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异与赤眉大战之时,在洛阳西部,刘秀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翘首以待赤眉入瓮。
赤眉东归共有两条道路:北路必经新安,南路定过宜阳。刘秀于是令破奸将军侯进屯兵新安,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屯兵宜阳。
刘秀对诸将说:“赤眉若走北路,宜阳兵北上新安;赤眉若走南路,新安兵南下宜阳。”
刘秀则亲率主力,大陈戎马,大司马吴汉为前锋,刘秀自领中军,骁骑、武卫分列左右。兵不解甲,马不卸鞍,刀不入鞘,枕戈待旦,严阵以待赤眉。
十余万赤眉大军逃往宜阳,突然看到刘秀所率大军,都非常震惊恐惧。在刘秀与冯异的东西夹击之下,赤眉于是派遣刘恭向刘秀请降。
刘恭叩头说:“盆子率十余万之众投降陛下,陛下将何以待之?”
刘秀面无表情地回答道:“饶你们不死!”
继接见王朗使者之后,刘秀再次表现出了他霸气的一面!刘秀就是这样,很坦诚,但也很诚信,说到做到,决不会先用高官厚禄诱降,然后再杀俘。
两天后,刘盆子和丞相徐宣及以下三十多人,皆裸露臂膀,向刘秀投降,并献出传国玉玺。
赤眉的兵器全部堆积在宜阳城西,和熊耳山一样高。赤眉士兵还有十多万人,早已饿得挣扎于死亡边缘。
刘秀于是命令宜阳军民所有厨房全部“开火”,向赤眉将士供应食物。
第二天,刘秀在洛河边陈列大军,令刘盆子及赤眉将士排队观看。
刘秀身披锃亮铠甲,脚跨白色战马,手执利剑,从数万将士中勒马而出,自信而又坚毅地对樊崇等人说:
“汝等后悔投降吗?我现在就让你们领回各自的将士,拿走自己的兵器,赠送尔等粮草,再让大军送你们归营。等你们摆好军阵之后,我们鸣鼓再战,一决胜负!”
刘秀压抑得太久了!在南阳时,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相继遇难,后来刘玄、朱鲔、李轶又不断逼迫陷害。进入河北后,刘秀先被王朗追杀,宛若丧家之犬,后遭谢躬、流贼之变,历经九死一生。称帝之后,结发妻子无缘后位,西征大军全军覆没,内部诸将接连叛乱。
刘秀那冲天的怒、怨之气长期在内心积聚,无处释放。宜阳大胜就像是一个突破口,突然之间喷薄而出,并迅速转化为冲天的豪迈与王霸之气!甚至还带着一点点嚣张!
徐宣等人连忙叩头道:“我们离开长安后,君臣便已经商议,要归命于陛下。众将士皆是庸碌无能之辈,所以就没有告诉他们。今天能够投降陛下,就像脱离了虎口,回到了慈母的怀抱,欢欣鼓舞,没什么可遗憾的!”
徐宣不愧是赤眉军中的文化人,讲话不打草稿,说谎不会脸红,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像他说的那样,早有投降之意,怎么还会把邓禹打得全军覆没!
不过刘秀没有、也不想揭穿他,便对徐宣说:“你可真是傻子中的聪明人,庸人之中的佼佼者啊!”
刘秀然后又对刘盆子说:“你可知已经犯了死罪吗?”
刘盆子回答道:“臣罪当死,但陛下仁厚,竞怜悯赦免了我,几天来我一直感到非常庆幸!”
刘秀听完哈哈大笑道:“你这个小家伙太狡猾也太聪明了,不过我很高兴,我们老刘家可没有痴呆儿!”
刘秀最后又对赤眉君臣说:
“汝等无道,掳掠财物,残害弱小,上危江山社稷,下污百姓井灶。然而仍有三个优点:
第一,你们攻城无数,显赫一时,但都没有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
第二,立君主能用刘氏宗室(刘盆子),自己并无觊觎帝位之心。
第三,别的叛贼立了君主,在走投无路之时,往往用旧主的首级献媚新主,自以为立了大功,诸位却能让盆子活着来降我!
就此三点,我一定会赦免诸卿,并让你们安享晚年!”
于是刘秀令赤眉诸将与其父母妻子都居住在洛阳,并赐洛阳房产一处,良田二顷。
刘秀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极深,非常看重私德。如果从犯罪学的角度分析,他特别重视犯罪目的和动机,却忽视了犯罪结果。只要忠于君主,孝敬父母,对朋友妻子有义,为了让父母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就算你烧杀抢掠,刘秀也认为是可以饶恕的。
这时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刘秀可以赦免给自己带来巨大伤害的朱鲔和赤眉,却唯独不愿放过李轶!
不久,樊崇、逄安再次谋反,被处死。
杨音在长安时,对刘秀的叔叔刘良有恩,被赐封关内侯。后来他与徐宣回到了乡下,二人皆老死于家中。
谢禄曾杀害刘玄,刘恭为更始报仇,诛杀了谢禄,然后令人绑了自己去狱中请罪。刘秀感叹刘恭忠义,就赦免了刘恭。
刘玄称帝近三年,可能他自己也万万想不到,最后为自己报仇雪恨的、同时也是最忠于自己的人,竟是“仇敌”(刘盆子)的哥哥!
刘秀非常可怜刘盆子,对他赏赐甚厚,并让他担任自己叔叔(赵王刘良)的郎中,刘良也对刘盆子视如己出。后来刘盆子因病失明,刘秀就将荥阳的官地赐给了他,并让他终身享用荥阳的税收!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中间,论仁慈、论修养、论胸怀、论肚量,包括“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在内,没有人能超过刘秀!
