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青埂峰境界,将光阴之序分为十阶境,按天干顺序反推,从癸开始,到壬、辛、庚、己、戊、丁、丙、乙,一直反推到甲,三年为一个阶。
比如现今,老空心来见老树皮这个时段,处在己阶境,下一个三年即戊阶境。
他修炼到青埂峰第一级,本来可在己、戊两个阶境,即之前三年及未来三年之间穿梭,却一时正气贯顶,草率请求,减去自己修行为江三小姐改换命运。
原以为上仙慈悲为怀,最多删减三五年,谁知上仙全部归零,将空心打回解放前。
空心大师眼里蓄泪、心如死灰,只希望从江采篱换得新生一事上找点慰藉。
谁知这小贱命毫不珍惜,大梦醒来,才睁开眼就攀墙爬树,成了街上一只小盲流,钻狗窝,睡桥洞,沿街乞讨,看杂书,唱黄谣,偷看姑娘小媳妇......
看到她走着鸭步、非男非女、蓬头垢面的模样,空心大师恨不得原地成佛,立即跑到悬钟山找老友诉苦。
谁知老友听说同窗将修行归零、以换得江三小姐魂魄回到过去,重新来过,立刻嗤之以鼻。
兼之,空心前次来信将自己的眼珠子贬得一文不值,老树皮不由冷嘲热讽一番,两人不欢而散。
没想到老空心脸皮忒厚,一年后再次来到悬钟山。
只听他诉苦说:“那小贱命记得前生惨事,本来对你眼珠子百般敌视,没想到兜兜转转,自行和解了,现今跟你眼珠子进京,找亲生父亲讨说法......”
老树皮听到就来气:“上次我就骂你多此一举,现今彻底牵连到楚家,这账,怎么算?”
“其实,她对楚亭君也有帮扶,还救了他的命......”
“你想干什么?”老树皮嗓音尖刻起来,“百年安庆王府,岂能容一个扭着鸭步、言行粗俗的小盲流充实后院!”
空心不服气:“倒是你眼珠子主动多些,依我看,小贱命未必肯。”
“但愿她不肯,否则我还要出手拆散了!”老树皮语气相当冷酷,又转话题问,“此事放一边,我问你,两年多之后,三家鼎立,谁履至尊?是不是湖北王?”
“这……”空心嗫嚅说,“我只修到第一级,能看到未来三年,而那时,三家尚未分出输赢......”
一切归零,如今他只剩秀青寺方丈的普通身份。
本来可在两境之间身轻如气、来去自由,现在倒好,想加速北上也只能包船而行。
懊悔之下,空心未免对江采篱心生怨气,只称她“小贱命”。
他怨江采篱,老树皮则怨他:“光阴之序,各自按先后运行,你一干预,岂不乱套?我且问你,己阶境一乱,又如何与戊阶境对接?”
戊阶境是己阶境的未来三年,现今“小贱命”将己阶境打乱,与戊阶境就衔接不上了。
“我,不知道......大概......上仙肯答应我,当有解决之办法......”空心大师支支吾吾。
“哼,你为了满足一时之兴,强改他人运命,何等自私!”
“我哪里想到上仙会归零,以为至多减我十年修行!”
老树皮将茶杯重重顿在桌上:“改人运命,无异改天!”
这话击中空心痛处,他的脸顿时皱得像苦瓜:“这就是我恐慌之处!她在笊篱城闹来闹去,也翻不了天,哪想到她北上进京!”
京城重地,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真会变天。
而闹得越大,与原来的发展时态距离越远,两个阶境更加衔接不上。
他这个始作俑者,该当何罪?
恐怕再练三十三年也到达不了第一级!
当务之急就是收拾好烂摊子,尽量不让小贱命闹得太大。
可,他有办法么?
自从江采篱那天早上一睁眼,事态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江采篱有自己的脑子,打自己的算盘。
她女扮男装,化名“玉树”,日日攀墙爬树,混迹于市井,邋里邋遢,俗不可耐。
后来又搭上江湖神棍韩半仙,一路招摇撞骗,做了几个“大单”......
这回好了,闹到京城去了。
一只长脚蚊子在头顶盘旋,嗡嗡嗡很是烦人。
老树皮食指一曲一伸,弹起桌面一枚白毛尖。
白毛尖顿时变为针尖,直向半空刺去,插穿蚊子肚腹。
蚊子带着茶叶落到水池里,随水冲走。
空心见此,神情一松:“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老树皮漠然回应:“你害自己不够?还想让我武功归零?滚!”
被老树皮和老空心嗤之以鼻的江采篱,如今叫漓豆,没有闲心管闲事,一到京城,就直奔母亲病逝真相而去。
江夏进京,水路须走两天,她和楚亭君特意不同船。
当然这不妨碍楚亭君隐秘来找她。
两人列出亟待理清的几件事。
第一件,找到母亲留在京中的两个贴身丫头。
母亲进京时,江府和外祖家都派了嬷嬷、丫鬟侍奉。
江府的两个嬷嬷、两个丫鬟,进京不久就被江继仪借故打发回笊篱城,漓豆找他们问过,问不出什么名堂。
外祖家的嬷嬷和丫鬟倒是侍奉到母亲生产后,到漓豆三个月时,四舅母回鲤城,江继仪又借故将他们打发回去,只留两个贴身丫鬟。
这两个贴身丫鬟嫁了京城的小户人家,日子过得不错。
京城东边,一条小巷名为“鱼花巷”,因专卖鱼花而得名。
冬年时节,不是卖鱼花旺季,很多店铺关门歇息,只余几家经营温泉鱼苗的还在开门。
巷子中间路段一间鱼花店,店名“福顺”,由一对年轻夫妇经营,平时生意不咸不淡,到了年末更是寥寥。
这一日忽然来了个大单:东郭外“有余”鱼庄派个管事来,说是要一万介温泉鱼花。
“有余”鱼庄规模数一数二,有两口温泉鱼塘,之前只帮衬过一次“福顺”的生意。
没想到还有第二次!
“一万介”即五万条鱼花,“福顺”存苗不够,又向邻近店主购买一些。
凑够五万条,夫妇俩就用棉絮絮在车上以保温,再将鱼花箱搬上去。
店里自有从山上引来的温泉水,此刻搬到车上仍然暖得很。
店主穆大柱看一眼鱼花箱,见鱼苗活跃得很,连忙合上箱盖,又盖上棉被,跳上车头准备驾车。
老板娘翠花回头叮嘱几声婆母:“好好看店,热着饭,等小明子回来端给他吃。”
小明子是夫妇的宝贝儿子,九岁,在巷尾读私塾。
翠花跳上车,大柱一声“驾!”,车轮碌碌转动,,马车向东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