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乱云飞渡,却道巫山雨(8)
秋钟离本已身负重伤,但是他是不死之身,因此伤口愈合的非常快,就在他们这一路狂奔的时间里,秋钟离的伤口已经愈合。
很快,他们到达了山顶平坦之处,并看到了那个洞口。
“姐姐,我们还是到洞里面去吧?”秋钟离说道:“只要和尚找不到我们就行了!”
万贞儿点点头,说道:“可以啊,弟弟带我们下去吧!”
但是,就在秋钟离将要实施之际,他突然停止了行动。因为这个洞口非常明显,只要和尚走近来一看就会明白怎么回事,如果他再跳下去,太子不是必死无疑么?想到这里,他蹲下身子说道:“姐姐,上来!”
万贞儿不知何故只能爬上去,随后秋钟离又将朱见深抱在胸口,转身朝山北面跑去。为了不被和尚发现自己,秋钟离不敢施展轻功,故此这种行走很慢。好在树林茂密,释行空飞行在半空并不能完全看到树林之中的景物。
秋钟离背上背着万贞儿,怀里抱着朱见深,俩个人的体重至少也在百斤以上,秋钟离硬是将他们背到了山北部的脚下踩停下来。
忽然间,秋钟离听到了山顶上传来了和尚骂骂咧咧的声音,知道不能再躲藏在这里了,于是背起万贞儿抱着朱见深继续朝前面狂奔。秋钟离这一狂奔根本就没有具体的方向,而是跑到哪算哪,所以,跑出去多长时间,到底跑到哪里了根本就不知道。
终于,天色灰暗下来了,天上开始飘落大片大片的雪花下来,一股冷空气袭来之后,朱见深浑身哆嗦了起来。万贞儿让秋钟离停下来,因为她发现和尚没有继续追赶过来了,因此便想停下来休息一会。
“姐姐,好冷!”朱见深喊道:“秋钟离,你把我们带到哪里来了?”
秋钟离急忙回应道:“禀太子,那个、那个我也不知现在何处!”
万贞儿忽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农户堆起来的稻草堆,于是指着对秋钟离说道:“弟弟,快带我们去那里,太子冷,再这么下去,太子非冻病不可!”
秋钟离此刻心里也着急,于是再次背起万贞儿抱起朱见深朝这个稻草堆跑去。十分钟后,秋钟离到达此处,又连忙从最底层处掏出一个草洞来。之后,让朱见深和万贞儿躲进去,再将稻草盖上,以此驱寒。
秋钟离藏在抛出来的稻草堆中,且密切注意着和尚是否追来。好在没有看到和尚的踪迹,于是放下心来。然而,心是放下来了,可是寒冷和饥饿却是无法解决的。他站在稻草堆上四处巡视着,企图找到一家农户出来。
太子命大,在这个荒无人烟之地,秋钟离竟然真的看到了一家农户,于是疾奔而去。农户是一家老小,这个稻草堆也是他们家的。户主是一位老者,见到秋钟离来了便问道:“小哥,何事?”
秋钟离笑着说道:“我们在此迷路了,想寻找一处可以睡觉吃饭之地,不知伯伯是否可以收留一晚?”
老者半信半疑地望着他,秋钟离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给他,笑道:“我们也不白住白吃你们家的,这锭银子应该够我们的花销了吧?”
老者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钱,脸上就露除笑容来,说道:“可以的,可以的,只要小哥哥不嫌弃,就可以。”
秋钟离说道:“那堆稻草应该是你们家的吧?”
老者点点头,笑道:“是的,秋收之后就一直堆在那儿了。”
秋钟离点点头,说道:“那伯伯稍等,我去把弟弟和姐姐接过来!”
老者看着秋钟离匆匆离去,又低头看着手里的银子,再看向秋钟离时,没想到这个小哥竟然背着一个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走过来了。
秋钟离走到老者跟前,老者便推开了家门让他们进屋,老者的老婆和孩子都很高兴,老者就让老婆去做饭。朱见深身子骨暖和起来后精神气也就回来了,看着眼前简陋无比的农舍问道:“秋钟离,这是何处?为何如此简陋?”
秋钟离急忙回应道:“禀太子,此处是一农户,明日臣便带你回去,今日太晚了!”
老者听到秋钟离喊出“太子”的称谓,立即吓傻了一般地看着他们,秋钟离低声说道:“伯伯,这是当朝太子殿下,还不快跪下行礼?”
老者一听顿时双腿一软,真就跪在了朱见深的面前,喊道:“草民张氏拜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千岁!”
万贞儿此时已经缓和过来了,屋子里很暖和,饭菜香味也传过来了,心情就好了许多。听到老者如此,于是说道:“此乃当朝太子,今日伯伯照顾周到,明日就给你富贵如何?”
老者哪里不愿意?!急忙对着朱见深叩头谢恩:“谢太子千岁恩典!”
朱见深不愿意看着这简陋的寒舍,闭着眼睛说道:“姐姐,如何打赏,你决定吧!我饿了,你喂我吃饭否?”
万贞儿点头答应,然后转头看着老者笑道:“伯伯,你且保密太子来此路过,我会记住今日伯伯的恩德!”
老者回应道:“吾张氏亦!孙儿张科,今年六岁,与太子殿下同庚!”
万贞儿从老者的话中听出来,这位老者应该是饱读诗书的人士,不然说不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来。于是笑道:“伯伯,张科之名记下了。却不知,伯伯如何流落在此?”
万贞儿用了“流落”一词,就说明她已经知道了老者并非真正的农人,应该是落魄于此的文人秀才。
果不其然,老者拱手作揖说道:“不瞒太子殿下,今日之朝堂并非英宗之朝堂,吾等非流民也!不甘居于背信者之下,唯信是也!”
万贞儿暗暗心惊!心道:看来,景泰帝并非民间传送的那样,此老者不愿意与背信弃义的景泰帝之流为伍,故而愤而离开朝廷,甘愿做一介草民!
朱见深听后睁开眼睛,看着老者说道:“吾乃英宗之子朱见深,孙太后之嫡孙是也!他日登基之时,吾定迎尔为国家效力,可否?”
老者见一个六岁的儿童说出如此语言,眼神顿时大放异彩,立即跪下说道:“臣,张泰安,景泰帝封正三品官爵,今日拜见太子朱见深!谢殿下!”
万贞儿似乎听到过“张泰安”这个名号,似乎是参与过北京保卫战的臣子之一。于是问道:“尔是否参加北京保卫战?”
张泰安点点头,回答道:“曾效力于于谦大人麾下,北京城下大破瓦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