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小排字工
书名:正当柳絮纷飞时 作者:六朝六六六 本章字数:3352字 发布时间:2021-02-26

春霖去上海投奔的老同学名叫李家琪,他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念高中而是到上海帮他的叔叔和婶婶打理一家小杂货铺。老同学见面自然十分欢喜,春霖就在那儿住下了。白吃白住地过了一个星期,李家琪倒是不在乎没什么,但他的婶婶便不太高兴了。

一天吃饭的时候李大婶不断地抱怨着生意难做,说要把房子租出去一间补贴家用。春霖听出了话中有话,可又不抹不下面子回江州向父亲服软。饭后家琪与他商议道:“你学历这么高,在上海找份工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两人一起翻了翻报纸,招聘启事挺多的,凭着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可以在公司或者洋行可以找份薪水不低的文员职位。

第二天开始春霖便拿着报纸一家家地上门询问,可是每当谈得差不多的时候人家就问他要文凭看,他傻眼了因为从江州走得急根本没有把文凭带在身边。

洋行更别提了,负责招聘的人过来就直接问他会哪国的洋文。他向春阳学过一些日文,可那水平是拿不出手的;至于英文就更麻烦了,除了会认识单个的ABC外,组成单词就不认得了。

这时候他又嫉妒承业了,小小的年纪英文就说得那么溜,居然一个人敢飘洋过海去留学。看来只能去工厂做工,虽说做工赚得少了许多,好在春霖心态比较平和也不缺力气。但是一连四、五家工厂跑下来,仍然没人要他。

不是春霖自身不合条件而是没有铺保,因为家琪的叔婶是指望不上的。他们认为春霖应该回江州,一个阔少爷不在家享福却想去做出苦力的工人,那不是吃饱了饭撑得嘛。后来一家工厂的先生告诉他工厂招工一般都是由熟人从家乡带人来,像他这样单枪匹马的即便是进了厂也会受到各方面的欺负而干不长的。

接下来几天春霖一大早就出去在街上乱逛,不愿再与家琪一家人吃早饭,害怕再看到李大婶的白眼。他身上只剩下两、三块大洋了,肚子饿了就在外面胡乱吃一点,混到晚上再偷偷摸摸地回去睡一觉。

这天他溜达到公共租界一幢外观老旧的小楼附近,看见几个人挤在一个门洞前看墙上张贴的一张告示,他闲得无聊也凑了上去。原来这是一则招聘启事,上写:“本报馆招募排字工一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五十岁以下,视力良好、身体健康能适应上夜班;包一顿夜餐,月薪十元,有意者请联系二楼张先生”,落款是晨星报社。

“他们招什么工?”一个人向旁边的人打听道。

“呵呵,若连字都不认得,侬就不用打听了。”旁边有人笑道。

“排字工都要初中毕业还要上夜班,工钱才十块?这也太少了吧。”另外几个人议论了一阵后也摇着脑袋走开了。

只剩下春霖一个人站在那里出神,他想着这次若再没机会的话只有回江州找姐姐春阳想办法了,这应该不算丢面子。

“侬,有兴趣试试伐?”身后一个浑厚的声音探问道。

春霖回头一看,不禁吓了一跳。那人瘦高的身材,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留着分头,眼睛不大却很有神采,两道乌黑的浓眉很是醒目。那相貌和神态竟然与江州的张华生有着七八分的相像,只是嘴唇上没有那一撇小黑胡,年岁也是小了许多,好像不到三十岁。

“您是这家报馆的?”春霖问道。

“是呀。”那人点了点头。

“想试试。我是高中毕业但文凭没带着,至于水平嘛您不嫌麻烦的话可以考考;我也能上夜班,工价十块也能接受但是我没铺保只能找朋友证明。如果这样不行的话那就算了。”春霖做好了被拒绝的心里准备,所以竹筒倒豆子般实话实说了一通。

那人笑了,一只手托住下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后说道:“你应该是毕业没多久吧,家境条件不错,平时还喜欢运动。只是脾气比较倔强,这次跑到上海应该是和家里闹了别扭。”

“您怎么知道,是不是会看相?”春霖又惊讶又佩服。

“差不多,我会观察和推测。首先你套这学生装有七八成新,你还习惯穿着到处跑说明你应该毕业没有多久。”那人指着他的衣服说道。

“哦,这制服很多人都晓得的,”春霖恍然大悟但又一想这特征也太明显了,谁都能蒙出来,于是便又问道,“那么您怎样猜到我家里生活的不错?”

