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清朝正在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上升阶段。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资本积累,英国将矛头指向落后的中国。
他们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走私鸦片。
在40年的时间里,他们向中国输入了40万箱鸦片,掠夺了大清百姓的三四亿白银,这给中国军民带来了极其深远的灾难。
广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港口之一,外国人从这里输送大量鸦片到中国,毒害了无数国人的身心。
鸦片是一种万恶的毒品,如果吸食上瘾,人将会逐渐成为一个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大烟鬼”。
1835年,中国大约已经有200万烟民,包括许多士兵都已经成为了没有战斗力的大烟鬼。
所以在那一时期,走私鸦片的行为也非常猖獗。
面对鸦片的滚滚狂潮,清朝政府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白银流入侵略者的口袋。
老百姓在鸦片面前深受其害,许多人因吸食鸦片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鸦片在中国肆虐,严重影响了吸食者的健康和心理。
如果不及时制止,中华民族将会岌岌可危。
广大劳动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对西方列强走私鸦片的行为非常不满,强烈要求政府禁烟。
由于清政府对内残酷暴政,对外软弱无能,妥协退让,引起了国内爱国者的反抗,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挺身而出、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同时,他也是放眼看天下、倡导对外开放的先驱。
他出生在福州侯官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14岁考中秀才,20岁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
他经历官职十四个省,曾任监察御史、布政使、河道总督、巡抚、总督、钦差等官职。
1838年冬天,担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被道光帝召回北京。
回到京城之后,8天之内,道光帝与林则徐进行了8次会谈,详细听他讲解了禁烟的意义和措施。
道光非常欣赏林则徐,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还兼任兵部尚书一职,指挥广东水侍。
并且还允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乘轿子。
没过几天,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发布通知:“外国商人必须在三天之内交出所有鸦片。”
“若有不交,鸦片没收,还要处死。”
烟商们一听慌了手脚,有的交出了很多鸦片,有的还在观望。
英国头目查理·义律,派人将烟商召集在洋馆里,怒气冲冲地喊道:“我听说有人交出鸦片?”
“这些人真是软骨头呀!大家不要害怕,更不能交鸦片!”
有个商人为难地说:“可硬拖也不行啊,如果过了期限,那林则徐把我们抓起来怎么办?”
义律面露凶相,杀气腾腾地说:“大英帝国的军舰就在附近的海面上,我们可以随时开战。”
恰好这时,有工人发现他们在聚会,于是数百名工人聚集在一起,把洋馆围了个水泄不通。
人们纷纷喊道:“烟贩子不许逃跑!快快交鸦片,饶你们不死!”
被困在洋馆里的义律和烟商,个个吓得六神无主。
林则徐很快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发出了通令:“若再抗令不交,立即停止向洋馆提供任何食物!”
这一次义律也没办法,他铁青脸宣布:“我决定了,咱们还是把鸦片都交出去吧!”
商人们惊讶地看着他,他脸色狰狞地说:“我要向女王陛下汇报,等着瞧吧,马上就要打仗了。”
商人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一共2万多箱,足足有230多万斤。
可是,如何处理这么多鸦片呢?
林则徐决定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收缴的所有鸦片。
他命人在海滩上挖两个方形的大池子,前后挖涵洞和沟渠,提前在池子里面放置卤水。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来到虎门海滩上,亲自指挥销毁鸦片。
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围观,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海滩周围人山人海。
工人和士兵们劈开盒子,把鸦片切成碎块,投入卤水池子,然后撒上石灰,用力搅拌。
过了一会儿,卤水和鸦片一起翻滚,一股浓烟冲天而起,鸦片变成了废渣泡沫。
人群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顾不上刺鼻的恶臭,个个欢呼雀跃起来。
有人说:“再不禁烟,我们的孩子就要成为废人,不堪设想啊!”
这些鸦片一连烧了20多天,最终才能全部销毁。
林则徐心里明白:“查理·义律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整个销烟过程干净利落,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当时的虎门海滩上,每天都有上万人围观,没有不拍手叫好的。
即便有些外国人看到了这种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行为的表示钦佩。
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
虎门销烟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