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源城下,京师的七万人扎营过夜。
与大军一起的还有少郡一行十四人,这也是真金默许的,除了捐粮食的原因,还因为,两天来这些来自柏杨淀村人的水下功夫,那些抓钩绳就是为水下布阵用的,简直就是一支胜过水军的奇兵。
夜幕下的营帐,点点烛火遍布平原沃野,原本该是盛世繁华,农耕忙碌的时候,却鲜少见城中喧嚣,农田耕作,大多水田都还空着。人都去哪儿了?
在九源城城主府,北路军指挥使呼和托,副指挥查河与京师的几位将领已经吵了许久,谁都不让。
京师一到这里,就知道了北路军的镇压手段,整个九源内地被清缴的干干净净。三城的人已经被城主带走一大半,剩下的逃往内地,被北路军抓回九源城关押,加上后来平息骚乱中抓的人,足有六万之多。
眼下运河被禁,整个江北粮食紧缺,这些人一日只给一碗稀粥活着,还被骂做叛贼,蛀虫,每日都要杀一些试图逃跑的人。
“这是草菅人命!”
一向从不顾虑这些的真金实在也是看不下去,拍着桌子发怒:“说他们都是背叛圣元,你有什么证据,至少他们是往北逃。叛军就在昭关,他们为什么不去?”
“是因为叛军不收,你以为这么多人都不是带嘴的,要吃多少粮食,你有数吗?皇上下令控制北上难民,就地安置,还要维护治安,放出去根本就无法掌控,能怎么办?”
“那你们要关到何时,昭关、九襄都被叛军占领,下游的运河也被叛军封锁,江北的生活秩序已经乱了,这里是粮食主要产地,今春不种,秋天吃什么?靠朝廷赈灾么,战争已经让圣元负担不起了!难道你指望杀难民解决?”
赫英的话让对方也无语:“那怎么办?”
“怎么办,放着五万军队欺负百姓,不去攻城,朝廷的粮食就是白吃的吗?”
真金不满,北路军的不作为已经让江北三万军队五百艘船只落入叛军的掌控下,其中战船二百艘已开至南岸。
圣元军本就在水军上弱势,百年来的统一削弱了水军的战力。哪比得上当年景家分裂的五国中,南屿和殷魏的水军。
呼和托急了:“谁说我们不打,我们四万人已经包围了九襄,截断了城中两万叛军主力的外援,你也知道,当年打九襄时有多难打,我不能让我的兵继续强攻,白去送死。你行,你去攻城试试!”
“攻就攻,这些人本就是圣元的怂包,怕他不成。”
真金被呼和托激的脑子一热,起身叫着属下就走。
看子玉使眼色,赫英一把拉住真金道:“统领莫急,我们赶来的时候,有些伤病还未恢复。休整一日再开战。”
子玉也道:“九襄易守难攻,只要能困住大多数的叛军就好。不如先攻昭关,九襄若是支援,呼和将军就打援。若不支援,那就直接断了他们去南岸的退路,逼他们再降了圣元,我们缺的是水军。”
宗霖接着说道:“你说的这计划好,早先因为呼和将军缺人手,无法分兵打昭关,我们修整一日就可以进宫昭关了,大统领觉得可行?”
真金这个人以前也嫉妒过子玉,但京都平叛后就释然了。现在子玉连王爷的爵位和这次的兵权都不要,他要嫉妒也只能是嫉妒子玉的报国大义和淡泊权势了。皇上也格外嘱咐过,这次出征要多尊重赫连的建议。
他想了一下,同意了两人的建议,对呼和道:“刚才是我心急了,说话不中听,多担待。这九襄和两万叛军就交给呼和将军了,我们去攻昭关。”
子玉又插了句话:“趁着大统领和呼和将军都在,子玉有个想法,请两位将军允准。这九源城和里面的百姓是否交给子玉处理,子玉只需要两千人即可。”
“这九源就是个大麻烦,城主和一帮子有钱有威望的人都跑去南岸,就剩些饿极了的百姓,说实在的,只要有把刀能出城,都是做土匪的料,你有办法?”
呼和不相信似的看着子玉。
“试试,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地多土肥的,也白搁着不长米。”
宗霖猜到子玉的主意是打到凤姑娘那里了,便道:“试试也行,能给军队去点累赘。”
呼和是赞成,这个难题扔给京师,他何乐不为。
真金点头同意,答应明日让子玉来和呼和交接。然后拽着子玉就走,说今晚就制订出攻打昭关的计划,订不好就不让他回去睡觉。赫英和宗霖在后面跟着,知道真金是怕明日子玉接了九源就没空考虑昭关的事了,也不明说,也跟着去了真金的营帐。
深夜,子玉从真金那里回来,悄悄走到少郡帐篷前,远看着里面有灯烛的光亮,走到几步远时,灯火灭了,他无奈站了会儿转身回了自己营帐。
天还未亮,也就睡了一个时辰的子玉,再次走到少郡帐篷前,这次是直接叫的她名字。
少郡也早就醒了,她大睁着眼望着帐篷顶想事,听见子玉叫,忙起身披衣。刚简单系好带子,子玉就走了进来。
少郡想了一宿也急于要问,所以一张嘴和子玉同时道:“九源--”
两人都笑了。
子玉一摆手:“你说。”
“我是问九源的情况,你有什么打算,是不是需要我帮忙?”
