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鸿渐之穷侠大闹牡丹楼(三)
书名:男书:短篇悬疑英雄故事集 作者:施云南 本章字数:2001字 发布时间:2023-09-19

“这。”那文人羞红了脸,可是旋即又转换了话题道:“你还笑话颜回穷死?你自己又好到哪里去啊?颜回虽穷而不改其志,不像你这叫花子为了五斗米折腰,为一个馒头求爷爷告奶奶的。”读书人向来是不会骂人的,所以这番话从那文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其实应该已经算是非常严厉的指责了。

可是苏鸿渐却不慌不忙地说:“哦?这样啊,不过我怎么听说,这孔夫子在倒运的时候,还曾经问我们叫花子要过饭呢?”

“你,你,这真是亵渎斯文,侮辱圣贤!”一个文人气得手都发抖了:“你倒是说说看,这孔圣人如何向叫花子要饭的,说得出来,还则罢了,说不出来,我等定不罢休,拉你到官府,定你一个有辱斯文之罪,重重地惩罚你。”

苏鸿渐笑了笑,目光却瞥向了那黄夫人,黄夫人回报给他一个甜甜的笑,又微微一颔首,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虽然苏鸿渐这是第一次见到黄夫人,可是却觉得这个女子气度非凡,非富则贵,但是和普通的豪奢之家的女子比起来,却又多了几分江湖儿女的豪气,所以,以他阅人无数之江湖阅历,竟然也说不准这女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只是他下意识地已经将这个不以衣冠取人的豪杰女子视为自己的知音了。

所以此刻他更有心要在黄夫人的面前卖弄卖弄,便拿出了自己的七块板,边打边唱道:“石崇豪富范丹穷,甘罗运早晚太公。彭祖爷寿高颜回命短,六个人俱在这五行中……”

唱到这里苏鸿渐放下了手中的七块板,娓娓道来:“其实,这范丹在历史上不只是一个人,至少有两位范丹都是名垂青史之人。只不过,嘿嘿,这两个人,都是穷到家了啊。其中一个是汉朝的范丹,他乃是一位汉朝的廉吏,算是通儒马融的弟子吧,从这点看倒也算是你们儒家的人。这个人遭党锢之祸后遁逃于梁沛之间,常常自觉不得匡世济时,便用小车推着妻子,徒行敝服,卖卜为生。有时候他也会寓息客庐,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依宿树下。如此长达十多年,这才结草屋而居,但是所居甚为简陋,时常绝粮断炊,不过他却依然穷居自若。所以有歌赞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来汉灵帝解除党锢,朝廷招他做官,他却坚持不去。这个范丹虽然也很穷,不过倒的确和孔夫子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那你说来干吗?”一文人怒道。

“不为什么,只是随口说说而已。顺便,就再举上这么一个穷到了家的文人来给诸位看看,当个大学问人,的确是很可能一生清贫的。”说着不等那几个文人发难,苏鸿渐就接着说道:“下面就到了关键的地方了,再说说我们丐帮的祖师爷范丹老祖。”说到这里他向着天拱了拱手,做出十分崇敬的姿态,又清了清嗓子用桌上的香茗漱了漱口,这才重新开口说话。

“提到老祖先的名号,本来应该焚香沐浴的,不过这里也没有这个条件,就漱口代替吧,诸位,你们也请洗耳恭听吧。这第二个范丹乃是春秋时人,是当时叫花子的首领,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丐帮帮主。相传孔子在鲁国的杏坛讲学的时候,来到了范丹老祖的居住之地,他刚刚和弟子们住下,天上就下起了雨来,一下就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子的粮食都用完了,便派他的徒弟公冶长出去借粮。可是公冶长却空手而回。有人向孔子提出,去范丹处借,于是公冶长又去了,范丹提问说:‘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要是答出来,就借粮。’公冶长回答说:‘天上星辰多日月少,娶媳妇喜来送殡恼。’范丹很不满意。于是没有办法,你们的那位孔老夫子只好亲自出马,回答说:‘小人多来君子少,借账喜来还账恼。’范丹老祖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就从自己的怀里取出了一个鹅毛翎筒,往下一倒,这米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可是不管怎么倒,鹅毛翎筒里的米却怎么都不见少。孔子这才知道这范丹是个神仙之体。”

说到这里众文人打断道:“呸,呸,这算是什么故事,是你们这些叫花子杜撰出来的吧。”

苏鸿渐微微一笑,并不理睬他们,接着说道:“第二年,孔子带着比借时多一倍的米去范丹家还米,当他把所有的米都倒入鹅毛翎筒后,却发现鹅毛翎筒依然没有满。孔子就不高兴了,范丹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板着脸说,怎么,心痛了吧,这不是‘借账喜来还账恼’吗?孔夫子是圣人啊,自然是跟你们这些书生一样,死要面子的,他发誓说一定要还清债,他还不了的话,就让自己的弟子还。于是范丹便说,那好,您徒弟代您来还账,我徒弟就代我来收账,天下凡是要饭的就都是我的徒弟。”说着便向着几个文人伸出了手道:“怎么样,你们的老祖宗没有恼,你们倒先恼了吗?在下这里代祖师爷要账,不知道几位肯不肯给呢?”

那几个文人听了这话,不觉勃然大怒道:“好你个叫花子,还真是牙尖嘴利啊,居然如此离经叛道,我们这就把你扭送官府,看看大人他如何将你发落。”

苏鸿渐哈哈大笑,又拿起了竹板,噼噼啪啪地打了起来,一边打一边随口编了几句顺口溜唱道:“有人千般苦,泪已流不出,有人朱门酒肉臭,讪笑路边骨。有人千般苦,汗水湿前胸,有人遍身绮与罗,恶语骂蚕妇。有人千般苦,糟糠难饱肚,有人肉林伴酒池,尚嫌居无竹……”

这几句话虽然简单,但是那些文人却都听得出,说得并不简单啊,因为每一句话中其实都暗含着一个典故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