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用歌声,唤来了帝王的注意。像一张大网,束住了他的心,那心里装的,是那歌中的女子。
女子曼妙的舞姿,一点一点的跳进了帝王的心,惊的他再难把持住。殊不知,这女子出现在他面前,像一个诱物,让他心甘情愿的沉沦其中。
他站起身来,离开了象征着权利与至高无上的御座,朝着女子的方向走去,迷离的眼中除了眼前那张高贵而凛然的脸,便再无其他。
他忘却了眼前女子的身份,只记得女子美得惊人。也让他忘却了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设计,女子那张脸,消减了那一份谄媚的意味,让帝王觉得,那只不过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她的名字翻遍史书也未曾知晓,就连她的生卒年月都不祥。可就是这样的女子,在平民家庭中出生的她,会娉婷袅娜的走进最威严的宫殿中,成为大汉天子的心头宝。
绝色的美人,被她的哥哥李延年亲手送上帝王的床榻上,那婉转娇媚又清新如露珠般的声音,使得帝王无比怜惜。
她进位夫人后,便宠冠后宫,生下了一个儿子,封了昌邑王。她的家族由此兴盛。
对于帝王来说,这样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绝色的美人并不长命,不经意间染了病,就是名医圣手也无法阻挡她不可救药地病入膏肓。
我曾见过多少宫廷中的算计故事,不可避免的曾怀疑过是他人下手之缘故,但历史好像从未垂怜过她这般美人,就连怀疑都找不到一丝线索和踪迹。
不得不叹息一句佳人薄命。
她染病后,还只能撑着,为了孩子和家族,谋划着一切。无疑是加剧了她病入膏肓的时辰。
家世寒微的她,无法比拟废后陈阿娇,就连她的两个哥哥,都不同于卫皇后的兄弟卫青,她只能咬着牙,细细筹谋。
他们不能征不善战,巧言令色下除了度歌制曲外,便毫无让帝王倚靠的才能。
他们将自己送上这条富贵之路,为的还是那荣华,既享受便再难回到过去的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她想过,人死如灯灭,帝王便会逐渐淡忘他们之间的情谊,将目光转向新的美人身上,会被后来的人所替代。
她必须要留下最美好最长久的印象,种在他的心里,以此来换取长久的眷顾。
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落入泥里的清丽之花,终有日会被踩在脚下,慢慢忘却,若能在心底里种下那永恒之花,天长日久下那一份泪会浇灌得更为鲜艳。
任由帝王的千呼万唤,她始终避而不见。
克制住作为一个病人,在病危前需要的情感表达,克制住自己的软弱,眼泪,只以被覆面,独自承担那份临死前的惶恐凄凉。
用最冷静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她蒙着被说着这番话,任凭帝王如何哀求,都不肯见。
她病中容颜憔悴,自是不可比拟于容光焕发之时,她从不想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在汉武帝面前。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她是懂得这份道理的,所以从一开始便拒绝了掀开自己容颜的面纱,她想要将最美好的一面,深深刻进汉武帝的心里。
这是帝王,与李夫人之间的一次较量。帝王未曾如愿见到美人临死前的模样,曾经的那惊鸿绝艳之色,却越发的清晰可见。
在她死后,她的哥哥李广利成为了贰师将军,封海西侯。李延年成为了协律都尉。
最终是她赢了帝王,即使她死后,汉武帝身边拥有许多的美人 ,经历了那么多的离散,唯独只对她思念甚笃。
哀苦如丧妻的文士,做了许多诗文,还叫方士招魂。他悲叹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旁人看得清李夫人的心思,这一切都是她冷静排布的结果,深在其中的帝王,或许明白却也只能顺着她的意,心甘情愿的跳进这般的陷阱里。
这一张大网,束住了帝王的心,再也出不来。
汉武帝刘彻一生中有四位皇后,李夫人在死后是以皇后之礼安葬的,等刘彻驾崩,李夫人被追加尊号孝武皇后。
生时只为夫人,死后为皇后。看起来貌似略微有些可惜,实则不然。
她出现时,刘彻正是春秋鼎盛,一生中感情最稳健的时期。不论是青梅竹马的陈阿娇,还是以歌女进幸的卫子夫,还是活到晚年的钩戈夫人,都从未赢过刘彻,只有她,这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得到过帝王全心的恩爱后,又果断的离去,连一丝怨怼都无。还免去了红颜祸水的猜忌和尴尬,在最后一刻还算计着帝王。
她得到了所有,虽然是用自己的命得来的,但终究细算下,是不亏的。
可惜的是,她的家人,她的后人,都没有如愿的按照她想要的结果去走,不遗余力的破坏着让事情变得愈加混乱和糟糕。
他们都没有李夫人的智慧与力量。
李夫人是刘彻心底的白月光,乍然得到后,情谊正浓,还未缓过神来,佳人便飘然而去。
得到后又失去,在她的算计下,活着的人终究是比不过死去的人。
活着的人会经历漫长的岁月,占据着美好的时光,看着自己一点点衰败,最终淹没在人海里。而死去的人,永远保持着最美好的容貌,成了心中永恒之花,在眼泪的浇灌下,越发鲜艳明亮。
像那触摸不到的白月光,高高挂在夜空中,怎么也抓不住,只能时时刻刻惦念着。
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人们赞赏着他难得的深情,忘却了她心酸下的坚决,只道着,还不如不曾遇到她这般美人。
但终究是,无人可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