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九州封神 三(封神之战)
书名:史历记 作者:子言 本章字数:4170字 发布时间:2021-03-15

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历经图治,商朝国势再度振兴。

自盘庚迁都于殷,九境以上登天外,诸侯势力削弱,王室内部矛盾得以缓解,然大荒遗族势力无武界镇压,得以再起,天外天势力暗中扶持,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背祖先而祭鬼神,诸侯之间彼此征伐,因有神灵襄助,故而鬼神问事之说逐步兴盛。

九境入天外天,八境不能制神灵,神灵依仗诸侯入主华夏,征伐以国。国战之事,深渊之中隐修强者未得理,不出。

武丁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四处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扩大领土,增强国力,稳固国运。

遂铸造青铜器,取天地之灵机,有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联甗等器镇压国运,抵消杀戮之气。

武丁之后,诸侯势力逐渐兴起,生起反叛之心,缕缕窥探商国底蕴,祖庚、祖甲、廪辛、庚丁不能制,初以神灵定天下,而掌控诸夷神灵因此而出,篡诸侯祭祖神位,把持华夏社稷之祀。

神灵者,因天地山河之灵而成,接引九州天时,通晓九州地利,能行云布雨,移山填海。上有所求,下有所依,于是神明之说流传华夏上下,神灵一脉分虚实之神,实神名真神,天地相生,即先天之神,虚神名道神,众生信仰,即后天之神。神灵独辟一道,成为大禹以来巅峰之势,故称之神明。

凡祭祀先祖而成神者,尊为祖神,商王一脉号称神之血裔,祭祀祖神,祷告天地,乃国之礼,初始镇压天下,诸侯莫不敢从,封天之役后,华夏至强者坐镇天外天,而神明篡取诸侯神位,以代祀礼。

百余年间,神明大作,任人用命得尊神明之号。

后武乙初伐神灵,“革囊盛血”以“射天”,至帝辛,四世之中,商王与神灵之争愈演愈烈。

经四代商王数十年奋力搏击,王权占据上风,成为统治主导之力。然神灵数百年间至高地位,使部分堕落族人甘之若饴,奉若圭臬,抵抗商王。

帝乙崩后,帝辛继位。

帝辛,子姓,名受,帝乙少子,五岁修行,八岁四境,十二七境,二十八境,二十五九境。 

元年,子受继位商王,王朝内部动荡不安,外部强敌环伺,故欲改 革朝政,重振华夏声威。

此时祖甲的礼制改 革已逐步取得正统地位,嫡长子继承制取代兄终弟及制,微子启为帝乙长子,与子受一母所生,因其母生微子时地位尚低,故微子为庶出,而其母为后生辛,故其为嫡出。

微子深恨之,子受入九境后,彻底无望王位,故铤而走险,通敌卖国,后与周人勾结,不惜一切代价颠覆子受政权。

祖甲礼制改 革,微子是其一,王族中箕子、比干亦坚决反对礼制改革。若以兄终弟及制,王族皆可登上王位,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则断其念想。心怀怨念之王族大臣,与微子一派同仇敌忾,掣肘、削弱、打击子受,各自为政,以致商国朝政乌烟瘴气。

子受虽承商王,得王族之助有限,商族,数百年兴盛,已然疲态尽显,奢侈享受,贪生怕死,自私短视,“朋家作仇,胁权相灭”,沦为常态,至此之时,商国已对周边诸侯失去控御之力。

