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没想到大伯会不要颜面地隔着弟弟教训弟妹。
宋易水见了脸色不大好,自己的娇妻怎么能让外人说呢。
“大哥,林氏只是担心若芙,没有什么坏心眼的。”
宋清歌:烦死了。
宋清歌烦躁地说:“到底走不走?”
车夫为难地说:
“回宋小姐话,那边给您带的丫头准备的房间都是大通铺,放不下多少行李的。您看……”
宋清歌看向林氏:
“二婶婶,我就等半炷香的时间,时间到了要是没决定好带什么行李,我就自己走!”
宋若芙一听过去要住大通铺,顿时不干了:
“娘,我不去了。”
宋易水却是身负使命,立马上前阻拦道:
“胡闹!”
他随手一指一个装衣服的箱笼,就带那个了,其他的就不用带了。
说着他偷偷塞了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给宋若芙。
宋若芙摸着荷包,这才停止哭闹上了宋清歌所在的马车。
那荷包里面是银票,应该不少。
宋若芙上了马车,看到宋清歌穿的是窄袖劲装,再看看自己身上的华服,自觉自己艳压了宋清歌,得意的冷哼一声。
车夫一看人员到齐,对宋府外面的人做了一个揖,道了别,上了马车,一甩马鞭,绝尘而去。
车夫很快带着宋清歌一行人到了百花别院的一处侧门,苏润川一席白色劲装,正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面等在这里。
此处已经聚集了七八辆拉人的马车,而拉着她们箱笼的马车已经不知所踪。
宋清歌感到马车停下之后,就掀开窗帘子往外看。
这一看,她一下子就看了丰神俊逸的苏润川,苏润川也注意到了偷看他的宋清歌,于是他冲宋清歌微微点了点头。
宋清歌胸腔里的心脏不知怎的就不争气地猛烈跳动起来。
这就是她曾经谋划着要嫁的人啊!
想到这里,她好像是被人窥探到了什么心思一样,脸一下子红了。“唰”地放下了窗帘子。
宋若芙正掀着另一边的窗帘子往外看,并没有发现宋清歌不同寻常的样子。
苏润川把宋清歌的小动作看得明明白白,不禁好笑:
这小丫头就跟那些第一次见他的女孩子们一样。
她这都见了他多少次了,只有这次才对着他脸红,之前还跟他讨价还价来着。这反应好像有点慢啊。
就这一会儿功夫,又来了四辆马车。一个管事就小跑到了苏润川跟前,恭敬地说:
“小少爷,人已经齐了。”
苏润川点点头,手掌一翻,把他的无影鞭具现出来,然后向里面输入灵气。
无影鞭上立马凝聚出来一个看不清是什么的虚影,虚影冲向了百花别院的侧门,然后没入门里不见了。
那侧门立马就变得不一样起来,门上面凝聚出很多银色符文,宋清歌受那符文影响,画卷立马具现在其手上。
宋若芙坐在马车前面,把门帘子掀开一道缝儿,看着外面的景象,已经小嘴微张,杏眼圆瞪,全然没注意到宋清歌身上发生的事。
随着门上的符文闪烁,大门缓缓打开。
门后面迎出来两个年纪不大的守门弟子。
只见这两个弟子身着一样的青衣,上绣白色云纹。
二人恭敬地行礼,口中说:
“恭迎苏师兄。”
苏润川点点头并没有下马:
“嗯,今日新进觉醒弟子12人,你们安排一下吧。”
那两个弟子立马应是,然后把人给让了进去。
苏润川一马当先,后面拉着宋清歌的一众马车依次缓缓跟上。
行进了能有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再次停下。
前面那两个守门弟子又对苏润川行礼说:
“苏师兄,到了。”
苏润川点头:“那就交给你们了,我去找师父他老人家。”
然后,苏润川回头遥遥看了宋清歌的马车一眼,就一踢马肚子跑没了个影儿。
与此同时,车夫也悄声地对车里的宋清歌说:
“宋小姐,等下会有入门登山考验,登的越高,好处越多。”
宋清歌和宋若芙都听个正着。
宋清歌庆幸自己今日有先见之明穿得利索。
宋若芙幸灾乐祸:一来就有考验,爬山真不是人能干的事情。她就等着静静看宋清歌的笑话。
还真以为觉醒能有多了不起一样,结果就是要爬山,笑死。
看来,进了内城学院也没有什么好的。
马车又前进了一两分钟,车夫道了一声:
“宋小姐,到了,请下车。”
宋清歌应了,一出马车,眼前赫然就是一座高约二百米的小山。
小山下半部分坡度很缓,上面却是陡然陡峭起来。
周围的车上的少男少女也陆陆续续下了马车。
随后,马车缓缓掉头拐到一条岔路不见了踪影。
前面带路的守门弟子中一个走了出来。
他对一众少男少女说:
“各位师妹师弟,我是刘宏,现在由我来给你们介绍我们的入院考验——登悟道山。
你们眼前这一座悟道山,是我们学院最矮的一座。
通过攀登这山,可以确定你们觉醒的资质、以后修行的方向。
表现好的可以直接被学院的先生选中予以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所以,师弟师妹们,尽你们最大的努力爬得越高越好。”
“好了,到了,祝各位师弟师妹们好运。”
刘宏没有一句废话,立马让出地方,示意少男少女们去登山。
12个少男少女,有的如宋若芙一样衣着华丽,有的如宋清歌一样穿的简单利索。
只有一个小女孩,看着也就10岁,穿着普通,一看就是贫民家出来的女孩。她低着头待在角落里。
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女,很是不满一进门就要爬山的安排,噘着嘴嘟囔着:
“我不想爬山,爬山的样子太丑了。”
也有一腔豪气的,一个中二气息满满的小胖子说:
“哈哈,看小爷一口气爬到山顶,定然能找个好师傅。”
说罢,其一马当先冲向台阶,飞快的一步三个台阶的疾驰而去。
其他几人看了,也都跟了上去。
宋清歌随大流的慢慢跟在后面踏上了登山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