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疑惑
书名:陈史 作者:安铜 本章字数:5281字 发布时间:2021-02-22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学府中风平浪静。


刘定山好像没发过任何事情一样,也没有人再去跟陈隶提起“拜学长”一事,日子就这样渐渐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期间,太保姬凤山老师来过几次,讲学和检查学子们的成绩,对陈隶也同旁人一样,除了刚入学的时候对陈隶表现过满意之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隶一点也看不出这位老师对自己的好恶来。


魏宣找过陈隶几次,不过却没有询问过那天刘定山挡门之事。对这一点,陈隶知道,这件事情,大家当时出乎意料之下,难免大吃一惊,但过后很快就会明白过来。


但是,他们肯定会认为是自己的赐童出手。


对于这种误会,陈隶没有解释的兴趣。


小翣的修行摆在那里,可以说在一帮赐童中间鹤立鸡群,不是她出手,别家的赐童既没有出手的必要;也没有神不知鬼不觉的定住刘学长的能耐。


大家都心知肚明,你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让陈隶意外的是,接连几天过去了,小翣也没有让自己认那个出手相助小丫头,不知道自家的这位小对头是不是信口开河,还是故意在吊人胃口。


反正自己是小翣手下的常败将军,陈隶也是虱子多了不痒,早已是练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脸皮大法了,忍了几日,终于开口向小翣询问。


不料小翣听见太子问话,连声冷笑都欠奉,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后来一直也没有看见那位小丫头了。”


两人做了这么久的对头,彼此间的了解还是有一些的,陈隶对小翣的话一直是毫不怀疑的。


“会不会是你看错了?”陈隶不死心的问道。


这回小翣就没那么好说话了,直接“嗤”地笑了一声,懒得回答小伯爵的蠢想法。


陈隶没法了,只好看着小翣,好言问道:“那你说,你和那个小丫头,谁厉害一些?”


小翣偏着头,想了一会才道:“一开始也没注意到那小丫头,不过看后来的出手,估计跟我差不多少。”


想了想,额外补充道:“反正要比你高好几级。”


陈隶向来抗打击能力出色,而且也很深得躲闪精髓,于是闭了口,开始想自己的事情来。


每日去太学府求学,剩下的半日带着憨憨在自家的府上闲逛,按照惠姨和陈将的要求,伯爵府大门一步不出,晚上则继续修炼。


终于在半月后,陈隶升到养气境,炼气期第五级。


修炼顺利的事情,惠姨总是高兴的,虽然黑环的阴影挥之不去,不过目前看来都还一切正常,无论是陈隶的修行,还是目前伯爵府内外。


自从开府那日,太傅刘鉴的玄孙刘定山来闹过一次后,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了,也不知道是苏无定他们恪尽职守,加强了守备地效果;还是魏国大臣下了相关的命令。


陈隶和魏宣等学子间的小小同盟内,大家继续相互走动着,而且和其他同学,慢慢的也有了点交往,毕竟都是半大孩子,谁也没有那些隔夜的仇。


很快地大家都认识了,连同各自的赐童在内。


那日在小翣哪里讨了个没趣后,陈隶也就没再问当天出手相助的小丫头一事,而小翣也好像忘记了一般,没有提过此事了。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日之事就没发生过一样。


大家的记忆遗忘的很快,只有刘定山没那么容易忘记。


那天回太傅府后,他没向其他任何人提起过此事,因为事情很明白,自己技不如人,被人暗算了。


一段时间后,太学府中恢复到往常的状态。


要是说这帮学子中,有谁是刘定山惹不得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两位:当今魏国的二太子成殇和三太子成鸿逸。


一个今年十三岁,一个十一岁,二太子文质彬彬,没有修行,三太子成鸿逸炼气期五级,和陈隶相同进度。


太子自然在学府中自成一脉,这两兄弟平日里也不怎么和其他学子玩耍,但也并无帝王后代的盛气凌人。


成殇待人和谐,而成鸿逸则显得有些冷淡,不太好亲近的样子。


一段时间下来,陈隶和二太子成殇也熟识起来。因为年龄大,入学早,在这帮学子间,成殇的功课是最好的,陈隶经常主动去向二太子讨教,一来二去之下,两人聊得颇为投机。


魏王成汤共有四位太子和一个女儿,大太子十八岁,早已出学了。五太子今年只有两岁,还有一个四公主,今年九岁。


按例,女子是不入学府的,所以这帮学子都是半大小子。除去身份显赫的太子两人外,其他王公大臣的子孙彼此间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一日刚散学,魏宣就找到陈隶,有点神秘兮兮的说道:“听说了没有?”