诸侯方伯时附时叛,诸夷时时骚扰、袭击,其中东夷势力最为强盛,东部诸侯皆不敌,后攻入王畿,掳掠杀戮。

西境,周人于武乙之时已渐孳大,至文丁,周季历骄横征伐,为文丁所杀。至子受时,周侯昌征伐诸侯,降服异族,内行仁政,民心依附,壮大国力,已成西境大患。

商国内部四分五裂,神权、王权之间,执政一派与反对一派之间,王权与贵族之间,诸多斗争已积重难返,子受无人可用。

国朝之势已积重难返,国之存亡在于内外,内外皆失,国将不复。

子受遂改变用人政策,提拔外来逃臣飞廉、恶来为将,掌控军队,征讨忤逆诸侯,以战功稳局势,树威望,凝人心,国势渐兴。

帝辛四年,子受踏入极境,宣扬其威,大搜于黎,领军镇西境异族,震慑西部诸侯。

帝辛八年,伐有苏部落,部落首领俯首称臣,献妲己,生子武庚,名子圣,封于录。

帝辛二十二年,至极境巅峰,又大搜于渭,诸侯咸服,乃召诸侯之主,命极境以上商讨华夏定劫之事。

殷都之中天外势力,大荒遗族,海外势力汇集,朝野上下,彼此勾结,难明敌我,子受遂召族会于岐山,命西伯侯姬昌领兵封禁岐山,有凤族横空而至,其鸣通天,后人记之“凤鸣岐山”。

岐山之巅,九鼎化作虚影镇压时空,将岐山万里独立天地时空之外,七丈白玉宫突兀出现山巅之上,帝辛在上,其下左右姬昌崇侯虎,有极境五十,妲己、飞廉、恶来位列其中。

姬昌以伏羲先天八卦,演化后天八卦,推演族运,华夏之机。

伏羲先天八卦,分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象为四组,以道阴阳,衍变天机,明悟法则,显化道理,对待者数,先天八卦为体。

文王后天八卦,震卦为起始,位列正东;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为后天事象的八卦,以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

流行者气,后天八卦为用,预测事象,知天时,晓地形,通人和,明造化,推演过去未来。

姬昌以后天八卦,召唤河图洛书开卦推演,得‘凤鸣岐山,以周伐商,封神天下,以代九州’之预言。

“周代商亡,莫不是以为周乃诸侯之首,故敢言之!”

“商之势尚在,安敢言此!”

商国一派沸反盈天,莫若姬昌以私代公,妄图窃取九州,故初此言,尤其恶来,飞廉深疑其心,商军横行天下,东伐东夷,南征南蛮,北讨犬戎,战无不胜,商国安有亡国之祸。

妲己杀机毕露,但凡姬昌敢言不出所以来,必命麾下将周灭国,其掌控的青丘一族得大禹传承,乃九州大族之一。子受何以独断九州,其下势力之盛乃九州之冠。

“孤欲成半圣,成则商在,不成则登天外,周代商亡,又何妨!”

“九鼎在此,能者取之!”

玉宫陷入沉默,依照子受之言,商之一脉,除其之外,皆碌碌无为之辈而已,商王族后代不肖,难以镇守九州,成半圣与否,无关紧要,至于九州之事,诸侯攻伐,顺其自然。

“道阵”封镇天外后,其因华夏而出,始有天地之分,天之上,本源垂落,法则媲美大道规则,既可容纳半圣厮杀,亦可成就半圣之境。天之下,地之上,有“道阵”禁锢,非华夏至强破上境成半圣,大荒生灵不得突破,此乃天地之根玄妙之一,庇护之理。

至此的极境乃诸侯镇族存在,或为退隐先主,或为诸侯前列国主,岂能不明,商族已腐朽不堪,其内勾心斗角,崇拜鬼神,众人恨不得斩之而后快,若非冥冥之中劫数将至,天外证道贼心不死,就区区神灵,难敢把控天下局势。

与其言周代商亡,不若言商亡诸侯取而代之,天外数次以半圣极境破天地而伐商都,国运崩落,虽有崛起,实则根基已毁,千疮百孔,莫不如是。今有姬昌言周代商亡,若他人则言我代之,诸侯之尊,登临极境者,若无决心,何以修至此境。

子受有气吞天下之气度,雄才大略,分析时局,华夏有三方大敌,九州天外势力,大荒崛起的遗族,海外诸族,海外诸族因“道阵”封禁天外天,大荒法则更易,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变化,暂且不必顾忌,当前之事,以剿灭天外势力,大荒遗族为主。

