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和张卬在河东被邓禹击败后,便一溜烟逃回长安。
张卬对更始诸将说:“赤眉近在郑县、华阴之间,很快将至长安。邓禹也已西渡黄河,在关中北部虎视眈眈。长安必破,就在旦夕之间。”
诸将听后,吓得面无血色,纷纷追问张卬该怎么办。
张卬则故做神秘地告诉大家,他有一条妙计,不仅能保诸位性命无忧,而且还能发大财,一夜暴富!诸将顿时两眼放光,表示愿听张将军。
张卬接着说:“趁现在长安未破,百姓财产尚未被赤眉掳掠之时,不如纵兵抢劫城中财物,然后过武关,入南阳,一路掠取,到不了南阳,大家都富可敌国了。”
张卬见诸将两眼放光,口水直流,继续得意洋洋地说:“到南阳后,强收刘赐、王常兵马。若事不成,则复入绿林山为盗,每天烧杀抢掠,好不逍遥快活,要比现在每天按时打卡上班,遵守无聊的清规戒律强多了!”
申屠建、廖湛等将领大喜,共同游说更始。刘玄大怒,严词拒绝了张卬的“妙计”。张卬等人再不敢多言。
见张卬一计不成,为缓解长安被赤眉、邓禹数十万大军强势压境的不利局面,隗嚣便又生一计。
他对更始说:“赤眉、刘秀两路大军逼近,长安危在旦夕。我有一计,可令两路敌军自相残杀!”
刘玄大喜,急令隗嚣快说!
隗嚣接着说道:“陛下莫如禅位于国三老刘良(刘秀叔父),刘秀军必不敢进犯长安,此路敌军自退;然后再由刘良命邓禹攻赤眉,在邓禹和我军的夹击之下,赤眉军也无忧了。”
在生死存亡之际,看刘玄的将领都出了什么馊主意!果不出所料,隗嚣也被大骂了一顿,然后悻悻而退。
不过隗嚣的计谋也确实够毒的,如果刘良真的当了这个傀儡皇帝,刘秀还真有点骑虎难下,他还真不敢再称帝了!
以前隗嚣向刘玄告密,致使两个叔父被杀。如果没有这件事,还真有点像是忠于刘玄的“大义灭亲”之举。现在看来,此人哪有忠义,他只是一个六亲不认,毫无道德底线的伪君子罢了!
两条“妙计”都被更始拒绝后,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便与隗嚣合谋,又生出了第三条“妙计”:他们打算在立秋那天,趁皇帝祭祀时劫持刘玄,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归南阳。
张卬等人不遗余力促成此事还能理解,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定计划。可隗嚣为什么要这么卖力呢?如果失败,可能会有灭族的危险啊!就算成功,也会留下不忠的恶名!
对隗嚣这种人来说,他才不会做赔钱的买卖。实际上如果此计成功,受益最大的就是隗嚣。
他可以把“屎盆子”全都扣在在张卬等人头上,因为他肯定不会跟随被劫持的刘玄东归。然后他再以更始御史大夫的名义,率领陇西大军名正言顺地进入关中“讨贼”。那么“关中王”或“关中帝”的称号就唾手可得,它可比土里土气的“铜马帝”称号体面多了!
可能保密工作做的不好,他们的阴谋被侍中刘能卿知晓,就告知了更始。
刘玄大为惊恐,就装病不出,召张卬、隗嚣等人入宫觐见。
张卬等人不知,皆入宫中,刘玄正准备将他们全部诛杀,突然发现隗嚣未到。刘玄犹豫不决,就令张卬等四人暂到宫外的房子里等候。
张卬、廖湛、胡殷恐事情有变,就急忙冲了出去。但不知为何,申屠建却没走。很快这个“糊涂蛋”就被刘玄杀了。
隗嚣为什么不去,很明显“临时有事”是站不住脚的,什么事有“天子召见”事大,况且使者通知他的时候也没说有事。
“迟到”也不可信,这种事没多少人敢迟到。况且隗嚣做为五人中唯一的文化人,相比其他四个大老粗而言,他应该更有时间观念。
最合理的解释是,隗嚣已提前知道了此事(刘玄要诛杀他们)。可隗嚣为什么不告知张卬等其他四人呢?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可见隗嚣有多么阴险毒辣!
