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钟广场回家,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林荫道。满树花瓣随风斜落,阳光穿过,浸透明媚芳香。小女孩儿踮着脚,无师自通跳起轻盈舞步,手心张开接满黄色、粉色、淡蓝色的花瓣,再沿着清凉树荫旋转抛洒,恍若花仙精灵。
老师安静地笑着,那笑容像在翻看一本美丽的童话。等到小女孩儿玩累了,老师就陪着她歇在路边长椅上。
“叔叔,昨天听爸爸说,我下个星期就可以入学了!”说话时,小女孩儿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她实在太想上学了。每次路过小镇学校的门前,小女孩儿都会翘起脚尖朝里面张望。院子里有高高的秋千和微笑的木马,下课时还有好多小朋友在滑梯底下捉迷藏。
“你这么想上学啊?”老师笑着问道。
“对呀!可想了!那些最好玩、最有意思的小朋友都在学校呢!为什么要下个星期啊,明天好不好?”小女孩儿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心思已经完全飞到了学校里。
“哈哈,好孩子,别急嘛!按咱们花时镇的惯例,你要过完今年的生日才能上学呢。我记得你的生日就是星期天了,对吧?”
“对啊!哎,你怎么知道?”
“嘿嘿,这是秘密。”老师眨了眨眼睛,故作神秘。
其实老师不仅记得小女孩儿的生日,他甚至记得整个镇子上所有小孩子的生日。他特别喜欢孩子,喜欢他们活泼可爱的样子。每当孩子们绕在他身边听他讲课,或者缠着他让他讲故事的时候,都会有难以名状的喜悦从他心底溢出,然后顺着他的温柔目光照耀在孩子们身上。
“那,我可以喊你‘老师’吗?我想现在就喊。”小女孩儿眨巴着眼睛,悄咪咪地问老师,以为只要声音足够小,就不会被拒绝。
老师当然不会拒绝,他甚至把满心欢喜全都挂在了脸上,笑容又傻又清澈,比眼前的孩子更像孩子。
“老师好!”小女孩儿立刻高兴得蹦起来。
“同学们好!”老师回答得如此干脆,不小心多说了一个“们”字。
“老师讲故事!我想听故事!”
“好啊,那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花钟的故事吧!”说着,老师像平时讲课一样理正衣襟,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语句将花钟的传说娓娓道来。
“孩子,你知道吗?这花钟的年代啊,其实远比咱们的花时镇要古老得多,也许它就同那远处的河谷与群山一样,都是上帝最初的造物。你要是去过咱们镇公所的图书馆,就该见过一本名为《花时镇》的地方志,其中一章专门记录着花钟的历史。据地方志记载,花钟本是一处天然的存在,千万年来始终保持着相同的样貌。直到数百年前,镇上的一位巧匠参考花钟的样式发明了钟表,人们才反过来照着钟表的样子,在花钟的石环周围加上了那一圈标有刻度的碑墩,用一到十二的数字来计量时间。”
“钟表?老师,花钟看起来和钟表不一样呢!”
“是的,不一样。你记不记得钟表上都有那些部件呀?”
小女孩儿噙着指头,想了想说:“嗯,有数字,有表盘……”
“对,数字,表盘,还有呢?”
“还有四根……不对,三根针,爸爸教过我,是……时、分、秒三根针!”
“对!”老师点点头,笑着说:“这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之一——花钟只有时针,没有分针和秒针,不能显示更精确的时间。对了,你会认钟表吗?”
“嗯……会认整点,比如七点和八点,但几分几秒不太会。”小女孩儿挠了挠头,憨憨地笑着。
“哈哈!这有什么好害羞的?等你上了学,老师慢慢教你认!不过,钟表时间的认法与花钟时间的认法其实是有些不同的。花钟的时针是固定的,不能转,所以它的时针有十二个,或者,也可以说是二十四个。”
“二十四个?”小女孩儿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虽然她从记事以来就天天跑去看花钟,但从没数过花钟有多少根时针。
“是这样的,原本的花钟呢是由一个外围石环、十二条花垄和一个中心花坛组成。中心花坛位于花钟的正中央,与最外圈的外围石环隔着花垄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对了,你知道什么是同心圆吧?”
“知道,就像那边的那朵花环菊一样,大圈圈里套个小圈圈!”
