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保路斗争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64字 发布时间:2023-09-06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不断壮大自己国家的实力。


同时,他们也看上了中国的巨大商机。


随着贸易来往,西方国家吸取了中国的利益后,野心越来越大。


经过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等,西方国家也发现中国没有抵抗的能力,只能不断赔款。


而西方国家在战争中,也收获了不少利益。


他们因此决定不放弃中国这块肥肉,于是在发动战争、占领中国领土、获得赔款后,仍然不满足。


恰好当时,清政府正准备修建铁路,可是修建铁路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现在清政府拿不出钱,西方国家也知道,所以他们准备强行借款。


当然,这也是有目的。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四个国家是为了想要中国铁路的所有权,达到控制中国经济,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当时,由于清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 ,所以修建川汉铁路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老百姓


再加上四川地形崎岖,铁路建设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很多资金。


所以川汉铁路的建成,都是当地百姓出资修造的,甚至连老人、妇女也出钱修建铁路。


他们本以为投资建铁路,就是铁路的一个小股东。


没想到的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强行贷款,提出以铁路作为补偿,一下子打断了当地百姓的财路。


那时候,管理中国邮政和铁路的大臣盛宣怀,推出了一项新政策。


就是将四川铁路从“民办转为国企”,但不赔偿百姓出资的钱财。


这个电报发给四川总督赵尔巽后,他也不敢将份电报公之于众,因为这很容易激怒百姓。


所以赵尔巽迟迟没有公布消息,盛宣怀看到四川总督什么动静都没有,又开始洵问川汉铁路的总经理李稷勋。


李稷勋因为没有收到这份电报,也是一头雾水。


后来,盛宣怀明白赵尔巽没有公布消息的原因,于是不断地追问。


赵尔巽别无选择,只能宣布这一消息。


结果一块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一出来,人们顿时就不乐意了。


他们出钱出力辛辛苦苦建好的铁路,结果被清政府一句国有化抢走了。


关键是也没有赔偿老百姓的条款,他们自然不会同意。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收回民办川汉、粤汉铁路的建设权。


将铁路抵押给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的四国银行集团,以换取贷款,作为镇压革命起义的资金。


这种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行为,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抗议,各地纷纷成立了“保路同志会”。


四川保路同志会的副会长罗纶,在成都召开动员大会,说:“出卖川汉铁路,就等于出卖四川百姓的生命财产,以及出卖中国!”


“如果川汉铁路完了,中国也就完了!我们必须反抗到底!”


在他的带领下,成都的百姓立即行动起来,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剧院停演...,很多地方跟着响应。


面对这种情况,四川总督赵尔巽没有作出回应。


毕竟,他也知道清政府这样做是不对的,但现在没有办法了。


清政府那边他反抗不了,虽然可以镇压百姓,但他不想这么做。


百姓原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铁路赚钱,这一次连本带利全赔进去了,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有文化的写文章抨击政府,没有文化的人组织百姓游行,大家齐心协力反抗朝廷。


朝廷不得不重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赵尔巽还向朝廷发了电报,希望他们收回成命。


没想到的是,朝廷不仅不同意,还撤了他的官职,改派他的弟弟赵尔丰担任四川总督。


一开始,赵尔丰并不想得罪四川百姓,但也不能让他们这样胡闹下去。


于是,赵尔丰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告诉朝廷四川的现状,希望他们能改变指令。


然而,清政府中的一些人不仅懦弱无能,而且经常勾心斗角。


他们看不惯赵尔丰,集体攻击赵尔丰。


赵尔丰最后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镇压百姓。


赵尔丰假装邀请罗纶等人商量事情,等罗纶一行人到总督衙门,这家伙就命人把他们捆起来,投入大牢。


群众得知消息后,自动聚合起来,向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罗纶等人。


赵尔丰下令向请愿百姓开枪,人们纷纷倒在枪口之下,街上血流成河。


赵尔丰随后下令关闭城门,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有一名同盟会的成员,沉着天黑偷偷顺着绳子爬下城墙。


将成都发生的血案,写在数百块小木片上,然后再涂上桐油,制成一份份“水电报”,顺着江水漂流而下。


各地的保路军都知道了这起血案,赶过来把成都紧紧包围。


赵尔丰吓坏了,赶紧向清政府汇报,从外地借兵打进四川。


最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保路斗争镇压了下去。


保路运动,其实第一次爆发的地方不是四川,而是湖南。


在它的推动下,湖北、广东和四川的人们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


但四川保路运动最为激烈,各族人民、各阶层人士纷纷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


教师、学生、农民、工人、商人、士兵、回族同胞、羌族土司、基督教徒、僧尼道士,以各种形式发表演讲。


引发群众反帝的爱国热潮,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为。


它已成为各阶层、各利集团,对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一次集中的猛烈打击。


另一方面,它标志着清朝的统治早已失去民心,其覆灭是必然的。


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的士气。


并且成了一个重要导火索,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