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谢了荼蘼春事休
书名:朝暮 作者:狸狐花 本章字数:1380字 发布时间:2023-09-12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吴叔姬的这首《小重山》,将女子那细腻的心思轻轻描绘,荼蘼花开又欲谢,春意正阑珊。

她问:为什么人的心,偏生就这般的小?叫我又如何能装得下,那么多的愁啊!

我的思绪飘荡,穿过时光,那千年,仿佛看见一个独自倚靠在楼上栏杆处的少女,低着头看着院中那满目的景色。

青石小径,一池莲鱼,满园荼蘼,探墙青藤,风一吹便将我拽进这幅画卷中,只听得那少女的呢喃:“谢了荼靡春事休。”

再回神后,才恍然我如南柯一梦竟走进了那自我心中一直向往的景色。

如梦似幻,到底不是真。

吴淑姬这三个字,许多人都不曾熟悉。她是宋朝的一名才女,北宋时期,湖州人。父亲是一名秀才,从而使得她从小便熟读诗文,聪慧貌美。

女子的心思总爱在年华上,发出感叹。或许是未曾见过那山川河流的境遇,便只能将无数目光聚集在自身。

看着那张脸,一点一点的流逝在岁月里,变得沧桑起来,便会愈加的怀念那青春的岁月。

在那稍纵易逝的年轮里,无数人会胆怯的被流年击垮,措手不及间,就坠下去,满目愁怨。

云锁朱楼,门扉深闭,庭院带着一丝寂寞,连带着那被风吹起摇晃的秋千都显得有些凄凉。

槐树那斑驳的树影,无情的被揉碎在一地,隐约传来的黄莺啼叫,竖着耳朵细听到有几分清脆,只那一声又一声,到像是在催促着春日的离去。

她独倚妆楼,青丝垂下,看着烟草连天,白云似雪浪翻滚的这般苍茫天地,将一泓秋波温情脉脉地流向远方。

高楼望断,终是一场空,等待是千万种愁绪涌上心头。她放下帘幕,转身回屋去也挡不住那番滋味,萦绕在心上,不曾离去。

自古闲愁都一样,压在心里沉甸甸,无处可以排遣。

生不逢时吴淑姬,即使她父亲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秀才,也抵挡不住家贫带来的苦恼。

那纨绔子弟将她买去,将她困于四方庭院中,满身的才华,若无人知晓又有何意义?

不甘,屈辱,是她的生活。幸而得判和离,那暮春时节,她便又开始思念起远方的情人。

那情人是何模样,到也不曾知晓。只是那般的她,终究不止一处愁,挂上心头,又上了眉头。

想来,那纨绔子弟绝不是她那心中的良人,只她想要的生活,契合的灵魂,似乎在远方,还未曾到她跟前。

历史的巧合下,也让人见识到了还有另外一个吴淑姬,她生活在南宋时期,却与北宋时期的吴淑姬有着不同的命运。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南宋的吴淑姬嫁与一个秀才。梳妆时,一枚玉簪落地而折,不知是预兆还是巧合,不久后那秀才便离世。

父亲劝她改嫁,她却道:“除非断了的玉簪再合上,否则绝不改嫁。”

时光流逝,几年后的一日,她读到杨子冶的诗,便生出爱慕之情,因那誓言,便不曾启齿。

再后来,她发现了自己盒中装着的那断掉的玉簪竟然成了完整的一支,于是便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那断掉的玉簪如何再合,不得而知。是谁将之换上新的玉簪,也不得而知,但终究是一番美满姻缘,团圆结局。

两相比较之下,北宋时期的吴淑姬,总归是未得到上天的眷顾,给予她美满的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总会是有不同的轨迹路线,逃不过着千百年来韶华流转,躲不过的命运交织,谁是谁的情缘,哪怕是一面之缘也好,你想尽办法去躲避,它终究是会在前方等你。

伤感愁绪,在所难免。切勿沉沦其中,想错过的孽缘,唯有辜负才能放下。

那一份愁绪,带着红颜将逝,远方的你还未到跟前,让人感伤。在这或深或浅的岁月里,云淡风轻才不会轻言愁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朝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