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是刘秀过得比较舒心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刘秀事业家庭双丰收。
事业方面,刘秀平河北、即帝位、收朱鲔、都洛阳;家庭方面,刘秀先是喜得贵子,然后又从南阳迎回了结发妻子阴丽华、大姐刘黄、小妹刘伯姬和几个侄子侄女。
但建武二年却是刘秀比较闹心的一年。在此年里,刘秀内忧外患不断,各种反叛事件像预先商量好一样,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刘秀不仅忙得焦头烂额,而且危机四伏,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这个葫芦还没按下去,那个瓢又起来了!
建武二年正月初一,这是刘秀称帝后的第一个春节,刘秀与文武百官本想好好庆贺一番,却突然从河北方面传来一个坏消息:魏郡发生叛乱,邺城被围。
来不及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刘秀当天就令大司马吴汉率领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九位将军北上,不久在邺城东部的漳水上击败檀乡农民军,十余万人投降。
刘秀派使者持玺书封吴汉为广平侯,食四县。吴汉又率诸将转战邺城西部,击败了刘伯卿地方武装。最后吴汉率诸将南下,一直打到河内郡修武县,暂时平定了河北叛乱。
建武二年正月中旬,元宵节刚过,刘秀大封功臣,诸将皆为列侯,大的封国有四县,其余多少不等。
刘秀下诏令说:“人的欲望满足之后,最怕的是放纵情欲,贪图一时享乐,忘却仁孝之义,行走于刑罚的边缘。诸将功业远大,如想让封国代代相传,以至于无穷,必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天更比一天小心谨慎!如有人功绩显著,却未得到封赏,大鸿胪要赶快报告给我,我要根据其功绩再行封赏。”
博士丁恭上书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不过百里,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今大的侯国竞达四县,不合法制。”
刘秀说道:“古之亡国,皆因无道,未闻因地多而亡国者!在上者不自满放纵,虽身处高位也不危险,节制欲望、谨守法度,虽满也不会溢出。大家要敬之、戒之、慎之,将侯国传于你们的子孙,永远做大汉的藩篱!”
这就是刘秀版的义利之辨,他从不主张见义忘利,而是认为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只要你遵守法律和道德,就有世世代代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刘秀特别重视道德教化,这也深刻影响了此后东汉历代皇帝,使这个朝代的气节之士特别多。
纵观东汉一朝,小皇帝和傀儡皇帝数量为历朝之最,但却享国近二百年。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总有无数的忠臣义士奋身而起,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刘秀重视道德教化,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刚分封完诸将,刘秀又派遣骑都尉陈副、游击将军邓隆征召刘杨。当到达真定时,刘杨紧闭城门,不让二人进城。
一个月之内,邺城之贼尚未平定,刘杨又反。
真定王刘杨的造反让人很难理解:他是王爵,而位居三公的邓禹、吴汉、王梁才是侯爵,他的政治地位很高;他还是郭圣通的舅舅兼刘氏宗亲,是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作为建武政权的既得利益者,按说他最没有理由造反。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野心太大,与自己的道德和能力不相匹配,反而会为自己带来祸患。
根据史书记载,刘杨反叛的原因应该是以下四条:
第一,当时刘杨投降刘秀的时候就不是真心的,实属迫不得已。
当时刘杨已降王朗,但王朗迟迟不派救兵,致使刘杨处于刘秀的四面包围之中,最后就剩真定一座孤城。在刘植的劝说下,刘杨就坡下驴,才投降了刘秀。
第二,刘杨误判形势。
当时邓禹西征失利,冯愔叛乱。
河北邺城檀乡等地方武装叛乱,刘秀派十位将军前去征讨。
幽州牧朱浮与渔阳太守彭宠不和,刘秀征召彭宠,彭宠则拒受诏令,大战一触即发。
不久前刘永自称天子,他与刘秀已经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洛阳西南的弘农武装愈演愈烈,直接威胁着洛阳的安全。
当时的刘秀四面楚歌,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满盘皆输。刘杨对形势的判断也是准确的,这确实是他起兵的最好时机,但没想到刘秀竞真能一个一个全部解决!
第三,刘杨造了一个谶言,想把它作为一个“核武器”蛊惑人心。
该谶记云:“赤九之后,癭扬为主。”建武政权尚赤,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代孙子,癭是大脖子病(刘杨患此病),扬是刘杨。此谶言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刘秀之后,刘杨称帝。
刘杨心里一定在想,你王莽和刘秀都可以靠谶言称帝,我刘杨为何不可!造完谶言后,刘杨开始命人到处散发传单,大肆传播,不久便天下皆知。
第四,刘秀称帝后,特别是郭圣通生下儿子刘彊后,刘杨欢喜异常,心想皇后之位定非郭圣通莫属,如此以来,他这个皇后的舅舅也可以“鸡犬升天”了。
但令刘杨没想到的是,郭圣通只是被封为了贵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后之位是要留给阴丽华的。
如果郭圣通失宠,自己又无战功,谁还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每当想起汉武帝时期窦氏、田氏那些失宠外戚的下场,都不禁令他不寒而栗。所以从那时起,刘杨便有了叛汉自立的想法。
对于平定刘杨叛乱的方式,有派军围剿和定点清除两种方式。
由于刘杨是郭圣通亲舅舅,刘秀不想闹太大动静,从而引起天下人的嘲笑和效仿;况且刘秀数十位将领正率军在四面八方作战,如再派大军劳师远征,攻打刘杨坚固的城池,刘秀的兵力还真有点捉襟见肘。
不管从哪方面考虑,定点清除都是最为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方式。对于派谁实施这个计划,刘秀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选。
于是刘秀派人叫来耿纯,先与他讨论一下当前形势及应对方法,最后就对耿纯耳语道:“刘杨若与你相见,就收而杀之!”
刘杨可是耿纯的舅舅,让外甥杀舅舅,刘秀可真敢想,难道他就不怕耿纯临时反水吗?刘秀不怕,他很信任耿纯,耿纯的忠心和能力以前已经得到多次验证,况且刘扬也不是耿纯的亲舅舅。
刘秀于是令耿纯持节徇幽冀。
如果耿纯直接去真定找刘杨,傻子也能看出来他到底想干什么。为避免引起刘扬怀疑,使他放松警惕,耿纯的铺垫做的很长,从进入冀州开始,他就像当年刘秀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赦免罪犯,慰劳王侯。
不久,耿纯便率百余壮士到达元氏县,并会见了陈副和邓隆,然后就一起来到了真定国,并在当地一传舍住下。
刘扬称病不肯拜见耿纯,后来考虑到耿纯的母亲是真定刘氏宗亲,就派使者告知耿纯,让他来真定王宫相见。
耿纯回复道:“我奉天子之命北徇幽冀,如果去真定王宫见你,不合礼仪。若要相见,请来传舍。”
这时刘扬的弟弟临邑侯刘让及从兄刘细各拥兵一万多人,刘扬自恃兵强马壮,而耿纯仅带百余人,就带领官属来传舍谒见耿纯,而让刘让、刘细率领大军静候门外。
刘扬进入传舍后,耿纯以礼相待,言谈欢笑如平常,又请刘让、刘细进屋详谈。
兄弟二人刚入传舍,耿纯即命人紧闭大门,将刘扬、刘让、刘细兄弟三人当场斩杀。
随后耿纯开门带兵而出,向真定兵传达天子口谕,言刘扬兄弟谋反,已被诛杀,并命令其他人立即放下武器,既往不咎。真定兵震惊恐惧,没人敢动一步,最后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