赵匡胤虽然善待柴荣后人,也善待其他投降的君主和将领,但其他君主毕竟都没有称帝,况且因为大才子李煜不是主动投降,赵匡胤还给了他一个“违命侯”的羞辱性称号。
其他的皇帝就更不用提了,他们绝不允许“二帝并立”,同时生存于这个世界上。
刘秀则不然,他不仅善待刘盆子,而且善待刘玄的太子及其他家属!仅从这一点来说,其“光武大帝”的称号也实至名归!
宜阳大胜后,刘秀通过玺书慰劳冯异说:“赤眉被击败平定,士吏劳苦,公孙(冯异字公孙)功不可没。虽然开始兵败回谿,然最终在崤底大胜赤眉,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朝廷正在统计诸将功勋,论功行赏,以酬谢将军的大功。”
刘秀不愧是“成语皇帝”,出口成章。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由来。
赤眉东归后,关中就成了权力的真空地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延岑于是占领蓝田,自称武安王,并四处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任命州郡牧守及县令等地方官员,企图长期霸占关中。
与此同时,延岑令部将王歆占据下邽;原更始旧将张邯和公孙守,趁赤眉东归,分别占领了长安和长陵;来不及跟随赤眉东归的角闳、骆延、任良、汝章四位赤眉将领,则分别占据了汧县、盩厔、鄠县、槐里。
关中剩余地区则被当地豪强瓜分:其中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他们都依附于延岑,自称将军,割据一方,多者拥兵数万,少者也有几千人。
赤眉投降后,冯异继续率军西征。冯异一路向西,且战且行,最后屯兵于上林苑中。
如果说赤眉如猛虎,那么延岑、张邯、吕鲔、任良等人就像群狼。对关中百姓来说,他们的悲惨生活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这些割据势力虽然表面上依附于延岑,实际上却明争暗斗,相互攻伐,关中大地在这些人的轮番蹂躏之下,千疮百孔,到处都充斥着刀光剑影。
冯异没有像邓禹那样,主动避开强敌,沿着关中大地的边缘前行,在安定郡和北地郡休养生息。他却像一个睥睨一切、笑傲草原、无所畏惧的孤胆猎人,一头扎进了狼群之中!
现在的冯异要比当年的邓禹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邓禹当时驻军关中北部,远离赤眉,而且还有刘嘉及其他更始旧将等友军,甚至可以从地广人稀的安定、北地、上郡输入粮草。
冯异则不同,由于他孤军深入关中腹地,已经处于延岑、吕鲔等人的四面包围之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更无友军。他必须快速击败敌人,否则,拖的时间久了,最后即使没有战死,也会被困饿致死!
延岑联合张邯、任良等人,率数万大军攻打冯异。
冯异早有准备,一边派军坚守营寨,一边围点打援,围猎延岑援兵和辎重部队,然后又猛击延岑后方,延岑军大败,四散而逃。
冯异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暂时放过其他地方武装,而对延岑紧追不舍。
延岑接连大败,自知不是冯异对手,已无法在关中立足,就率军仓皇而逃。
冯异又令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一路追击,痛打落水狗,在邓晔和于匡的老家兼起兵地析县大败延岑。
延岑部将苏臣率八千余人向汉军投降。延岑被迫率残兵败将,从武关逃回了老家南阳。
延岑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自起兵以来,数次大败,但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满血复活;数次大胜,结果又都是时运不济,功败垂成。三年来,延岑经过无数次的降降反反,在南阳、汉中、陇西、关中转了一大圈,终于又被冯异赶回了出发点南阳!
当时关中大饥,饿殍遍野,一斤黄金仅仅能买五升豆。冯异孤军深入,又被关中割据势力所包围,道路被隔断,粮草无法运达,冯异将士只能用野菜、野果充饥。
延岑败逃后,关中与洛阳之间的道路被打通,刘秀于是派南阳人赵匡率兵援助冯异,并送来了大量粮草。当粮草到达时,冯异将士喜极而泣,山呼万岁!
随着兵食渐盛,冯异立刻率军四面出击,讨伐不听从命令的割据势力。
对于投降和有功之人,冯异大加赏赐,将其将帅送往洛阳,接受天子召见,并解散他们的军队,使他们各归本业;而对于拒不投降的,冯异坚决予以诛杀。几个月后,除吕鲔、张邯、蒋震投降公孙述外,关中皆平。
公孙述称帝后,一直觊觎关中,见冯异东征西讨,占据关中,很快便派大将程焉,率领数万人进驻陈仓,与吕鲔一起抗击冯异。
冯异率军迎击,在陈仓大破程焉、吕鲔联军。
程焉大败南逃,冯异紧咬不放,率军紧随程焉进入秦岭深处,并在箕谷再次打败了他。程焉率领少数残兵狼狈逃往汉中。
冯异于是回师关中,半路再遇吕鲔,冯异随手一巴掌,又把吕鲔打了一个脑震荡,其将士大部分都投降了。
公孙述大怒,又数次派大军入关。冯异见其露头便打,公孙述大军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大败而逃,最后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蜀地,再也不敢与冯异交战。
冯异每攻占一个地方,就任免官吏,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申理冤屈。冯异入关后不到三年,百姓归心,关中大治,成为刘秀攻伐陇西和蜀地最重要的兵源地和物资供应地,为最终打败隗嚣和公孙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西征军的接连大胜,冯异名闻天下,威震关西,百姓于是便称其为“关中王”!但这个称号却成为了,别有用心之人陷害冯异的最好证据!
但功高一定会震主吗?刘秀会听信谗言吗?我们且看刘秀和冯异分别会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