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正说到,国军在21日一天的战斗中付出了巨大损失,但是这一天国军对上海日军的打击也非常巨大,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最后防线已处于崩溃边缘。22日凌晨,上海日军向东京发出了告急的电报,电文中说:
“淞沪中国军队战术勇猛,装备精良,如24小时内不能得到陆军师团的增援,则上海战事糜烂,皇军的失败将不可挽回!”
8月22日,双方开始逐街逐屋进行争夺,日军多次向第36师212团坚守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阵地进攻,都被打退。其间,第36师一度突破日军阵地,夺取了汇山码头,但因遭到日军军舰炮火阻击,又因日军便衣队和汉奸乘机纵火骚扰,部队前后隔绝,失去指挥,混乱中官兵死伤两百多人,被迫撤回唐山路原阵地。杨树浦大火冲天,烧了几天几夜。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公大纱厂的攻击,因中国军队在战术上没有接近爆破技术,进攻失败,双方再次形成对峙状态。
这一天,松井石根率领上海派遣军先遣部队第3、第11师团,和1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经过数天航行,于这日晚间到了上海。8月23日零时,从国内紧急驰援的日本陆军第十一师团先遣部队在川沙镇以北的长江南岸强行登陆成功。日军第十一师团是日本陆军常备主力师团之一。1898年在日本善通寺组建。日军常备师团建制编制有两个步兵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和炮兵、骑兵、工兵、辎重联队等,全师团共约22000人,装备有四一式山炮12门、三八式野炮36门、37毫米速射反坦克炮12门、轻型装甲车12辆。因日本陆军实行地区后备役兵员征兵制,每个陆军师团平时驻守的地区,又是该师团官兵的家乡和补充兵源的地区。第十一师团平时驻守日本善通寺、四国岛等地,该部官兵多为上述地区人。因日本陆军称呼某师团名称常冠以地名或该师团主官名字,所以第十一师团又称“善通寺师团”。
第十一师团曾作为日军华中派遣军的序列参加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参谋长片村四八大佐。第十一师团于8月15日编入上海派遣军,8月20、21日从日本多渡律港乘船出发,8月23日在川沙镇登陆。下辖步兵第10旅团,旅团长天谷真次郎少将;步兵第12联队,联队长安达二十三大佐;步兵第22联队,联队长永津佐比重大佐;步兵第22旅团,旅团长黑岩义胜少将;步兵第43联队,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步兵第44联队,联队长和知鹰二大佐;骑兵第11联队,联队长田边勇中佐;山炮兵第11联队,联队长山内保大佐;工兵第11联队,联队长山内章大佐;轻重兵第11联队,联队长大河原中佐;另外还有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
在下一步的作战中,罗店争夺战是打得最为惨烈的战斗。这场双方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就其激烈程度而言,丝毫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任何一场战役,堪称“血肉磨坊”。
要说罗店争夺战,还得从参战的三个师说起。参加罗店争夺战的部队有国军第36师、第87师、第88师。这里这里重点说说36师。1933年9月,在第87师和88师两个师的补充旅共四个团基础上,组建了第36师,师长宋希濂,副师长钟彬,参谋长向贤矩。第106旅陈瑞河,辖第212团顾葆裕、第213团李志鹏;第108旅杨光钰,辖第215团刘英、第216团胡家骥。
1933年9月,刚组建还不到一个月的第36师就被派遣到江西抚州,作为北路军的预备队,参加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11月中寻,36师与红三军团在浒湾八角亭东南发生激战,致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后被迫撤出战斗。1936年1月1日,宋希濂被授予四等宝鼎勋章,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西安事变”爆发后,奉命率领部队进入陕西。1937年2月,宋希濂兼任西安警备司令。淞沪会战打响后,宋希濂满怀誓死保卫祖国的壮志,率部日夜兼程从西安开赴上海。17日到达上海后,立即对天宝路一带的日军阵地发起猛攻。20日子夜,一举攻入汇山码头,迫使日军退到军舰上,战斗之威猛轰动全国。