也许隗嚣正是要借刘玄之手除掉四人,从而削弱更始政权的实力。我甚至怀疑这件事就是隗嚣在告密,像上次偷偷状告其叔父那样。他向刘玄再次提交了投名状,但刘玄却没有领情,仍要诛杀他!
刘玄见隗嚣未到,再次派使者召隗嚣。
隗嚣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并让部将王遵、周宗率军自守。刘玄又派执金吾邓晔领兵包围隗嚣,隗嚣则关门拒守。
邓晔于是下令强攻,到黄昏时,攻入了隗嚣大营。隗嚣率领数十骑兵,杀出一条血路,连夜逃回陇西天水。然后召集旧部,严密把守陇山隘口,以阻更始,并同时自称西州上将军。
张卬、廖湛、胡殷逃出宫后,见刘玄已动杀心,连忙赶回各自军营,然后领兵在长安城中大肆抢劫。
天黑时,张卬、廖湛、胡殷又火烧皇宫,并进入宫中准备活捉刘玄。更始守卫皇宫的军队大败。
第二天一大早,刘玄带领妻、子、将士百余人,便向东逃奔到新丰老丈人(赵萌)那里去了。
刘玄又怀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同谋,就同时“召见”他们。
陈牧、成丹先到,随即被刘玄斩首。王匡恐惧,就率军到长安,与张卬等人会合。
李松连忙率军勤王,与赵萌一起攻打张卬、廖湛、胡殷、王匡。
两方军队在长安城及其周边连续激战一个多月,最后王匡、张卬等败走,刘玄终于回到了长安,并迁居长信宫。
这时赤眉大军已进入离长安不远的高陵,王匡、张卬、廖湛等人就投降了赤眉军。
这时的关中大地,怎一个“乱”字了得!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本来赤眉、邓禹入关,更始已经招架不住了。却又突然祸起萧墙,短短几天之内,更始三王(申屠建、陈牧、成丹)被杀,四王(张卬、廖湛、胡殷、王匡)叛乱,御史大夫隗嚣叛逃,天子逃亡,长安城瞬间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可能受到了赤眉、邓禹大军压境的刺激,精神极度紧张;也可能是长时间对张卬、王匡、廖湛等绿林众将不满的集中爆发,这时的刘玄由一个软弱无能、只知享乐的傀儡,突然变成了一个嗜杀成性的暴君!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刘玄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逼反王匡、“冤杀”陈牧、成丹!这也告诉我们,不要欺负老实人!在被长时间极限施压的情况下,老实人一旦爆发,那可是要命的!
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刘玄与刘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焚烧诸将通敌文书;刘玄则是眼里揉不进沙子,斩杀一切可疑之人。
外有强敌压境,内又诸王叛乱,现在的刘玄,已经无力回天了!
张卬、王匡、廖湛、胡殷四人与赤眉合军而进,围攻长安。
更始守城,令李松出战。李松大败,战死两千余人,赤眉生擒了李松。
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果依靠长安高大坚固的城池,全力固守,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刘玄可能嫌自己死得不够快,他竞命令李松与数十万敌军出城野战,结果造成李松被生擒。
李松是更始政权的中流砥柱,为刘玄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他是真的忠于刘玄。可以这样说,更始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都是李松在苦苦支撑!
刘赐、王常、刘嘉远在南阳和汉中,刘玄指望不上;朱鲔、李轶率三十万大军在洛阳“打酱油”;老丈人赵萌飞扬跋扈,不给刘玄惹事就不错了,他根本就没有率军杀敌的胆量和能力;更不用提张卬、廖湛、王匡等毫无道德底线的绿林众将。
每当更始面临强敌,都是李松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随着李松被生擒,刘玄手里的牌也就彻底打光了!
