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洛阳
荀彧刚穿越到这个时代一个月,他梳理了一下记忆,这是公元189年九月,这时候董卓已经入京了,还效伊尹霍光擅行废立,而他也已经被举孝廉任了守宫令了。
“叔父,好久不见”
荀彧回头望去,看见了一位身着官服而且比自己年纪大十岁左右的人。他知道这应该也是荀家的后辈,于是热情地打起了招呼“贤侄别来无恙,可否昱屋内一叙?"
“不了不了,何大人找攸有要事相商,来日再叙。”
荀彧心道“这莫非就是指刺杀董卓吗?
想来想去,他决定先偷偷跟过去听一下计划。
跟着到了何府,用银子贿赂了守卫,来到一处隐蔽的房间外,这里没有人把守,于是他将耳朵靠近墙壁。
“何大人,董卓这老贼竟然敢效伊尹霍光之事实在是混账!”
“荀大人,何某也是一样的想法,这老贼欺人太甚!”
“种侍中,郑大人,你们呢,攸希望你能想清楚!”
“听何长史和荀侍郎吩咐!万死不辞!”
“我等誓杀董贼!
“慢着,屋外何人!偷听别人论事可不是世家大族的作为啊!”
荀彧心中大惊“居然被发现了!要不要赶紧跑了见董卓”算了,还是先进去吧,唉
荀彧走了进来“公达,没想到这都被你发现了,那你们又在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呢!”
“董卓无道,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
“董公现如今没有威胁到荀家,你怎能以一人而连累整个家族呢?”“这是荀彧想试探出荀攸的真实态度而说的,他想要看看荀攸会有什么反应”
“吾观卓,暴虐无道,误国误民,必死于小人之手也!”
“叔父他老人家(荀爽)刚被升任为司空,你有经过他的同意吗?”
“叔爷之信,叔父过来看吧!”
荀彧看了这封信,也没了什么顾虑,决定了要对抗董卓。
“彧只是为家族着想,并非向着董贼,希望各位不要误会,何长史,公达,在下先告辞。”
“看来事情不好办啊,我得想个办法混个郡守,然后作为一方诸侯参加讨董联盟,我想明白了,这才是出路啊。”荀彧喃喃着。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司空府“叔父,您的病越来越严重了,要保重身体啊。”
“彧儿,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求叔父!想来你已经知道了刺杀董贼的行动了吧,我不想你参与。你是荀家下一代的家主,是嫡系,就不要去做这种事情了”
“这……叔父,侄儿在宫里做官,知道董卓在每位朝中重臣的府里都安插了眼线,那个消息,怕是已经,唉……”
“董贼竟如此狠毒,咳咳,贤侄有何法补救”
“叔父派人写密信于公达,让其隐姓埋名,逃往冀州,再派人用诈死之计,将其府邸焚之,伪造出畏罪自尽的假象。彧现在立刻密奏董卓,以保全荀家的安全,再提出想去冀州做一郡太守,待到董卓迁都长安时,再将族人伪装成难民迁移过去。”
“只能如此了,唉,你先进宫吧”
过了一个时辰,荀彧到达了相府,“守宫令荀彧求见董相国!”
荀彧得到允许后走了进去,在后院见到了穿着官服,有些胖的老头不悦的问“荀彧,你有何事找老夫啊?”
“拜见董相国,在下有一密信,呈与相国”
董卓拿了信,仔细了揣摩了一番,其实他刚刚也收到了眼线的消息准备去抓人,他问到了“文若,此事当真?”“千真万确!在下亲耳所闻”
“在下不求荀攸不死,只求相国不要治罪整个荀家”
“那是自然,哈哈哈没想到你对老夫如此忠心,说吧,想要什么官职。”
“为相国效忠自是天经地义,岂能求大封赏,但求一方太守足矣。”
“明日早朝老夫表奏天子,封你为颖川侯,加征东将军,领冀州牧如何?记住,帮老夫盯好袁家!”
“谢相国。”
“来人,以谋反罪传令捉拿荀攸一行人!”
过了一个时辰,一青年文士着急的走了过来“相国,接到奏报,荀攸自焚了!何颙,郑泰,伍琼皆已捉拿”
“郑泰,伍琼直接砍了吧,何颙老夫看在他年老的份上关进死牢,明年再杀”
文若,和老夫来一下,老夫有一件事交给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