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哥哥走了,她拦住张承宇,先深吸了一口气,把事情缘由讲述了一遍,问他可否随自己去护镖,然后瞪着两只大眼睛,眼巴巴地等张承宇回答。张承宇看着梁子若那满眼都是期望的样子,心中想笑。梁家有困难,他理应挺身而出,何况他也很喜欢梁子若,自然要帮她的。可转念一想,何不把这事算作她要我做之第五件事,亦即最后一件呢?
想到这,他故意装作很为难的样子,道:“子若,却非我不愿助你,只是这护镖之事,路途遥远、路上危机重重……”
梁子若一听,立刻着急道:“以老师之功力,断不会有麻烦也。如若老师肯去,护镖归来,吾求爹爹升你做镖头如何?”
张承宇故意调笑道:“吾以为,还是做先生更好。”
梁子若眼珠一转,又急忙道:“吾求爹爹赏赐一百两白银如何?”
张承宇看着她那心急火燎的可爱的样子,心里有种痒痒的感觉。他努力压住心底的冲动,脸上不动声色,道:“此非金钱之事。除非……”
梁子若一听有机会,马上瞪大眼睛,追问道:“除非若何?”
张承宇故作吞吐状,道:“除非…… 除非将此事算作那第五件事。”
梁子若听罢叹了一口气,面色黯然。她不想放张承宇走,一个原因是:做完第五件事,张承宇就会拿了包裹离开梁家,父亲就会再聘一个先生,然后她又像从前一样挨打;第二个原因是:她喜欢张承宇,想把他留在身边。所以这最后一件事,她原想尽可能地往后拖,不让他做,可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来了。既然张承宇已经提出,何况她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极不情愿地同意了。
出镖之日,早膳一过,众人便都聚集到梁宅。此次出镖的镖头、镖师、趟子手和伙计自不必说,他们的家眷几乎都是本庄人,亦赶来聚拢在大门外,为护镖队送行。出镖的众人先来到后堂,按资历顺序排成方阵,通常是由总镖头拜祭祖宗牌位,随后众人依次上香拜祭,以求祖宗保佑出镖顺利平安。
虽然梁贵仁此次不出镖,但他还是来到后堂,监督由赵伯主持的拜祭仪式。当赵伯宣布,由少总镖头祭拜时,梁子若早已扮作男装,带头上香祭拜。后面依次是总镖头的大徒弟:镖头郑万宝、二徒弟:镖头霍宽心、三徒弟:镖头曹南,然后是张承宇和众镖师等人。上香祭拜完毕,众人抱拳,随赵伯背诵“荣盛镖局”局训,即镖局的信仰、规定和戒律,最后以众人齐声高呼“人在镖在!”结束。
随后,大家依次来到大院院中,各自带上自己的兵器,来到大门前。早有仆人将马匹套上镖车,车上装着插有三角形小镖旗的大镖箱。那小镖旗黄底红边,中间的空心圆中绣有一个黑色的“梁”字。几辆镖车一字排开,梁子若上马,带队在车队的前头,张承宇和郑万宝各居其左右,众镖师和趟子手分成左右两队,步行护卫在车队两侧。几个伙计赶车,霍宽心和曹南骑马殿后。一行人告别总镖头、梁夫人、赵伯和送行的众人,浩浩荡荡,向云龙镇进发。
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镇上的镖局。镖局的掌柜、几个镖师和仆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伙计和仆人们将车上的空镖箱抬入镖局,装好客商所托的货物,并用暗锁锁好。这暗锁有阴阳两把钥匙,只有两把钥匙并起来使用,才能打开暗锁,梁子若和郑万宝各拿一把带在身上。掌柜一并将镖单、通关文书、镖物清单等文件交与郑镖头。几个镖头和掌柜交接完毕,走出镖局时,众伙计早已把镖箱装上镖车,固定完毕。一行人告别镖局众人,转头朝京城方向而去。
梁子若和张承宇都是第一次护镖,也是第一次走这条去京城的路。郑万宝等人则不同,他们常年在外走镖,尤其是去京城,均走过多次,自是轻车熟路。他们几乎每次进京,都走这条路,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哪里有强盗盘踞等等,都了如指掌。他们走路、行事均严格遵循镖局局训,比如:不饮酒、不住新店、不住易主之店、兵器不离身、镖不离人、远离妇人,等等。由是,他们走了将近一半的路,没有遇到任何麻烦。一路上,郑万宝不断地跟他们两个讲镖局的主要原则和精神,比如:以和为贵,如何尽可能地“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何应付官府、地头蛇和劫匪等等,让他们二人大开眼界。
这一日阴天,早晨从住宿的客栈出发不久,便下起了雨。起初雨并不大,众人戴上斗笠,披上油布,冒雨前行。谁知雨却越下越大,山路亦愈发难走。郑万宝与梁子若商量后,即命众人将镖车停在路边空地,围成一圈,大家在镖车两边的林子里先躲躲雨。不想这大雨竟下了近一个时辰,才渐渐变得稀稀拉拉。
众人从林中出来,又继续赶路。郑镖头对梁子若和张承宇说,前面过了河,才有打火的地方。他担心这样一耽搁,可能赶不上了。等大家赶到河边时,雨已经停了。只见河水暴涨,平时只到膝盖的河心水位,此时已暴涨至胸了;且河水汹涌湍急,镖车无论如何是无法过河的。梁子若和张承宇心中焦急,郑万宝说,沿河上游方向,有一座木桥,可以过河。不过要走一段路,然后才可以绕道过河。
于是众人沿河边,向上游方向行进。走了近半个时辰,果然看见一座木桥,不过河水已经漫过桥面。郑万宝先下了马,徒步走到桥上查看。他走过桥中心,再返回来。对众人说,桥面的水只到腿肚子,镖车一辆一辆过,应该可以,不能几辆同时通过。于是梁子若和张承宇先带一队镖师过了桥,然后伙计们赶着镖车,一辆一辆快速通过,郑万宝率余众最后过了桥。这时大家才都松了一口气,也开始觉得饥肠辘辘了。赶到下一个打火的地方已来不及,三个镖头便命伙计,在路边林中埋锅造饭,众人分批进食。食毕,便沿此新路,继续向京城方向前进。