子玉笑了:“你知道我要找你?”
“猜的,平时都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战时有粮能使磨推鬼。是不是。”
“是,但不是只要粮,还要你帮忙,我揽了这个差事。如今军队缺后勤,地方政务瘫痪了,大片农田撂了一半。九源那些人不能白养着,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这步棋走活。”
少郡也笑道:“聘我做地方官?”
“不是聘,是请你做我军需官,你出粮,出脑子,出人才,我出力出人。一个月期限,怎么样?”
“行,你有多少兵?”
“两千,够吗?”
“嗯。”少郡开始合计了。
两人走出营帐,少郡这边开始做早饭了。她一拉子玉:“在这里吃吧,我让人给你弄好吃的。”
没过多久,一大锅火腿肉粥,曲曲菜烤饼香喷喷的分了个干净。少郡给子玉端来一大碗粥,两个烤饼,粥里还有两个软软的荷包蛋。
子玉心理一热,看看周围。
“别看,他们没鸡蛋,我是在宜汀时存的,不多,给你留的。”她说着拍拍胸口,在天地珠里。
依着子玉此时心情,比在京城锦衣玉食的时候幸福多了。
他小心翼翼的咬着菜饼,把一个鸡蛋夹到少郡碗里:“一起吃。”
少郡瞅着他笑:“以前也没见你这么细嚼慢咽的,今日这饭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因为是你给的饭,所以要慢慢品,吃快了那叫牛嚼牡丹。”
“你这人也学会贫嘴了,巴巴的一早过来,就是为了说闲话?,你心里是不是对九源已经有了章程?”
“初步想,先拿出七天的口粮,整顿这帮人,匠人、农人、当过兵的,分类使用,让他们明白,不劳而获是永远吃不饱,作恶的战时从严发落,叛逃者一律死罪。”
“没想太多,走一步看一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江北这片地方尽快恢复正常的秩序,不会继续引发内地的恐慌。”
赫英独身一人走了过来,与子玉少郡见礼。
“赫监军用过早饭了?”少郡客气问道。
“用过了,刚才见孟将军在找你,我想你也许在凤姑娘这里。”赫英十分客气的回答少郡,又对子玉传话。
子玉喝完最后一口粥,对少郡道:“我去去就来,等会儿一起进城办交接。”
剩下少郡和赫英两人,怔愣片刻,赫英才笑道:“真好,这样的结果最好。”
“抱歉,让你们担心了。都还好吧?”
赫英知道她指的什么,说道:“放心,都好,除了你知道的,都过去了,一切会好的。就是有事,我会照看。你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天高海阔的自由,如今已实现,我为你高兴。”
“赫英,我们不止是同年、同僚,还是朋友,也希望你一切安好。”
“不止,在这里我们还是同泽同袍,换了个战场并肩作战。”
“嗯,是的,”少郡心里感概万千,这仗从出了闺阁到朝堂,一直打到战场,自己是有幸呢还是不幸。
她的眼眸有些湿润:“那就各自保重,为国为家为自己,争取活着!”
饭后不久,子玉就回来了,京师七万人也已经在集结。
他们本是想再休整一日,但是事情有变,提前开拔了。军情千变万化,少郡也不多问。
由北路军指挥使呼和托陪着,子玉、少郡等人进了九源城。
一行人里有两千丁一亲自挑选的士兵,除了柏杨淀的人,就是王允了,今日他换了一身庄重高档的绸缎衣服,顿时身份也长了起来,目前是军政临时聘请的九源城总管刘允。
今早少郡找他才说了此事,这管理钱粮,人事,结交三教九流,非他莫属。当然他也不是多靠谱,可在这些人里,也就只有他了。
他一听就怵头,这都是处理不落好,可能还要命的差事。
少郡一句话,他不敢不接了,少郡说你可是朝廷的罪人,如今落在圣元军手里,不拿出点本事,还想脱罪?
“王允,本姑娘可是一言九鼎,三月后放人,你要在这期间耍滑头,你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厉害,大江南北东西来去自由,哪里都能找到你家眷。”
于是王允只好乖乖的来当这里的大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