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后,宣传各种新思想的社团和刊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20年,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于是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先后在各地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各小组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7月23日晚20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开幕。
除了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之外,还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除此之外,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因为他未能出席,因此推荐张国涛主持会议,毛泽东和周佛海为记录。
7月30日晚,一名陌生人突然闯入会场,声称要找“社联的王主席”。
他看了看会场上的代表们,说自己找错地方了,便匆匆离开了。
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警觉,代表们迅速撤离了会场。
十分钟后,一支警卫队悄悄地包围了这里。
士兵们在楼上和楼下搜查了两个多小时,没有搜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就骂骂咧咧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代表们分成两批,装作游客去浙江嘉兴,继续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开会。
这次南湖会议,马林、尼科尔斯基等人没有来参加。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组织工人阶级,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引导工人运动朝着党的正确方向发展。
决议最后规定,中央委员会应定期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
7月31日下午,大会闭幕。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推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涛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宣布正式成立。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举行625号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鉴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遭到法国巡捕破坏的教训,“二大”采取了更加严格的保密措施。
大会决定以小组会议为主,尽量减少全体会议的次数,每次会议都要更改地址。
这次会议一共举行了8天,全体会议举行了3次。
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局向会议做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报告。
张国焘报告了远东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劳动会议的经历。
施存统报告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
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理论、远东大会的精神,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
讨论了党的任务,并通过了九项决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外选出了三名候补执行委员。
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大议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会议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其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根除私有财产制度,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是党的最高纲领。
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了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目标。
第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第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第三:统一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未来。
它指出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计划。
指出了中国各个民族革命斗争的方向,对我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那以后,中国有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工农阶级走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