陈隶听见他没头没脑的问话,没好气的回道:“听说了什么?你怎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魏宣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先嘿嘿一笑,道:“根据我爷爷的说法,下个月就要举行武选大会。”


“什么是武选?”陈隶还没听明白。


见陈隶不懂,魏宣就好为人师的摆出一副老学究的样子来。


不料二太子成殇正好听到魏宣的话,微微一笑,插口道:“就是让人比武较量,朝廷会从中招收成绩优异者,授予官职。”


魏宣架势没摆起来就泄了气,不过他可不敢给二太子脸色看,不免有点悻悻的接上话头:“这武选是专门针对修行中人的。”


陈隶还是不太明白,就问魏宣:“那有什么?难道之前没有过武选?”


“那倒也不是,武选十年才有一回,这乃是我魏国的惯例。”魏宣回答道。


修行之人众多,除去修道之心特别坚定,向着那缥缈仙途一条道走到黑的以外,不免有些畏惧修行艰苦的,特别是那些进度不顺,修行前途黯淡的,往往要在自己的年龄和修行前途之间进行选择。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自觉无力继续拼搏的修者,一般会选择出仕,为国家效力,以换取功名,不仅仅是为自己,同时也能为家族和子孙博取个好的出身和环境。


修行人经常自嘲道: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魏宣所说的“武选”就是国家为这些修行人提供的出仕机会。


现在的这方世界,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早已没有了当年八祖建世时的简陋,变成了一个日新月异而又欣欣向荣的世界。


而不知始于何时的修行中人入世,为各个国家,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修行中人身俱法力,这种法力被人研究出了用在农耕和加工上的方法来,带来了极为惊人的效率;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完善和拓展,现在的修行法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类资源,渗透了各行各业,直接带动了这方世界高速的腾飞式发展。


所以对各国来说,愿意放弃独自的个人修行,而选择出仕或入世的修行者,一直都是极为珍贵的人才。


对一国帝王来说,武能掌兵卫国,文能策论国是;对各行各业来说,百姓则早已习惯并离不开修行法力带来的便利了。


综上所述,各国对招收修行中人之事,历来都极为重视,只是招收方式五花八门而已。魏国的惯例是每十年一次的“武选”大会,而陈国也有相关的选取修行人才方式。


这所谓的魏国“武选会”,对陈隶来说,顶多是有个热闹可看罢了;而对魏宣等人来说,这可是难得的盛会。


逢此盛会,除去国家招收走的修者以外,朝中各方大小势力均会招揽中意的修行者,以充足自己的家族或者部门。


现在的状况,报名参加武选会的人往往远多于朝廷需要的人数。法力带来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得到了丰富的物资,丰富的物资有孕育了众多的人口。


各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有根骨者才能修行的限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根骨的来历现在虽然还没人清楚,但是产生的比例还是不变的。


这世间总是那么奇妙,法力来自这方世界的不可知处,在修行者身上运转之后,又回归到了那不可知处。


所以魏宣显得兴致勃勃,而太子殇则淡然处之,自己又不能招揽修行者。


按照魏国律法规定,太子和大臣所能拥有的私人武力极为有限,身为太子,如果私自发展自己的势力,首先为律法所不容,其次也是各国王室大忌。


陈隶心道,这武选会跟自己有个屁的关系,魏国强势,对大陈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好事,届时,自己除了看个热闹外,就是看个热闹。


“魏宣,难道你想自己参加武选会不成?”陈隶看魏宣兴奋的样子,就揶揄了一句。


“哪有王公贵族自己参加武选会的?”魏宣答道,也不知道听没听出来陈隶的嘲讽口气。


成殇慢慢的走开了,陈隶看了看他的身影,问魏宣道:“这武选好看不?”


“好看是当然的,唔……”魏宣说着说着就想了起来:“你现在是魏王封的伯爵身份,按律也有资格招揽府卫的。”


“切,难道魏王会撤回派来的府卫,让我自己招人不成?”陈隶问道,魏王派来的苏无定等护卫已经是满额状态了。


“这个,这个倒是不会。哎哎,不说这个,我是说武选会,”魏宣转移了下话题,继续道:“这次武选会和之前不同,这次参加之人不限国家的。”


“还会有别国之人来参加?”陈隶问道。


“那是当然,你也知道,各国招人方式各异的,比如你陈国,你们怎么招收来着?”


“大都是各级举荐,然后考察一下,没有大问题,那就会被选中。”陈隶回答道。


“你看,你们陈国这种方式就会弊端丛生,是不是?没有身家势力的修者,能得到举荐吗?”


“嗯,这个到也是。”陈隶想起来,暂不论被举荐者是否有后台势力的种种弊端外,举荐人是不是另有居心,这些都不好一概论之。


“所以,我大魏这种选拔方式最为稳妥,修行之人凭什么判定各自的实力?还不是真刀真枪的比上一场,来的更直白?”魏宣看起来对自己国家的选拔制度很是自豪。


正在魏宣说的口沫横飞之际,太史之孙韩康非见这边热闹,也和另外几位小同盟靠近过来。


正巧听到魏宣的最后一句,韩康非不禁开口驳斥道:“我听说每次武选,都有不少实力不济的命丧当场,所以这武选,并未十全十美。”


魏宣显然不赞同,摇摇头道:“修行中人论道,自然是比的真功夫,技不如人,死伤各负。没这点信心和承担,还来参加武选会做啥?”