第87师、第88师还都参加过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说起这3个师,就不能不提他们的师长。第87师师长王敬久,黄埔一期学生,以善于指挥见长,1930年中原大战时率部队多次打败冯玉祥军队,一举成名。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第87师副师长。第88师师长孙元良,黄埔一期毕业,历任连、营、团长,"一.二八"抗战中担任第87师259旅旅长,率部成功击败日军,确保了庙行镇。被当时国际舆论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第36师师长宋希濂,黄埔一期毕业,参加过围剿红军,"一.二八"抗战中担任第87师261旅旅长,号称"鹰犬将军"。3个人都参加过上次上海抗战,同在一个部队,如今又和他们的老长官张治中将军一起再度聚首上海滩。张治中在"一.二八"抗战中任第5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不能不说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23日清晨,日军在狮子林、吴淞口向国军江防部队发起猛烈进攻,强行登陆成功,一部开进黄浦江,前去救援被困的日军,接着,配有重炮与战车部队的日军不断上岸,并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一线攻击推进,淞沪战场形势突然发生逆转。
张治中是早上得知日军登陆的不利消息的,因为指挥部与各部队间联系的电话线已被炸断,张治中心急如焚,从传令兵手里一把抢过自行车,骑到江湾第87师师部,立即部署抗登陆作战,他命令第36、第87、第88师、独立第20旅、上海保安总团和教导总队第2团由第87师师长王敬久统一指挥,继续围攻虹口、杨树浦正面的日军,第87师抽调1个旅支援吴淞,第98师、第11师向宝山、杨行、刘行、罗店一带驰援,坚决阻止上岸的日军。
日军重炮连续不断炮轰,飞机盘旋在空中轰炸,国军部队几乎无法行动,第11师师长彭善打来电话;“总司令,我们被炸得头都抬不起来,大天白日的,部队如何行动?”张治中一听火了:“不能抬头也得走,我可以从南翔冒着敌人飞机轰炸走到江湾,你们就不能从江湾走到罗店吗?你给我带部队马上行动!”严令之下,彭善也没辙了,第33旅冒着敌机狂轰滥炸向罗店展开突击,趁敌立足未稳,击溃500日军,一举收复罗店。
由于日军第第十一师团投入作战,力量对比更加悬殊,川沙镇于8月23日午后失守,日军一部兵力进至罗店。同日7时左右,日军第三师团的先头部队在吴淞镇以南约1.5公里处的铁路码头及张华浜强行登陆成功。日军登陆场靠近吴淞、江湾、大场等地,这些地方道路四通八达,河流沟豁都有桥梁沟通,附近地形平坦,便于坦克和炮兵的运动,又有码头补给,江湾跑马场还可以迅速改造成飞机场。因此,日军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放在这里,以后延伸到罗店、刘行、大场、闸北一线。
面对危险局势,中国军队也增添了援军,新组成的第15集团军赶到。这个新组成的第15集团军可不简单,它由军政部次长兼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的陈诚担任该集团军的总司令,该集团军汇集了几支国民党中央军中的主力,包括陈诚赖以起家的以罗卓英为军长的第18军;号称“天下第一军”的胡宗南第1军;稍后编入的俞济时的第74军;刘和鼎的第39军。这些部队都是蒋中正依赖的家底子,现在蒋中正把他们都拿出来了,足见蒋中正已经有了跟日本人玩命的意思。他蒋中正为求和平解决冲突,自 "九.一八"以来一让再让、一忍再忍,日本人却不识好歹,步步紧逼,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他是堂堂蒋委员长呢?
8月24日下午6点,罗卓英向第18军所属部队发布进攻命令:第98师(附炮兵1个连)由刘行向宝山到狮子林一线攻击前进,主力保持在左;第11师(附炮兵1个连)由罗店及其西南地区向月浦、狮子林、石洞口一线攻击前进,攻占月浦、狮子林后,以主力由月浦镇向石洞口、川沙口攻击;第67师以1个旅协助刘尚志第56师守卫浏河阵地,主力控制于罗店,另以一部向沈家桥附近前进,掩护第11师左侧安全。
8月25日凌晨,第67师201旅在旅长蔡炳炎带领下向陆家宅的日军第11师团一部三千多人发动攻击,官兵们勇猛冲击,打死大量日军。不久,日军大队人马赶到,日军依然是飞机轰炸在先,随即是大炮轰击,最后是步兵冲锋,国军官兵殊死抵抗,一时间,阵地上枪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激战中,蔡炳炎旅长向全旅官兵立下军令状:
“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惨烈的拼杀直到午后,全旅伤亡殆尽,402团团长李维藩和多数营、连、排长阵亡。情急之下,蔡炳炎率领惟一的特务排和1个营杀入敌阵,突然一发子弹洞穿蔡旅长的胸部,蔡炳炎当即倒下,牺牲之前兀自扬手高呼:“前进!前进!”
当晚9时,在南京的蒋中正得到丢失罗店的消息,向第18军军长罗卓英发报:
一、今晚必须收复罗店,占领罗店后,即在罗店附近构筑野战工事,一面在束里桥、南长沟、封家沟构筑据点工事;
二、第11师、98师仍照预定目标攻击前进;
三、第14师留一团在太仓,一团在福山口构筑工事,主力今夜应向嘉定、罗店推进;
四、第61师在大场、杨行一带赶筑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