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来残军击败谢躬后北逃,后来到达元氏县,与大抢、五幡合军,掳掠附近郡县。
刘秀率军首先到达元氏县,尤来、大抢、五幡农民军战败后继续北逃,后来刘秀率诸将追至右北平,终于彻底击败了他们。
刘秀继续北上,又与五校农民军大战于真定,五校军很快又大败北逃。
看来真定王刘杨所谓的十万大军绝对水分不小,在家门口被农民军掳掠,还要刘秀千里迢迢亲率大军征讨。
在真定大战中,贾复表现得最为英勇,他身受重伤仍坚持不下战场,最后还是被将士们强行抬回了军营。
当刘秀看到浑身是伤、奄奄一息的贾复,悲痛地对诸将说道:“我以前之所以不让贾复率军为将,是因为他太容易轻敌啊!果不其然,上天要让我痛失名将!我闻其夫人有孕,若生女儿,我令儿子娶之;若生儿子,我令女儿嫁之。贾君受如此重伤,一定要好好养病,不能再让其担心夫人和未出生的孩子了!”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指腹为婚”的最早记载。
人们常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可我认为这个判断真假存疑(虽然他收买人心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人家刘备确实“摔孩子”了。
但刘秀的“指腹为婚”却百分百是其收买人心、驾驭将领的一种手段。刘秀后来对贾复确实不错,但对这件事,刘秀却采取了选择性遗忘,刘秀和贾复最终也没有成为儿女亲家。
不过到了邓禹孙女邓太后执掌东汉朝政大权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邓太后小时候曾听爷爷邓禹提过“指腹为婚”这件事,贾复的曾孙竞真的娶了刘秀的玄孙女!
刘秀追敌至右北平,连败农民军,又乘胜与敌战于顺水。
刘秀大军轻敌冒进,连战之后将士疲弊。农民军连续败逃,势穷力屈,已无退路。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农民军便不再逃跑,竞突然回过头来反戈一击,刘秀军大败,被冲得四散而逃,刘秀也与诸将士失去了联系。
敌兵追得甚急,刘秀与他们短兵相接,且战且退,最后竞被逼到了一座小山之上。
刘秀见贼兵越来越多,正迅速逼近山顶,已无出逃可能,无奈之下,刘秀两眼一闭,纵身跳了下去。幸运的是,这只是一个荆棘、灌木、杂草丛生的较长陡坡,并不是什么万丈深渊,刘秀就不由自主地迅速滚摔了下去。
真是无巧不成书,也许是刘秀命大,他竞正好滚摔到了耿弇和突骑王丰的身边就停了下来。二人在逃跑的过程中,突然看到一个人从山顶滚落到自己身边,先是一惊,后定睛一看,原来是萧王刘秀。
王丰连忙下马,将坐骑交给刘秀。刘秀上马之后,感激地轻轻拍了拍王丰的肩膀,又笑着对耿弇说:“今天真狼狈,差一点让贼人看笑话!”
这时贼兵将至,耿弇连忙让刘秀先走,自己和王丰则一边放箭,一边后退,掩护着刘秀。
在如此惊险而且尚未脱离险境的情况下,刘秀竞还顾得上自嘲和开玩笑,看来他不仅有一颗大心脏,心理素质极强,而且还很有幽默感和难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顺水大战后,刘秀士卒死者数千人,散兵先后败逃范阳,但却迟迟不见刘秀归营。
对刘秀及诸将来说,自起事以来,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惨败!不仅士卒死伤甚多,更为重要的是,连主帅刘秀也失踪了,生死未卜,甚至还有传言说刘秀已遇难!
现在大营之中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确实是致命的,很多人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就是看中了刘秀这个“金字招牌”。现在刘秀很可能已阵亡,为前途着想,估计很多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自己到底应该自立门户还是再找下家!甚至有的人已经想好了投靠对象!
在这关键时刻,吴汉站了出来。他说道:“大家不用担心,萧王侄子(刘演之子)在南阳,何忧无主?”但诸将心里仍然非常恐惧。
几天后,刘秀回到范阳,诸将骚动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农民军顺水大胜,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由于以前连败,农民军对刘秀大军已产生心理阴影,再加上天色已晚,也不知刘秀已失踪,就趁夜逃走了。
刘秀回营后,重整兵马,又与五校军战于安次。
在此战中,陈俊表现最为突出。他率领大军,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不知是因为战马受伤,还是因为嫌骑马杀敌不过瘾,他竞下马步战,与敌人短兵相接,所向披靡,追敌二十余里,斩敌大帅而还。
刘秀不禁感叹道:“如果将士都像陈俊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刘秀的驭将之术有个特点,他从不会吝啬对诸将的誉美之词。每次大战,都会树立一个大家学习的榜样。当然他以后决不会再用“结儿女亲家”来激励诸将了!
贼人又逃至渔阳,所过之处皆掳掠一空,刘秀又欲派将征讨。
这时陈俊献计说:“大王北征以来,灭敌无数,我军也伤亡甚重,但贼人却如雨后春笋般死而复生,越打越多,皆因贼人掳掠,粮草充足,使我军疲于应付。应令我军骑兵奔于贼前,让百姓坚壁自守,保护好自己的财产。贼人饥饿,又抢劫不得,定不战而降。”
刘秀深以为然,派陈俊率骑兵驰入贼前,见百姓坚壁自守者,令其固守;散居野外者,则掠取其财物。
农民军经过之后,要么抢不了,要么没东西可抢(都被陈俊抢完了),在饥饿的驱使下,很多农民军都逐渐散去。
然后刘秀又令吴汉率耿弇、马武等十二将军追战于潞东及平谷,彻底击败了那些不愿散去的农民军。
战后刘秀对诸将说:“最后能尽灭诸贼人,这都是陈俊的功劳啊!”
这是在刘秀同意的情况下,其士兵第二次掳掠百姓(第一次是在信都征发奔命兵)。
在当时,刘秀还时有掳掠(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是放任掳掠),当百姓遇到王莽军、更始军和赤眉、铜马等农民军的时候,其悲惨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两汉之交,中国大地的人口会减员三分之二以上!百姓又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