“你面色透着油光,日常没少吃肉;另外你的指甲里一点泥垢也没有,你穿着皮鞋还是注意擦干净的,穷人家的孩子吃饭都成问题,不会像你这样讲究的。”那人笑了笑继续说道。

“您观察得真仔细。”春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又看了看脚上的皮鞋,心想这人的眼光真厉害。

春霖小时候在外面贪玩,经常回家时像个泥猴,父亲没少教训他。要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这一点连溺爱她的母亲和姐姐都是与父亲站在一条战线上的。

那人接着分析道:“你身体这么结实又晒得比较黑但肩膀不平,手上也没有老茧,显然没挑过担子也没干过什么重体力活,只能说明你很喜欢运动。现在学校里体操课一般是篮球、足球最受欢迎,也许你放学后还游泳,对不对?”

“是,都对,我是踢前锋的,跑步、游泳更没说的,但是您又怎么能看出我的脾气性格呢?”春霖连连点头。

“你的头发又粗又硬,动不动就撇着嘴角说话,十有八九是个刺头。你家离上海这么近还要留下做挣钱不多的排字工,说明你现在缺钱,但看你的神情并不是遇到什么大不了的伤心变故,那只能是和家里闹别扭跑出来的。怎么样,有没有说错的地方?”那人颇为得意地问道。

“您太神了,简直就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呀!”春霖完全叹服了。

“哦,读过林琴南翻译的《歇洛克奇案开场》?那说明你文言文水平还行。”那人补充道。

“不对,你怎么可能看出我家离上海不远?”春霖挑出了疑点。

“哈哈,那就更简单了,我能听出你的国语里带着江州的口音,因为我也可以算是江州人,”那人大笑道,“我建议你还是回家吧,和父母能有什么结解不开的?”

“不,您这地方不能用我,我就再去别家问问。”春霖刚才的兴奋被打消了,沮丧地将脚下一块小石子踢出老远。

“好吧,那你先跟我上去吧。”那人想了片刻说道。

 那人让春霖在二楼一间办公室坐下,自己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办公室门口交头接耳了几句,那年纪较大一些的男人有些疑惑地瞥了一眼春霖后小声说道:“这工作可是很辛苦,这种小青年能耐下性子做吗?”

“先试试吧,我们的经费也没多少,现在还缺着人,能抵挡个一、两个月也成呀。”那人答道。

春霖从两人谈话和墙上挂的一些照片了解到这个长得像华生的人叫张国志,是主编;而那个年长一些的男人叫李振民,是社长。

社长同意后,张国志给了几份字迹比较潦草的文稿让春霖念。春霖很快都念了出来,还顺带指出了一些小的笔误。张国志感到非常满意,便让一个文员带他去排字房和印刷车间看看。

之后那文员对春霖说你让那个同学过来给写个证明吧,以后若是有机会再把文凭带过来登个记就行。春霖问报社能否安排地方住,文员请示了张国志后给他安排了个倒班房。

后来春霖才知道这间倒班房是张国志让出来给他的,他这一占用张国志熬了夜班后就只能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将就着休息了。

工作的事情敲定下来了,春霖就给姐姐春阳写了一封信报了平安。不过年轻人还是有些虚荣心,他没有说他在报社做排字工而是说做实习记者。经过简单的培训后,春霖很快就能独立上班了。

他每晚六点半去排字房开工,在字架前左手掌托着手盘并用两根手指夹着文稿,右手则从字架上密如蜂窝般的小格子里拣出铅字,经常一站就是半个通宵。如果记者或者编辑出稿太迟的话,就得等着干耗上整个通宵。好在春霖年轻力壮、精力旺盛,只需要睡一个上午就能完全恢复精气神。

张国志的家乡是驹江县的,而且与张村相邻。到底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怪他与张华生竟然长得这么相像。他的家里是小地主,因自费去东洋留学,父母还卖掉了不少地。可他在日本只呆了不到四年就因受不了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言语和人身侮辱而与他们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没毕业就被赶了回来,连份肄业证都没拿到。

回国以后张国志先后在广东和北京闯荡了一段时间,一年多前才在友人李振民的力邀之下担任了《晨星报》的主编。他是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每天不仅要审阅其他记者采集来的新闻,还要撰写评论,经常一个晚上就要写七、八千字。《晨星报》原本是份发行量不大的小报,但自从他上任后以其对时政敏锐的触觉和犀利的文风,竟然很快使这张报纸在上海滩有了些名气。

春霖见国志每天奋笔疾书很是羡慕,便问他为什么一则短短的新闻就能洋洋洒洒地写出那么长的评论。国志告诉他要多角度看问题,不仅要站在旁观者立场,还得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最后要看思想境界了,这才是最不容易的,要多读读书开拓视野。

“我也读过不少书了,怎么写不出来?”春霖问道。

“呵呵,你那些破案抓人的小说怎么行?”国志说着从书架上拿了几本递了过来。

春霖感激地接下,低头一看突然惊叫道:“我就是为这个与家里吵翻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正当柳絮纷飞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