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赤色党人迟林飞,出身富豪之家。
他少年时期,即留学于法国,后又到德国,又进过位于苏联的中山大学。
他喜欢研究经济学,到什么地方,都爱打听当地经济状况,结合经济理论,做一番研究。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年轻的迟林飞,已经开始发表一些后世看来尚属幼稚,而当时绝对具有前瞻性的文章。
国共分裂时,迟林飞并未在军界政界任公开职务。
他当时正潜心研究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中的经济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引发的革命动力。
赤党转入地下,迟林飞的研究工作也相机转入地下。
同时,他还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了一个大城市地下党市委书记。
实践表明,他决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写文章和做研究的书呆子!
两年之内,从他领导的城市党组织里,向轰轰烈烈闹革命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人才。
拿笔的,拿枪的,甚至还有受他的影响而拿了算盘的,都在苏区干得不错。
迟林飞领导的城市地下活动,引起了国民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他本人,根据地下工作需要,换了一个名字又换一个名字。
国民政府有关部门找他找得头痛。
他也多次险险逃出鬼门关。
他的经济研究能力,则引起了根据地苏维埃政权领导人的极度重视。
迟林飞在紧张指挥地下斗争的同时,竟然坚持研究经济学而乐此不疲。
他的几点建议之精髓,被根据地苏维埃的最高领导层,正在指挥中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们采纳吸取。
和一些不在苏区的领导人物一起,迟林飞被选进了苏维埃领导机构。
他出任苏区土地委员会委员。
土地委员会,无疑是苏维埃政权中最重要的几个机构之一。
此次,迟林飞又改了个名字,去中央苏区,参加了重要会议。
然后,他受命再次出发,秘密北上,目的地是他曾经求学过的苏联,任务是向世界赤色革命的最高领导机构第三国际汇报中国农民土地革命的成果和教训。
为了安全,党组织决定,避开敌人严密控制的重点城区,启用沿线最有力的秘密力量,保障迟林飞的北上赴苏联成功。
迟林飞北上未成,一头扎进了国民政府布下的网中。
夏秋民黎之虎姜贵一行,抄近路到达江边一小渡口,上了停放在那里的汽船。
然后顺水直下,过瓜县不停,过四方县不停,过洎江还不停,直达省城!
到省城后,黎之虎姜贵带人抬了那侦辑队员尸体,下船乘车回洎江。
夏秋民和他带的人,在船上未动。
又上来十二名全副武装的国民革命军行营卫队队员。
夏秋民下令:“船,直发南京!”
迟林飞被钉上沉重的铁镣,投进了南京军人监狱的死牢里。
又过了三四天,正为他一行人失踪焦急的赤色党人,才从顺向逆向,多方打听到了他的失踪过程和下落。
这时候,国民党人也已经通知了迟林飞的富有父亲和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