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这战后都市之中,枪击案特别频繁。
史一驼今天早上就遇到一起——虽然他每天早上都要跑步10公里,但今天有些特殊。
不知是哪两个势力交火,也不知道子弹从哪里来的,总之史一驼以远超常人的反应速度判断子弹来向,举起左手。
按道理讲.338口径的玛格南弹应该是可以连手带头一块击穿的。
但“叮”的一声,子弹被左手手背弹开,碰撞瞬间迸出耀眼的火花。
此时史一驼的左手是闪着金属光泽的银白色,手背完好无损。
但子弹落地之后,他感到一阵眩晕,眼前飘出一大团暗斑。
“靠!老子还要去上学呢……”
三个月前,从天而降的黑色眼球状物不由分说地进入了史一驼体内。
从他获得「体表金属化」能力的那一刻起,命运的纠缠开始了。
今天作业早已经完成,不管对的错的,他只需要【全部写上字】就行了。
对于学校的事情他只想应付,因为对史一驼来说,「学生」只是一个身份。
他真正的身份是不可对外公开的。
上课的时候,史一驼收到一条简短的信息:
“23:25,旧二号立交桥,第503号测距标旁的农户屋。”
于是他大喊:“老师我上厕所!”
老师压根没同意:“忍着!”
但史一驼头也不回飞奔而去,只将一句话留在身后:“大的!”
同学们议论纷纷——
“卧槽他怎么又大的?”
“真不愧是史一驼,人如其名的史货!”
“活该没女朋友!”
根据上司的指示,案发地点是位于城郊的立交桥旁边的一处农户屋,地点是第503号测距标牌旁,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九件一类案件了。”
在前往农户屋的路上,同属于刑警科的同事向史一驼说明着情况。
没错,史一驼外表看似高中生,其真实身份是隐藏的「异能武侦」。
一条时间线很快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是关于最近城中发生的恶性事件的时间线。
相关事件一共有8起,足见其犯罪频率之高。
第一起,一名民办高中的学生的尸体被发现抛弃在一处车床厂房的废墟里,尸体一丝不挂,被放置在撤走了仪器的铣床上,双目被挖去。
第二起,倒没有发现死者。一名在废墟区游荡的无业人员在巷道里被击晕,恢复意识后发现自己的双目被挖去。
第三起,发生在靠近一处废弃冶炼厂的居民区内,一户外来务工人员在家中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奇怪的是,他们家的所有通讯线路似乎都被人为剪断了,并且所有死者的眼睛被挖掉。
史一驼接着查看了第四,五,六,七,八起案件。
除了后面两起案件的抛尸地点变得不那么隐蔽了之外,所有的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死者的眼睛被挖掉了。
“可能是象征意义吗?”史一驼自言自语道。
所有的受害人之间并不能够看出任何可能的内在联系,可以肯定凶手的目标为随机选择。
“我们在一个小时以前才得到信息,早晨前来打理菜地的农民在农户屋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史一驼一边听着同事的汇报,一边弯下腰钻过设立在农户屋周围的警戒线,进入事发现场。
“同之前的八件一样,受害人的眼睛被挖掉了。”
自己的上司已经在农户屋外等候了,尽管脸上的表情阴沉沉的,似乎在为他的迟到而感到恼怒。
不过,由于「异能科」的相对独立性,除了自家科长以外,其余上司都不是直属的,也没有绝对的命令权。
所以史一驼才敢用商量式的口气说话:
“你看,学校显然禁止学生把摩托车停在教室门口,而且我们班在5楼……”
这个非直属的上司没有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史一驼闭嘴。
到农户屋里面去,掀开了罩在门口的塑料布之后,史一驼进到了只有二十平米见方的狭小空间里。
“呼……这可真是,恶臭非凡啊!”这是史一驼进去之后的第一感受,“我赌五毛,没人喜欢这种地方。”
泡沫夹板和瓦楞钢片搭建的简易棚屋此刻已经被防菌塑胶布罩了个严严实实,因此显得十分闷热。
血腥味在空气中久久散不去,刚刚闻到的话,免不了会引起一阵眩晕。
忍受着已经腐败的血腥味带来的嗅觉折磨,史一驼进入了这个屠杀现场。
两名负责取证的警员已经开始对尸体进行拍照了,由于现场发现时间不过一个多小时,还算得上是原封不动的。
尸体的上衣被脱去,以一种类似于和尚打坐的方式盘腿坐在地上,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受害人的双手被反绑着。
史一驼看了看尸体的状况,如果要在死后还保持上身直立的姿势,那么只有在尸僵出现之后,才能够暂时保持。
他首先肯定了一点,那就是这并不是受害人死亡时候的姿势。
史一驼对现场的警员们问到:
“除了眼球被挖去以外,有没有其他的什么发现?”
“脖子上有一处锐器割伤,可以肯定是这一处割伤要了他的命。”
负责现场勘察的警员道。
“全身上下没有其他的防御伤,应该是被突然袭击。”
史一驼凑到尸体前去,忍着腐臭的气味观察着尸体的一些细节。
据先于他来到现场的普通警员描述,死者的上衣发现在农户屋旁的水沟里,除了被沾湿之外并没有血迹。
而此刻观察死者的颈部割裂伤之后会发现,已经凝固的血迹是从伤口顺着体表向下流,在死者身体上留下血迹。
史一驼略加思索之后,向负责证物的警员要来了那件装在证物袋里的上衣。
上衣因为在水沟里浸泡了一个晚上,上面沾染了一些水藻与污渍,面料有一些褪色。
想从上面获取一些信息的话,必须要经过证物科的专业处理才行。
“你有什么见解?”上司对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