韩康非并不那么容易被说服,于是道:“我听说还有不少就此结仇,日后定然多生事端。”


“你这是悱恻之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结仇也是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徒生嫉妒罢了。”这理由不算有力,不过背后的含义,魏宣却不好公然宣之于口。


各方势力之间,那也就是个结仇状态,你占着的位置,对某些人来说,就是原罪。


招收彼此间有仇的修行人,怕不是对这些势力来说,反而省了故意为之的功夫。


陈隶渐渐的听得有点不耐烦了,这帮纨绔,平日里被管教的太严了,丝毫找不到乐子,现在知道有机会能看到血肉纷飞的场面,谁家男儿,心中没有点热血之情呢?


魏宣毕竟年幼,遇到这武选会,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其实他所知甚少,有武选会,当然会有文选会,用以选拔那些不以武力见长的修者。


“你两别争了”,陈隶插口道:“这武选还有其他的有意思的地方不?”


魏宣想了想,道:“你别说,还真有,这次武选,除了不禁魏国之外的修者参加,还有这次虚位以待的大小职位数量多、官职高。”


“机会再好,尔等也上不了场的。”陈隶不无讽刺的说道。


这一说,魏宣等人有点沉默,确实,无论是身份还是自家的修为,哪有参加的机会?


沉默之中,旁边忽然传来一句话:“既然不能登那武选会,那我等自己也搞个比试如何?”


众人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不知何时靠近来刘定山,顿时口中都“嘘”了一声。


“你已经练气六级,我等之中还有练气二级的,这种比试,莫非是头脑有病?”陈隶毫不客气,张口就骂。


刘定山看着陈隶,自从上次骑在大门上骂了这家伙一次,再没遇见什么好机会了,这小子滑溜的很。


“我见你现在已经练气五级,是不是?”刘定山也不生气,反问道。


“你是要等我修炼赶上你,然后和我比上一场?”陈隶问道。


“笑话,等你修行上来?你要是此生都练不到六级,我岂不是没有教训你的机会了?”


“刘定山,别给脸不要脸,本爵爷宽宏大量,上次无故闯府的事情我已经不追究了。”陈隶顿了顿,不给刘定山插嘴说话的机会,紧接着继续说道:“你要跟我比武,于情于理皆不合,你莫要不知好歹,把本爵爷好心当做驴肝肺。”


“哦?就算我修为比你高,找你比武那是欺负与你,这于理一话又从何说起?”刘定山不会傻傻的往陈隶话里钻。


“刘定山,你是真傻还在装傻?”


“不要东扯西绕的,什么傻不傻的?”


“好,既然你这么不识抬举,那今天,本爵爷就好叫你明白,”说着,陈隶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先指了指自己,“我是什么身份?”


“来魏国前,我贵为陈国太子,来魏国后,被魏王当庭封爵,赐我伯爵府,赏我领朝奉;”


“结交有重臣,往来皆王公,吾乃是魏国四等伯爵!”


陈隶又将指头点向刘定山,继续道:“你又是何身份?有何官职?爵至何位?”


这时旁边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感觉不对,立刻又止住了。


“难道贵国爵位仅仅就是个称号而已,如尔等这样的白身之人见到本爵爷,连点礼节都欠奉的?这又是哪国的规矩?”


“这些暂且不论,如今你居然还要找我比试?谁给你的勇气?”


“听明白没?不懂规矩可以学,不知轻重可以教,想找本爵爷比武,先去讨份朝廷之令再来说话。”


太傅刘鉴如今活跃于朝廷,连自己的老子都还龙精虎猛,世袭的爵位还不知道那年才能传到自己这里来;想要官职,那除非朝廷有另外论功行赏,可是连个太学府还没出的稚齿小儿,哪里来的功可赏?


这话平日里不说出,大家也都熟视无睹,太学府内皆为学子,君不见,连魏国两位太子进学时都安分守己吗?有谁拿自己身份说话的?都这样,那大家之间还相互打不打交道了?


可陈隶偏偏要以势压人,还说的理直气壮,口沫横飞的。


这话说的明白了,谁也没办法开口驳斥,小伯爵的话句句是真,字字有理。


朝廷大臣、王候之间从未有私下比武较量的先例,更别说陈隶还是位实打实的伯爵,一介白身,公然去找王候比武角力,这是要滑天下之大稽吗?


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说话,不仅刘定山在那张口结舌,连魏宣等人也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这位口舌之利,远胜于他自己那练气五级的修行功力啊。


这样,话就没法继续说下去了,陈隶也不为己堪,在众人的沉默中,转身打道回府。


回到府中,将武选会的事情告诉了陈将。


陈将对武选会是了解的,但是对着这次武选会对各国修士开放之举,有点疑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陈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