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地方,很久之前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早夭的幼儿不能埋葬,要扔到山上或者是僻静的林子任由其风吹雨淋,腐烂风化。
一种说法是:幼儿无子女养老送终,也没有赡养过老人,在人间无功绩,不入土扔到山上,也是为了早日轮回投胎。。
另一种说法是:早夭的幼儿是父母前世的债主,债讨够了,就会身陨重新投胎。而这样的幼儿怨气深重,入土会致使家人不利,要扔到野外,暴尸荒野,让怨气消散。
不论是哪种冠冕堂皇的说法,都不能掩盖这种封建落后的陋习带来的弊端。这种行为对于幼儿,对于其父母,都是极其残忍的。
而最让人唏嘘的是,这种行为在如今的社会,竟然还会出现在某些闭塞的地方。一些无知的父母,还会把早夭的孩子扔在野外。
我在年幼时,就曾见过不下两次。脏污破旧的红色襁褓,在干枯的落叶里显得异常的刺眼,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汗毛倒竖。
王承的母亲见到的死婴,显然就是被其父母,丢弃在林子里的。
王承的母亲说起来的时候,没有恐惧,充满了一位长者的感慨。
“唉,多可怜的孩子,被丢在那,风吹日晒,被野兽啃食,想想都心疼啊。都是为人父母的,他们怎么忍心呀,就算是去火化,不埋进祖坟也就是了。”
很显然,王晨的母亲也是知道“夭折婴儿不入土”这种说法的。
王承轻拍自己母亲的后背,让她平复情绪。
“阿姨,您当时看到死婴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吧?”我问到。
王承的母亲点点头:“是啊,太可怜了。”
“那您在想一想,您还说了什么?”
她不解,“这个重要吗?”
我认真地回她:“重要,因为这个是您的病根儿啊。”
王承的母亲有些诧异。
“您仔细想想,您当初看到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话?”
听了我的话,王承的母亲开始仔细回想:
“当时我们到了树林边上,有人提议去拍几张照片,所以就走进去了,走了十几米就看见远处有个红色的东西,很大。树林里都是绿叶,小野花,所以这大红色特别显眼。一群人走过去才发现是个死婴,扔在那时间不短了。大家就猜测这是被丢弃还是死了扔在那的。我看着可怜,就和旁边的同行人说孩子真可怜,哪怕是找地方埋了也好。这孩子父母也真是狠心。咱们也是无能为力,不然帮忙把孩子好好埋了,上柱香超度超度也是好的。”
王承的母亲回忆地差不多了,抬头看向我:“窦苗啊,阿姨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也没说别的呀?怎么我就会不舒服呢,我问了其他同行的老姐妹了,她们都没事呀。”
“阿姨,您就是太善良了,见孩子可怜,说要埋了他,遗骨面前,可不能轻易许愿,既然说了,您就得做。”
王承接话:“所以,我妈不舒服是被那小婴儿缠上了?”
王承表情很认真,没有丝毫的怀疑。作为接受新时代教育的年轻人,要不是我从小就跟着奶奶接触这些,我也许都不会轻易地相信这些 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事。
我调侃了一句:“学长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很快。”
王承笑道:“学妹把我看的太高了吧?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在农村长大,邪乎事也亲身经历过,不然我怎么会来找你呢?那接下来知道原委了,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