当时李松的兄弟李汎为城门校尉,赤眉派使者对李汎说:“打开城门,可以饶你兄长不死。”李汎便打开了长安城门。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刘玄不派李松出城野战,赤眉军短时间内还无法攻破长安城。
建武元年九月,赤眉军兵不血刃,进入长安城。
更始帝单骑逃出长安城。刚出城门,众多妇女在后面连连呼喊道:“陛下,当下马谢城!”刘玄连忙下马拜谢,就又匆匆上马逃走了。
这些妇女完全就是“吃瓜”群众的心理,看热闹不嫌事大,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调戏一下刘玄。
我不仅想起清朝晚期,清军与英军交战,老百姓拿着凳子,摇着扇子,嗑着瓜子,悠闲地在高处观战。不管谁的大炮落入谁的阵地,都立即鼓掌叫好,就像看两条狗咬架一样。这也不怪百姓,谁让你满清政府暴虐无道呢!
我们可以看出,更始入关以来,是多么不得人心!
刘玄逃出长安后,来到了右辅都尉严本大营。严本恐放跑更始后被赤眉怪罪,就率军驻扎在外面,将刘玄层层包围,名为保卫,实则囚禁。
六月的时候,侍中刘恭因赤眉立其弟刘盆子为帝,就命家属绑了自己去监狱请罪。从此之后,就自动“住”进了监狱。更始失败后,狱吏也逃跑了,无奈之下便自行出狱。
感觉监狱就像刘恭的家一样,进去的时候没人理他,出来的时候就更没人理了。后来刘恭听闻更始已败,就步行又去追随更始。
不久,赤眉就派使者给更始传信说:“圣公若肯降,就封为长沙王,但二十天后就不再接受了。”于是更始派刘恭向赤眉请降,赤眉遣其将谢禄前往受降。
听闻赤眉攻破长安,更始逃亡,刘秀不禁百感交集,一代帝王,竞沦落至此!
更始虽曾杀害其兄长,但更始是君,又是受小人挑唆,刘演性刚,本身也有过错。更重要的是,绿林众将虽屡次陷害,更始终没有赶尽杀绝。包括刘秀在内,刘演家人皆一无所伤。刘秀与更始决裂后,他也没有派人伤害阴丽华。
刘玄可能懦弱无能,但他决不是一个小人!
于是刘秀下诏令说:“更始战败,弃城逃走,妻室儿女赤身露体,流散于道路。我很怜悯他们。今封刘玄为淮阳王,官吏百姓有敢杀害他的,以大逆之罪论处!”
十月,为表达恭敬和惶恐之情,刘玄随谢禄到长乐宫再次肉袒请降,并将皇帝印绶献给了刘盆子。
赤眉罪责更始,准备将其诛杀。刘恭、谢禄为更始求情,赤眉不许,就令侍卫将更始拉出去斩首。
刘恭急忙追到更始面前,哀恸大呼道:“臣一片赤诚,却无力相救,请让我先死!”说完就要拔剑自刎。
刘恭毕竟是刘盆子的亲哥哥,敢把“皇兄”逼得自杀,那还了得,樊崇等将领连忙把刘恭救了下来。
无奈之下,樊崇等赤眉诸将便赦免了更始,但却封了他一个侮辱性的“畏威侯”称号。刘恭不同意,说赤眉诸将不讲信誉,再次固请,刘玄竞最后真被封为了长沙王!
关中百姓苦于赤眉和张卬等人暴虐,都很怜悯更始,而张卬等人深以为虑。
刘玄长乐宫脱险后,害怕赤眉再次加害于自己,就经常依谢禄而居,刘恭也加以卫护。
张卬就对谢禄说:“现在三辅各营统帅都想夺取圣公,一旦失去了圣公,诸将就会合兵向你进攻,你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于是谢禄就派亲兵带刘玄一起去郊外牧马,在郊外缢杀了刘玄!
刘恭知道后悲痛欲绝,连夜赶往郊外,偷偷藏起了刘玄的尸体。光武听到消息后很是悲伤,就诏令邓禹把刘玄葬于霸陵。
对刘玄来说,成也张卬,败也张卬。如果没有张卬关键时刻的“拔剑击地”,刘玄很可能无法称帝;但后来要不是张卬“带头闹事”,更始政权也不会内讧,最终刘玄还是死在了张卬手里。
如果当时要评“四大恶人”,“老大”的位置绝对非张卬莫属!
但对于他以后的经历,史书却再无记载。当时赤眉将败,刘秀也将一统山河,天下已没有他容身之地。很可能后来他在士兵混战中被杀,抛尸荒野;最好的结果就是从此隐姓埋名,在荒山野外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