚书商议此事。”

大臣们鱼贯而出,个个面如死灰,他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小声议论。以方才带头反对的几个尚书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八卦集会。

“户部的亏空还没填补,秦太监竟然提出要降低百姓赋税。这秦太监太狂妄了。”吏部尚书文洛彬气愤道。

“谁说不是呢!”吏部侍郎接话道。

“依老夫看来,秦太监这官怕是当到头了。”刑部尚书欧阳含烟毫不在意道,他认为秦燚燚的改革肯定推行不下去,到时候秦燚燚自然会垮台,所以他决定由着秦太监去折腾。

“我早就说过,一个太监懂什么政事,他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呢!若是任由他胡作非为,社稷危矣。”

“便由着他去罢,他倒台了才好咧!”

“祖宗之法严密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无知小辈秦太监竟然还要变法,女帝竟然也一副由着他去的架势,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变法?”严国强冷笑,“哪那么容易变得起来啊!能不能搞得起来,能不能落到实处还不一定呢!”

“女帝一意孤行,咱们可不能任由女帝乱来呀,万一祖宗社稷动摇,我大西凉岂不一朝倾覆!”

“文大人,恐怕不好劝啊,依某对女帝的了解,女帝不撞南墙不会回头啊!”

……

“看来女帝铁了心要变法,咱们这些臣子说了也不算,咱们便先静观其变吧。”刑部尚书欧阳含烟说道。

“欧阳大人所言甚是。”

————

等到大臣退下之后,原本还在暴怒之中的女帝突然平静了下来。她看向秦燚燚,脸色柔和下来。

“秦尚书,你继续说。”

“女帝陛下,关于变革,臣有三个锦囊妙计献给女帝。”

“哦?锦囊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秦燚燚不紧不慢地从衣袖中掏出了三个锦囊,他已经提前在里面分别放了一张纸条。

他顺手打开第一个锦囊,取出里面的纸条,振振有词地念道:“第一条便是摊丁入亩政策。”

雍正统治时,当时社会矛盾尖锐,雍正皇帝直接转移国内矛盾,把收税重点从农民阶级转移到了地主豪绅身上,过去按人头收税,谁家人多,收税就多,改革后,谁家的土地田产地多,收税就多。

“小秦子,什么叫摊丁入亩?”

“就是过去咱们西凉是按人丁缴纳赋税,以后改成按土地田产亩数缴纳赋税。”秦燚燚解释道。

“朕怎么以前没想到呢!这样一来,那些大地主豪绅们怕是坐不住了。”

“大地主豪绅们反对,但广大的农民们会拥护。”

女帝迫不及待地问道:“那第二个妙计是什么?小秦子,速速打开锦囊。”

秦燚燚闻言,打开了第二个锦囊,掏出了里面的纸条,念道:“火耗归公政策。”

至于火耗归公家所有,女帝自然明白。

往常,地方各州县在收完赋税后,要把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熔炼后再铸成银锭,由于老百姓上交的碎银子纯度质量不一,在熔炼铸锭的过程中一定出现损耗,因此,地方州县在收税的时候就会以“火耗”为由,多向老百姓收一些赋税。

朝廷对于地方官员的做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干预。

长此以往,助长了地方州县官员的腐败,地方官员以火耗之由,疯狂敛财,无形中加重了老百姓赋税,使得民不聊生。

“小秦子,经过你这么一提醒,朕突然意识到不能再放任不管了。积少成多,每个地方的火耗加起来,那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女帝陛下英明。女帝陛下,关于火耗归公后,对于火耗的使用,小秦子有个大胆的想法。”

“哦?不妨说来听听!”

“回女帝陛下,臣以为收来的火耗银,主要可以用在三个地方,一是用以各级官员养廉支出,二是用来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亏空,三是支付前两项开支后如还有结余便作为各地官府的公用基金,用来修城筑堤等,也可用作各州县物资运转的费用。”

“小秦子,你这些想法妙啊。”

秦燚燚心想:历史使人明智,而我秦燚燚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小秦子,第三条妙计是什么?”皇甫不败问道。

————

注:参考自《清世宗实录》、《清史稿》、《大义觉迷录》、《永宪录》 以及《雍正王朝》等相关史料或书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假太监升职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