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采唐矣?沬(mei4)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feng1)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关于诗中水的解释:
这是一个甜美的作品,讲的是男女约会时的情景,男子在劳作时想起了和心上人约会的美好画面。
本文的争议点在于,孟姜、孟弋、孟庸,这似乎是三个人的名字,所以有人将这个作品定义为见异思迁的薄情之作。
我对此并不认同,“孟”是排行老大的象征,姜,弋,庸为贵族的姓氏,也有人说是当时有名美人的姓氏。
和三个贵族排行老大的女子,也就是贵族长女,或者理解为和三个有名的美人都有私情,这样的可能性极小。国风多为民间作品,基本否定了这一可能的存在。
(补:有人讲这是讽刺贵族男女相互偷情的作品,我们从诗的内容中并不能体会到这一点,诗中的主人公正在劳作,这更像在描绘民间的场景。也有人解释诗中出现的三位女主人公应是泛指,是诗人对女主人公的美好的代称。)
我对男子所描绘的约会场景的真实性也有怀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位民间男子对白富美的臆想。
综上,诗中的三个女主人公的存在有三种可能,其一,她们是三个人,通过分析可能性不大;其二,她们是一个人,是诗人对心上人的各种美好的代称;其三,她们根本就不存在,是诗人的臆想。不知道各位读者更认同哪一种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不过作者描绘的画面还是很美好的,不管是真的还是幻想出来的。都表明作者对恋爱的向往,对良配的渴求,歌颂了爱情的美好。这里的淇水是爱意的象征,是对美好爱情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