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3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6月2日,广州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游行示威,表示对上海民众的支持。
6月上旬,中国共产党派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宣传部部长邓中夏等人,前往香港,与苏兆征一起组织香港工人罢工。
6月13日,全国总工会为组织省港罢工委员会发布通知,并在广州设立省港罢工委员会临时办事处。
6月15日,中共广东区委发表《告广东人民书》,号召广东各界一致行动,与上海工人阶级共同抗击帝国主义。
香港工人团体:组成了以苏兆征为主席,邓中夏为副主席、总顾问的全港工人团联合会。
6月中旬,邓中夏召集香港各个工会,举行全港工团联席会议。
决定举行大罢工,并提出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6项要求。
6月19日,海员、电车、印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码头、洋务、煤炭、建筑、服务业工人相继响应。
罢工发生之后,香港和英国当局发布了戒严令、禁止粮食出口令、禁止金银圆纸币出口令,并命令全体海军和陆战队登陆。
15天内,参加罢工的工会祖宗就有几十个,罢工人数达到25万人。
香港罢工人纷纷离开香港,返回广州,每天有两三千人。
香港工人罢工得到了广东革命政府的支持,他们妥善解决了罢工工人的食宿问题。
6月21日,广州沙面租界3000多名洋务工人,罢工退出租界,组织成立了沙面中国工人援助上海惨案罢工委员会。
广州英国、日本、美国洋行的工人,也实行了罢工。
6月23日,广州工人、郊区农民、学生、商界、黄埔军校学生军等约10万人,为了声援上海人民和香港工人,便在东校场举行了盛大的示威游行。
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人周恩来、陈延年等人,也参加了群众游行。
游行队伍经过沙基路的时候,突然遭到沙面租界的英法军警扫射。
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当场打死50多人,重伤170多人,轻伤无数,制造了“沙基惨案”。
6月27日,广东各界召开代表大会,通过了“经济封锁、援助省港罢工工人”等决议。
7月6日,成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省港罢工委员会。
大会一共有800多名代表,罢工委员会委员13名,苏兆征为委员长,廖仲恺、邓中夏等人为顾问。
下设干事局、财政委员会等机构,由2000名工人组成的纠察队。
罢工初期,工人封锁香港和沙面租界,禁止粮食外流,扣押走私物资,严厉抵制英国商品。
使香港交通瘫痪,商业停滞,成为“饿港”和“死港”,沉重打击了香港和英国当局的政治和经济。
可以说,这是一次反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的政治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持续了1年零4个月,是当时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最长的一次罢工。
它沉重打击了英国帝国主义,再次展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