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地之宽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76字 发布时间:2023-09-06

  这天地,看似宽敞,只是,对于这司马宁来说,又有多宽呢?


  此前,对于他的蹉跎岁月,我的内心深处,是颇有微词的。而现在,他所要做的事情,却又让我如坐针毡、进退维谷……


  或许,这也难怪他:他的先祖司马攸,笼罩在一代雄主司马炎的万丈光芒之下。一百多年之后,作为司马攸的后人,作为一个远离权势中心的落魄王子,他心有不甘,也无可厚非。于是,他想着要放手一搏?


  这,这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吧?毕竟,人各有志嘛。


  只可惜,他们的剑锋所向,就是权倾当朝的刘大将军。而我呢,偏偏又是刘大将军的心腹!


  如果,这世上还真有“冤家路窄”的说法,目前我和这宁王子的处境,就是其中之一了。


  分道扬镳都还是小事,最让人揪心的,就是那针锋相对、兵戎相见了。


  当然,距离那样的一幕,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吧?我,我不妨拭目以待、静观其变。


  如果能够撇开其后的是非成败不论,这宁王子,确实是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只是,这破茧成蝶的背后,究竟是脱胎换骨,还是万劫不复,目前还说不准。此时此刻,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倒是有所改变了。至少,他不再满足于此前的庸碌无为、无所事事……


  算了吧,和司马宁相关的事情,就像那大江的水流,斩不断,理还乱。


  到了第四天夜晚,前来游说的人,变成了萧正涛。


  这位萧世兄,据他自己说,他是汉初名相萧何的后人。


  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他要怎么说,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反正我是无从查考的了。


  客套、寒暄一番之后,他这样说道:“赵姑娘,你,你还是弃暗投明吧?”


  我微微一笑:“你自称是汉相萧何的后人,而刘大将军却是刘邦兄弟的后人,这样说来,你是不是也要弃暗投明呢?”


  “这?这……”萧正涛一时语塞。


  “这‘明’和‘暗’,又从何说起呢?”我喃喃低语道。


  沉默片刻之后,他这样说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萧某,萧某也有自己的苦衷……”


  “是啊,有些事情,也有着身不由己的一面……”我这样宽慰道。


  接下来,双方一时倒不知说些什么了。


  也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孙复如愿以偿的话,那么,这位萧世兄就是他的“萧何”了。而陆嘉呢,大致相当于“韩信”。这样说来,一文一武都有了。只是,到了那种时候,他们又将置司马宁于何地呢?由此看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团伙,也是各有各的小算盘的。既然是这样,我再置身其中,岂不是去蹚浑水了?


  唉,在这样一个小团伙里面,司马宁其实也是势单力薄的。既然是这样,他的前景,又将如何呢?


  宁王子,或许也只是孙复心目之中的一块跳板?


  孙复所“复”,主要指的是多年以前的孙吴吧?


  这,这是我想多了吗?


  人心隔肚皮,就凭直觉,我就觉得,孙复心怀鬼胎,表面上是拥立司马宁,而实际上,想得更多的,则是此后如何兴复东吴。跟他走得比较近的,是陆嘉。至于这萧正涛嘛,就有点若即若离的样子了。


  “赵姑娘,”萧正涛这样说道,“走出大厅之际,我就想过,此番前来,也只是尽人事而已。”


  看到他如此为自己开脱,我倒是有点不忍心了,反过来这样宽慰他:“这世上的事情,多半都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的。做人嘛,哪能事事周全?”


  他的脸上。涌上一丝讪笑:“既然是这样,萧某此前的话语,听听就好……”


  “萧世兄此语,”我接过他的话语,“甚是大方得体。民女虽说是见识短浅,对于他人的言辞,尚不至于全盘照搬。”


  再闲聊了几句之后,萧正涛就起身离去了。


  那么,对于这萧正涛,我又该如何看待呢?


  几天前的酒宴,孙复和司马宁是主角,话语较多,这些,都不难理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陆嘉跟孙复,比较亲近。而萧正涛呢,就要疏远一些了。这位萧世兄,说话倒是较为大方得体的,不愿强人所难。如此说来,他跟孙陆二人,未必就是铁板一块吧?而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孙复更为看中的,是陆嘉将门之后的身份,因此,有意无意之中,对于自己亲近陆嘉疏远萧正涛,也就不往深处想了。


  孙复的兴复之计,也算是有备而来的吧?陆萧二人,也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了。要说他的大计,也算是发自内心的,我也不便于妄加非议。而事情的诡谲之处就在于,他们偏要扯起司马宁这面旗子。这,这是不是某种“扯起虎皮当大旗”呢?毕竟,对于这三个人来说,相对于大晋,东吴的时代,就太遥远了。


  以前,说起江南士族,人们津津乐道的,多半还是王谢庾桓,最近这二三十年,随着刘大将军的崛起,那些门阀世族,也就渐渐地衰落了。如今我所“寓居”的这乌衣巷,就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


  只是,还有一些士族,比如说,目前我所知晓的孙陆萧等族,真的就能够等闲视之吗?


  这样的一伙人,有想法,也在策划着些什么,而且,还有自己的部属,真的是不容小觑。如果不是“有幸”被囚禁于此,对于这一切,我多半只能是一问三不知了。而且,对于那些南下的士族来说,他们也隐隐意识到,此处是东吴故地,社稷宗庙之念,有别于江北。只是,他们多半不能更深一步地察觉,对于一部分当地士族而言,他们的故土之思,甚至要从东吴时代算起。


  自然,我所知悉的,也只是冰山之一角。


  平时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有意无意之中,容易局限于山川河岳的变迁,只是,人世间的风云变幻,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别的且不说,这百年之间,大江以北的那片故土,就上演了多少改朝换代的一幕幕?


  孙复、陆嘉、萧正涛,热衷于风云事务;和他们相比,那位陶辉陶世兄,又将如何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