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秦燚燚深谙此道,他自然要为女帝排忧解难,于是他正色道:“女帝陛下,臣先说第二条,针对贪 污腐 败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杀一儆百,让他们不能贪,不敢贪。”
他顿了一下。
皇甫不败点头示意他继续。
“女帝陛下,您也知道臣已在户部和工部整肃风气,并罢免几个涉嫌贪 污腐 败的官吏,户部和工部的风气顿时清朗多了。”
“秦尚书,你做得极好。”皇甫不败赞许道。
礼部尚书严国强不满地撇了撇嘴,这不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吗?
“至于,赋税过重的问题,解决办法自然是降低百姓赋税。”秦燚燚继续说道。
吏部尚书文洛彬持反对意见:“秦尚书,户部的亏空尚未填补,现在降低赋税的话,会不会为时尚早啊?”
赵嵩在位时,曾提出要增加赋税,而他上任没多久,反而提出要降低赋税。该说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太嫩呢?
礼部尚书严国强插嘴道:“女帝陛下,老臣也以为目前降低赋税,不可取。”
“臣也以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御史大夫林婉儿附议道。
“女帝陛下,臣与陛下约定三年为期填补户部的亏空,这点臣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女帝只管放心,三年之内臣必然将户部亏空填平,若是填不平,臣甘愿自刎谢罪。”
自刎?
九公主将目光投向秦燚燚,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她没想到小秦子如此决绝,竟然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
“秦尚书,后果没这么严重。”皇甫不败试图为他打圆场,“纵然你没有如期完成,也罪不至死,毕竟这个漏洞有多大,尽人皆知。”
林婉儿趁势道:“女帝,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秦尚书今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下海口,来日若是填平不了亏空,自然也是没脸苟活于世了。”
林婉儿的座右铭便是:打蛇就要打七寸。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她自然不会坐失良机。
“林御史,你倒是不给小秦子失败的机会啊!”九公主插嘴道。
“九公主,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至于降低赋税一事,臣以为时机已然成熟。凡事都要两手抓。等到国库充盈之后,再来降低赋税,无异于下雨了才想着要造伞,到那时就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时期。臣经过了深思熟虑……从长远看来,变革势在必行。”
秦燚燚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哗然。
只有九公主此时波澜不惊,因为小秦子提前跟她打过招呼。
但秦燚燚根本不理会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整个大殿上只听见众人在小声嘀咕着,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宛如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御史大夫林婉儿小声嘀咕,“以前不都是如此么,怎么他一上任,就搞出这么多事来。”
秦燚燚不以为然,从古至今,哪个变法者不受到顽固派的阻挠,毕竟变法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礼部尚书严国强中气十足道:“女帝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啊。秦大人此举,妄图动摇我大西凉根基。”
“严大人,危言耸听了。变革非但不会动摇西凉根基,反而会筑牢根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秦燚燚反驳道。
“我西凉国自开国以来,一直沿用高祖的先进制度,秦大人一上位,便要大刀阔斧革新,岂非对祖宗之法不敬?依臣之见,女帝陛下应当治秦尚书一个‘大不敬’之罪!”
秦燚燚不紧不慢,借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开头:“从来如此便对吗?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么就会被社会淘汰。放眼四国,除了咱们西凉国,其他三国哪有女人当皇帝的,可咱们西凉国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女帝,当女帝陛下登上帝位之时,不也是一种对男权社会的变革吗?事实证明女帝将我大西凉治理得井然有序,这充分说明女帝不一定比男帝统治得差。西凉国若是一直因循守旧,如何能在虎狼环视下崛起呢?”
秦燚燚特意拿女帝作为例子,以争取女帝的支持。
女帝深以为然,一个劲儿地点头:“秦尚书所言甚是。”
想当初她登基为帝,也不乏有质疑她能力的声音出现,这些年来,她通过政绩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几个公主也一致赞同,若不是出生在西凉,她们估计只能守在闺房之中,等待着有朝一日嫁人人妇,相夫教子,就像东钺国、南疆国以及北冥国的公主一般。
就连一开始持反对意见的林婉儿在听到秦燚燚声称“说明女帝不一定比男帝统治得差”后,也破天荒站在了秦燚燚这一边。
“可是要如何变革呢?”三公主朗声道。变革,说起来容易,推行起来可不容易啊。
秦燚燚早就胸有成竹,变革关系重大,不成功便成仁,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思考,直到前几日想清楚,昨日他跟九公主通过气,在得到九公主全力支持后,今日早朝上他才敢将此事禀告女帝皇甫不败。
秦燚燚熟读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具体数值仍有争论),在三位数的封建帝王当中,雍正皇帝绝对是一股清流,也是秦燚燚最欣赏的几位皇帝之一,其他几位分别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汉武帝、虚心纳谏唐太宗以及一代女帝武则天。
若没有雍正的改革弊政,或许乾隆皇帝也不可能骄奢淫逸一辈子。
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废除了官绅地主阶级的特权。
秦燚燚熟读雍正王朝这段历史,决定依样画葫芦,将雍正先进的治国理念照搬到落后的西凉国。
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秦尚书,朕想听听你的见解。你总是能带给朕新的启发。”
秦燚燚一脸欣慰,看来女帝还是挺能虚心纳谏的。
“秦尚书在妖言惑众,臣恳请女帝陛下莫要听信秦尚书胡言乱语!”吏部尚书文洛彬站出来反对道。
秦燚燚翻了个白眼,暗忖道:你个死老家伙,劳资怎么就是胡言乱语了?你识不识货啊,你这是错把金玉良言当狗屁道理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