“没错,就像那朵花环菊!而夹在中心花坛与外围石环中间的那十二条扇形花垄就像指针一样以中心花坛为轴心延伸到石环内侧,每一条花垄上都有两种花朵交错而生,每种一千朵,再加上中心花坛上的一千朵月季花,整个花钟上就有多达二十五个种类、共计两万五千朵鲜花。”
“两万五千朵!”小女孩儿圆乎乎的小脸蛋瞬间被“难以置信”四个大字完全覆盖,她掰起指头,想努力数出两万五千个数字来。
“哈哈哈!别数了!按你这数法,就算数到明天天亮也数不清的!”小女孩儿的模样是如此可爱,逗得老师捧腹大笑。
小女孩儿不数了,腼腆地搓了搓手。
“刚才我们说到花钟的时针既是十二个又是二十四个,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花钟的计时功能是通过花朵的开放与闭合来实现的,花垄上的二十四种花每天都会轮流着准点开放一次,每次一个小时,时间一到,花瓣就会慢慢闭合起来。巧合的是,每条花垄上的花开放的次序刚好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比如说早上三点的时候,指向刻度“三”的花垄上的蛇麻花就会开放,而到了四点则又轮到旁边指向刻度“四”的花垄上的牵牛花开花了,此时刚才开放的蛇麻花就会慢慢闭合。开花的花垄就相当于正在指示时间的指针,指向哪个数字的花垄开花,当时的时间就是几点,因此十二条花垄就相当于十二根时针。但是刚才我们还提到每条花垄上其实都交错着生长了两种花,更加有趣的是这两种花开放的时间又都刚好间隔十二个小时——比如说花钟上指向数字“七”的花垄,它上面的睡莲是早上七点钟开花,但与睡莲一起生长在这条花垄上的月光花却是晚上七点开花。于是这个按十二小时计时法排列的花钟,就可以用来计量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
“哇,花钟好聪明啊!”小女孩儿举起稚嫩的手,呱唧呱唧鼓起掌来,“可是,中心花坛的月季呢?它们好像从来都是开着的呀!”
“没错!观察得真细致!”老师赞许地点点头,“中心花坛的月季花的确是常开不闭的,因为它不指示每个小时的时间,而是通过改变花瓣的颜色来指示一年四季!春天时它是樱草色,夏天时它是胭脂色,秋天时它是杏黄色,冬天时它是雪青色。如此一来,花钟就可以通过这二十五种花朵的变化来帮人们度量日月轮转、四时更替。你知道吗?虽然大家现在都改用钟表计时了,但钟表的校准还是要依靠花钟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花钟可以称得上是时间的源头。”
“哇,花钟这么厉害啊!”小女孩儿崇拜地望向远处花钟。
“这才哪到哪啊,花钟还有更厉害的地方呢!你知道的吧,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花钟上的花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不会改变,不凋谢、不枯萎,但也从不新生。而且,外界的一切也都无法干扰它的运行。就是说,你现在看到的花钟上的花,和千万年前的花是同一批。”
“真的吗?可是,今天就有花枯萎了呀?”小女孩儿想起刚才大人们的争吵,心里头还是有几分不快。
“是啊,所以大家才这么担心,总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老师摇着头,无可奈何。“算了,不提这个。对了,你有听过‘花时’吗?”
“‘花时’?是咱们‘花时镇’的‘花时’吗?”
“对,就是咱们‘花时镇’的‘花时’!咱们小镇的名字其实也跟花钟有关。在很久之前,小镇里的人们还没有发明钟表,只能靠花钟计时。为了方便区分时间,人们就用花钟上开放的花的名字来命名每个小时的时间,这个命名方式就是‘花时’,而相应的计时方法就叫做‘花时计时法’。比如说花钟上的茉莉花是晚上五点开放,六点闭合,那么晚上五点到六点的时段就叫做‘茉莉花时’。久而久之,这个独特的计时方法就成了咱们小镇的名字。”
“‘茉莉花时’,花时镇……感觉有种好香甜的味道啊!”小女孩儿的脸上泛起甜甜的微笑。
“是啊,不仅香甜,还很温暖。”老师低着头,喃喃道。“哦,花钟的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吧。还要送你回家呢!”
“嗯……老师,不用送了,过了前面那个花坛就到我家了。”
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的方向,老师看到不远处有一幢爬满藤蔓的房子,红色屋顶好像倒扣的鸡冠花,敞开的玻璃窗上有阳光闪烁。
“好,那老师就送你到这了!”看着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儿,老师又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小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