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夫来密室,那件事情绝对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遵命,相国”
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地下室,董卓一脸阴森的表情,吓的荀彧不敢说一句话,董卓率先开口了:“文若啊,你说,如果当今有人要造反会用什么理由啊?”
“这,谋逆的理由在下也想不出”
“真的吗?老夫可是明白多了,当今如果有人要谋反,必然打的是迎少帝复位的旗号!”
“相国说的极是!彧佩服。”
董卓低声朝荀彧耳边又说了什么。荀彧听后,面色一变,额头上冷汗直冒。
“这……相国为何不请李先生呢?人们可是说李先生是相国的谋主啊 ”
“文优他称病,老夫本想等他病好,不过目前的状况不能等了!现在老夫唯一信得过的就只有你了!”
“袁绍跑了,袁术也跑了,老夫只好封他们做官安抚他们,也可以让他们先争地盘,只是权宜之计罢了。可老夫又如何不知道他们队心思啊,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相国勿忧,在下到了冀州一定尽全力牵制他们,必不负相国所托。”
“你去吧,不要让第三人知道今天在此老夫和你说的任何话!否则……”
“在下必不透露半字,若有违此言,当被妇人所杀!诛三族!”
“如此甚好,哈哈哈,去吧。”
一个时辰之后,荀彧宅。
“过了几天朝会我就是州牧了,不过现在的州牧是韩馥,该怎么让他心甘情愿的下台呢,不行,必须到时去招募点谋士。虽然有这身体的智力,但感觉不够用。”
过了几天,朝会,董卓用自己的威严强迫了皇帝刘协封荀彧为冀州牧,征东将军,还送了荀彧一个假节钺。
“臣荀彧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后,荀彧心道“相国,三日后在下就要去赴任了,不知下一次是何时相见啊,你封在下官职有许多可以说道的地方。绝对没安好心。真不愧是能掌控朝廷两年半(189年到192年)的董太师啊!
三日后,荀彧带着侍卫,骑着马,开启了他的路程。
从洛阳到达冀州的首府邺城只需要经过河内郡就行了,半个月就能到。
荀彧想了想河内郡的人才,想不到一个忠心耿耿而且有真才实学的。
四日后,到达了河内郡,他们进城之后,见了郡守张杨,张杨给荀彧推荐了一个人才,他本是颖川郡人,后迁徙至河内郡,是一个落魄世家的子弟,喜欢谈论谋略。
“有意思,让他来见一下我吧。”
“进来吧”张杨对着一位青年文士说道。
青年文士走了进来,对荀彧行了个礼,然后席地而坐,恭敬地说道“在下戏辅,字志才,颖川郡人。久闻将军大名,今得以一见,无憾!”(正史未记载名,故而编了名,和字对应,字的意思是表达志向和才华)
“先生请起,荀彧不过是一普通人,靠着世家的力量侥幸混上州牧之位,不值一提。不知先生可愿与在下探讨一二”
“志才荣幸之至,不知将军要谈论何事。”
“在下与韩馥谁更能胜任这冀州之主!”
“将军胜韩馥百倍,某以为给韩馥一封信,他便会心甘情愿的让出这州牧之位!恕在下狂妄,韩馥此人,天下愚蠢未有出其右者!”
“说的甚好,不知先生可愿与在下同往冀州,共同成就大业呢!”
“戏志才,拜见主公!”戏志才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礼认主,荀彧,也终于得到了第一位自己的谋臣,虽然看他身体虚弱,在对应史书,应该不是很长寿的样子,不过荀彧也很开心了。
在河内小住了几天,他们便继续上路了,出发时戏志才写了一封信给韩馥,过了几天,邺城外“韩州牧,久仰大名啊,哈哈哈哈”
“老夫接到旨意要回京了,这冀州,文若你可要好好的管理啊,要小心四周的狼群啊”
“那是自然,在下定当让冀州成为天下第一州让百姓人人安居乐业,不会再出现食人的现象!”
“老夫已经备好马匹了,若是没有事情,老夫就先回京城了。”
说着,韩馥已经骑着马往京城跑了。
“韩州牧慢走,后会有期。”荀彧一边挥手道别,一边又不由得感叹韩馥的胆量。
“主公,请随在下前往州牧府”一位身着锦绣,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世家子弟的人对荀彧恭敬的说道。
“那么就请先生带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