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冯二九第二天起早就骑车去社区的兽用药店买药。他要买一些常用的药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冯二九在药店老板的推荐下,买了一些治疗羊子拉肚子的泻立停,退高烧的病毒灵水剂和青霉素,以及一些消炎的双氧水,等等。另外还买了两套打针用的针头和注射器。冯二九之前见过村里的防疫员给猪打过针,当时自己没事,还被喊去帮他揪起猪哩。
冯二九觉得这养羊,不仅仅是早上把羊放出去,下午把羊收回来就完事了,自己还得要自学一些治病的技术。于是,在药店老板的极力推荐和忽悠下,冯二九买下了一本羊病综合防治大全和一本彩图版的中草药大全的书籍。为什么会说是被忽悠呢?就冯二九读过的那点微不足道的书,不太能够让他读得懂书里的内容。但冯二九想的是,自己看不懂,可以找人帮忙看嘛,将来瑶瑶识字了也可以帮忙看。
冯二九买好东西后,在粉店里吃了一碗粉就回家。今天是第一天放羊,所以今天早上冯二九出来得早。耐村这边的人出来买东西,都喜欢吃一碗粉再回家。有时候不知道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出来办事的,还是出来吃粉的,就像小时候为了吃上一碗粉,特意去赶一次场。
冯二九回到家时,已经是九点过了。母亲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农村人吃饭一般都吃得早。冯二九吃上两碗饭,喊上妻子幺妹跟着一起去放羊。不跟着去放羊,让她在家干嘛呢?一天活也不干,这家晃一下,那家逛一下,那么大一个人了,整天无所事事的。跟着一起去放羊,也能多个帮手,万一真有点什么意外,在山坡上也能有个照应。耐村这边是岩(ai)山,大坑比较多。
冯二九背上一个单肩斜挎包,把今早买的那本彩图版的中草药书装进包里,再放上一大瓶水,就和幺妹一起去放羊了。背上背后的冯二九,像是一个收水费的抄表员。
把羊赶上路后,冯二九发现自己捡回来的那条狗——小财,竟然会主动去帮忙赶羊,这让冯二九觉得很稀奇,难不成是条会放羊的狗?看来不只是条只会吃饭的狗啊。
冯二九看出小财有放羊的潜力,立即决定每天都把它带上,跟自己上坡,他要好好训练一下。冯二九在电视上看到警察训练的警犬,如果训练得好的话,有时候甚至比人好用。这样一想,冯二九看着小财的眼神都放光了。小财看到冯二九这眼神,害怕地夹起尾巴就往前跑去。
真是个危险的家伙啊!
以前冯二九就是放个牛,一个人撵起来轻轻松松,这次两个人撵四十多只羊,手忙脚乱的。不是这只羊不跟路走,就是那只羊特立独行的,而且一路走来,不知在路上拉了多少羊屎。冯二九回头看去,像是花生米撒落在地上一样,某个路段密密麻麻的,某个路段稀稀疏疏,看得冯二九直摇头叹气,这要是村里喊自己把这些羊屎扫干净,那得够自己喝一壶的。
另外,冯二九觉得这羊子的味道太重了,凡是路过的地方,都留有一股羊子特有的味。特别是那两头公羊,一路上哞哞地叫个不停,一路上都在想办法爬上母羊的屁股。
第一次放羊的冯二九,用心地观察着这群黑山羊的一举一动,充满了好奇,一切都是那么地有新鲜感。幺妹看到有羊子不跟群的时候,就会吁吁地吼着。一听到冯二九和幺妹发出吁吁的吼声,小财就会跑上前去冲那只不合群的羊汪汪地狂吠。
冯二九看到小财如此机灵,心想这以前是不是太浪费小财的放羊天赋了,看来得回去好好查查它的三代,搞不好还真是一个好品种的狗。
一路走来,中途也有人跟冯二九打招呼,都是一些客套的话,冯二九都一一地客套回去。
冯二九始终坚持坚信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没过一会儿,冯二九两人就把羊赶到地点了。两人坐在一块大石板上休息。幺妹躺在石板上,小财在坡上跑来跑去的,像一条脱缰的野狗,高兴得不得了,汪汪地叫着,哎,就随它去吧。冯二九拿出那本彩图版的中草药书来翻看。
这本书足足有三百九十多页,冯二九一页一页的翻着,书上有些草药是他认识的。
冯二九的曾祖父是一个帮别人治丧的先生,也懂得一些民间偏方。家里的柜子里都还存放有一些书籍,全是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誊写在白纸上,并且拿针线缝边装订好的。
原本留下的书还要多,只是有一年下大暴雨,屋里进水,当时书是放在地上的,等到冯二九父亲发现时,部分已经被水泡烂了,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了,但也还有能够体现出以前老一辈所从事的行业的那么几本书籍。
冯二九记得父亲曾跟他提到过,曾祖父想让他跟着他学治丧的那身本领,父亲则跟曾祖父说,学这些没有用,于是就去学杀猪,做牛生意了,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成了个酒鬼,就导致家里穷得响叮当。虽说父亲没有跟着曾祖父学,但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或多或少是会的,即使不会,也是知道流程的,知道有那么回事。
在农村,有两种职业是深受大家尊敬的,一种是在单位上班的,一种就是治丧的阴阳先生。大家对这两种人的话深信不疑。
冯二九在家翻箱倒柜的时候,翻到过给死人超度的书,以及有一本书名直接叫药书的书籍,里面全是一些民间治病偏方,好多都是用淘米水来一起兑着吃的。
父亲也曾教自己认过一些草药,像人拉肚子的话,可以去路边找一种民间叫“路边色”的草药的根茎,切碎后,直接吃,两天内绝对不再拉肚子。冯二九拉肚子的时候,都是自己去找这种药来吃,每次都能吃好。
冯二九起身,在旁边逮到一根草,就在书上翻,看书上有没有这种草。在幺妹的眼里,他的这种行为像是一个神经病一样,但也跟着一起看。就这样,两个学龄加起来都没超过小学六年制的人,竟一本正经地研究起药书来。
冯二九和幺妹连续看了好几种草,都没在书上找到相对应的介绍内容。
冯二九皱皱眉头,忽然觉得是哪里不对。他抬头看山坡上,羊子都还在吃草,整个小山坡都是羊子,但他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东西,一时想不起来,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
冯二九看了看幺妹,又看了看放羊的山坡,脑袋顿时像是被大师开光了一样,猛然想起,他妈的,小财去哪了,好一会儿没听到它的叫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