昆仑西王母闭关千余年,于半圣之境上不知踏足何等层次,看似半圣,实则当不下圣境,若欲证道圣境,于华夏举族强者镇天外之际岂会不谋划九州之局。

“岐山”之后,诸侯倾相征伐,残存隐修神灵依此而出,周国内修朝政,外征戎狄,扩张势力。子受则领商军精锐讨伐东夷南蛮,欲以其运补商国之运,延续商国命脉。

子受深谙兵法之道,未战而先谋败,成事在人而非天。依据预测之言,周代商亡,统领天下,镇压九州。然,预言之事,可信不可从,从者何以修行,我命由我不由天,乃修行第一准则。

故领商国精锐征伐东夷南蛮,其理有三,一取其运续国运,二聚族运,依之突破半圣之境,若成半圣,则商国国运大涨,镇压九州百年足以。上者乃商国之主权位所在,而三之理,讨伐东夷南蛮,降其族,纳其地,归华夏统治,大荒九州将不复强敌存身。

九鼎之后,大荒神灵炼化山河,依托天地之道成上神,将之斩杀,则天地受损,法则反噬,须有生灵以自身代神位,可此后修行破境将艰难无比。八境以上领悟山河之势,洞悉阴阳之机,统御天地法则,斩断天地联系,炼化天地为领域,则不必承神位。

子受以九州鼎重炼五行,划分阴阳,独立神灵与天地之间的脉络,提取神位,炼成道果,不限于同境炼化,凡人得之,炼化道果,旦夕之间,成就神灵。

曰之封神。

九州神位,有天地山河,虫鱼鸟兽,草木之精,此类乃真神,有精神信仰,化虚为实,生成神位,此类称虚神。真神虚神合之曰神明,大荒称之神灵,华夏称之神祇,凡机缘者取之则成神,下至凡尘,上至六境,神祇之道因之成为九州正统之道。

后世名之“九州封神”。

姜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其先祖曾为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舜禹时有封于吕地,有封于申,姓姜。

夏、商两代,申吕之地封于旁支子孙,有后代沦为平民,吕尚乃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故称吕尚。

姜尚并未如古时绝世者,年少而闻名天下,其时修行至六境巅峰而止,数十年始终不得以成七境,故初履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至七十时大器晚成破三境而成九境巅峰,初传名天下。

商王子受征伐天地,威名赫赫,然姜尚观天下之势,商国气运,有所悟,离朝歌而向西。

七十二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西伯姬昌即将出猎,卜之,所获非龙非口,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遇姜尚于渭之阳,立为师。

吕尚阴谋修德以倾覆商政,其所谋之事多兵权与奇计,著成《六韬》一书以传世,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乃兵家权谋之祖。其以“六守”、“八征”、“六不用”用人,乃齐之治国方略。

帝辛二十三年,帝辛震慑西境后,欲破半圣之境,起兵东征东夷,南伐南蛮,倾全国之力以期灭掉百年肘腋之大患。

商与东夷,自武丁迄子受,征伐用兵,从未止息,极境不出,九境不战,八境决胜负,七境断生死,一场漫长、消耗极大的苦战,经数代历百年,将决出胜负。

子受出动商王朝九成精锐攻伐东夷,欲一举灭东夷,东夷不敌战败,俘虏财货无数,又派精锐之兵征伐南蛮,南蛮不敌南避,商国之势延伸至长江之地。

帝辛三十年,姬昌于西部征伐不臣,先后兵伐犬戎,讨伐侵凌邻国之密须,东向攻黎,攻邘,攻取崇国,声势壮大,彻底占据西境之地,国势之盛仅在商国之下,隐隐有东进之意。子受视若不见,极力融化东夷南蛮战果,欲彻底覆灭东夷,化其为华夏。

帝辛三十五年,微子等商王族作乱,子受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

天外天有证道进犯,姬昌修成极境巅峰,踏上天外天,一步半圣,战而胜之。

子姬发继位,拜姜尚为相,东征西讨,观兵于孟津,不期而会盟者八百诸侯,五千异族,始立盟约。

帝辛三十九年,商国麾下精锐在外征战,反对一派大夫甲,内史向挚,微子先后逃至周,言及商朝虚实,遂领周国乘虚而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史历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